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凡崗位上的最美勞動者 90後手機醫生和快送員

昆明資訊港 記者師海琳/圖 馬文燾/文 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 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 也是全球勞動者共同的節日。 在昆明這座充滿機遇的現代都市里,

有一大批年輕人為生活和夢想奮鬥打拼, 也為城市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而辛勤勞動著。 勞動節前夕, 記者走進兩位元“新興服務業”一線上的青年勞動者們, 傾聽他們的故事。

今年剛滿24歲的蘇承龍是個名副其實的90後,

外表帥氣時髦, 讓人很難把他與維修師、維修培訓師、工作4年、經驗豐富等這些詞聯繫到一起。 “從我工作開始, 一共修了8000台左右的手機, 培訓學員人數也接近100人了。 ”

在工作之前, 蘇承龍沒有任何手機維修相關的基礎, 他對自己即將接觸的這份工作一無所知卻又充滿好奇。

在被問及當年為什麼會選擇一個自己從未涉獵的領域時, 蘇承龍望著身邊幾名正認真拆機的學員, 略有所思地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就這樣, 年僅20歲的他入了行。 蘇承龍算比較有悟性的人, 從最開始的手機越獄, 解鎖, 獲取許可權,

到看懂電路圖, 拆解及維修手機, 他僅花了3個月不到的時間。 蘇承龍成為了一名初出茅廬的手機醫生, 到門店負責解決各種手機疑難雜症。

“通過學習和鑽研修好一台手機, 就像解開了一個很難的方程式一樣, 很有成就感。 ”蘇承龍不願用天資聰穎這樣的詞彙來形容自己,

比起前者, 他更喜歡“鐵杵也能磨成針”的典故。

轉眼一年過去, 蘇承龍的工作經驗和技術水準突飛猛進, 他也接到了各種各樣的客戶致謝。 “一位老奶奶來到店裡修手機, 在此之前, 她去了多個小門店, 但都被拒絕。 ”蘇承龍介紹, 老人使用的是一台中興的老人機, 手機充電介面被堵了,由於維修費用不高,外面不少廠商都懶得接這個活。

“我們幫老人免費進行了清理維修,機子恢復了正常使用。老人一直拉著我的手說謝謝,”說到這裡蘇承龍滿是感慨,“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獲得的喜悅,是任何事都不可代替的。”

“叮……”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九機網總部維修辦公室的寧靜,一名家住蘇家塘的孕婦由於出行不便,通過電話選擇了九機快修服務。此時已經回到總部的蘇承龍接到了這單任務,快修包、工具包、工作臺……迅速將維修工具確認整理好後,蘇承龍騎上電動車便出發了。兩小時後,一個顯眼的客戶五星好評出現在了蘇承龍的工作記錄中。

“這個是防靜電恒溫電烙鐵,這個是直流穩壓電源表……”除了進行日常維修工作外,蘇承龍最主要的工作是培訓。從最基礎的維修器材、技術培訓,到第一時間對市售新機進行解析,細心的蘇承龍安排得有條有理。

“蘇老師做事細緻認真,不苟言笑,所有問題都能對答如流。”學員們對蘇承龍有著一種對偶像般的敬佩。就像維修部的座右銘一樣,修得快,修得好,年輕的蘇承龍,用自己的一雙巧手,讓無數手機得以起死回生。

與講究技術服務的“手機醫生”蘇承龍不同,膚色黝黑的吳金遠是個追求極致速度的送貨員。13年進入在九機網,成為一名快送員,吳金遠經歷了從單身到生子的轉變,如今的他有房有車,也是九機網服務最好、效率最高、工資最高、打賞最高的“四高”服務之星。

“每天系統上接到單後,我們就立即配貨,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費者手裡。”看著螢幕上望不到頭的訂單資訊,吳金遠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備完貨後,吳金遠準備出門,店上的店員拎了下送貨包直呼太重,吳金遠笑道:“今天的貨還不算多的,有時電腦、手機加起來差不多有30公斤。”出於對貨品安全的考慮,吳金遠上門送貨時需要全程背著所有貨物。

在送貨之前,吳金遠要給使用者打電話進行資訊確認。“我和不少用戶都成了好朋友,經常會有一些聯繫和互動。”吳金遠性格耿直又很詼諧幽默,不少客戶指明讓他送貨並常常進行打賞,這一“關照”讓他受寵若驚。“我其實就是給用戶送個貨,我自己覺得沒做什麼,真的很慚愧。”

這天的送貨路不算順利,因為電梯停運,吳金遠只能搬著近20公斤的平衡車爬上7樓,“一天爬個幾十樓也是常有的事,七樓對我來說只是小CASE。”

午飯都沒有吃的吳金遠回到電動車上,又遇到一場雨。春雨把道路沖刷得乾淨許多,卻也把吳金遠淋成了“落湯雞”。身旁的人都打起了傘,而吳金遠只是戴起帽子,接著踏上送貨的路。

