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機“七宗罪

一、馬路殺手:開車打手機。 手