“謝謝啊師傅,真的很感謝!”在昆明某醫院裡,一名病患家屬接過手機對吳金遠連聲感謝到。“我們的客戶不一定都在家,有些時候因為工作原因或是出行不便,我們要到醫院、部隊等場所送貨。”吳金遠介紹,往往這些用機需求很緊急,就需要更注重效率。

“不止是送個貨那麼簡單,我們要做的內容其實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吳金遠打趣道。“除了把貨送到客戶家裡,我們還需要給客戶提供驗貨、安裝、配置、貼膜等等服務。”說著,吳金遠哼起了之前很火的“貼膜BOY之歌”。

365天,他們都在一線,風雨無阻。他們或許沒有可歌可泣的勞動故事,或許沒有標榜千秋的偉跡,他們只是正在為生活、為夢想、為明天而努力奮鬥著的人們。但正是這群“新興服務業”上的勞動者們一路奔波,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更便利。

手機充電介面被堵了,由於維修費用不高,外面不少廠商都懶得接這個活。

“我們幫老人免費進行了清理維修,機子恢復了正常使用。老人一直拉著我的手說謝謝,”說到這裡蘇承龍滿是感慨,“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獲得的喜悅,是任何事都不可代替的。”

“叮……”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九機網總部維修辦公室的寧靜,一名家住蘇家塘的孕婦由於出行不便,通過電話選擇了九機快修服務。此時已經回到總部的蘇承龍接到了這單任務,快修包、工具包、工作臺……迅速將維修工具確認整理好後,蘇承龍騎上電動車便出發了。兩小時後,一個顯眼的客戶五星好評出現在了蘇承龍的工作記錄中。

“這個是防靜電恒溫電烙鐵,這個是直流穩壓電源表……”除了進行日常維修工作外,蘇承龍最主要的工作是培訓。從最基礎的維修器材、技術培訓,到第一時間對市售新機進行解析,細心的蘇承龍安排得有條有理。

“蘇老師做事細緻認真,不苟言笑,所有問題都能對答如流。”學員們對蘇承龍有著一種對偶像般的敬佩。就像維修部的座右銘一樣,修得快,修得好,年輕的蘇承龍,用自己的一雙巧手,讓無數手機得以起死回生。

與講究技術服務的“手機醫生”蘇承龍不同,膚色黝黑的吳金遠是個追求極致速度的送貨員。13年進入在九機網,成為一名快送員,吳金遠經歷了從單身到生子的轉變,如今的他有房有車,也是九機網服務最好、效率最高、工資最高、打賞最高的“四高”服務之星。

“每天系統上接到單後,我們就立即配貨,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費者手裡。”看著螢幕上望不到頭的訂單資訊,吳金遠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備完貨後,吳金遠準備出門,店上的店員拎了下送貨包直呼太重,吳金遠笑道:“今天的貨還不算多的,有時電腦、手機加起來差不多有30公斤。”出於對貨品安全的考慮,吳金遠上門送貨時需要全程背著所有貨物。

在送貨之前,吳金遠要給使用者打電話進行資訊確認。“我和不少用戶都成了好朋友,經常會有一些聯繫和互動。”吳金遠性格耿直又很詼諧幽默,不少客戶指明讓他送貨並常常進行打賞,這一“關照”讓他受寵若驚。“我其實就是給用戶送個貨,我自己覺得沒做什麼,真的很慚愧。”

這天的送貨路不算順利,因為電梯停運,吳金遠只能搬著近20公斤的平衡車爬上7樓,“一天爬個幾十樓也是常有的事,七樓對我來說只是小CASE。”

午飯都沒有吃的吳金遠回到電動車上,又遇到一場雨。春雨把道路沖刷得乾淨許多,卻也把吳金遠淋成了“落湯雞”。身旁的人都打起了傘,而吳金遠只是戴起帽子,接著踏上送貨的路。

“謝謝啊師傅,真的很感謝!”在昆明某醫院裡,一名病患家屬接過手機對吳金遠連聲感謝到。“我們的客戶不一定都在家,有些時候因為工作原因或是出行不便,我們要到醫院、部隊等場所送貨。”吳金遠介紹,往往這些用機需求很緊急,就需要更注重效率。

“不止是送個貨那麼簡單,我們要做的內容其實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吳金遠打趣道。“除了把貨送到客戶家裡,我們還需要給客戶提供驗貨、安裝、配置、貼膜等等服務。”說著,吳金遠哼起了之前很火的“貼膜BOY之歌”。

365天,他們都在一線,風雨無阻。他們或許沒有可歌可泣的勞動故事,或許沒有標榜千秋的偉跡,他們只是正在為生活、為夢想、為明天而努力奮鬥著的人們。但正是這群“新興服務業”上的勞動者們一路奔波,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更便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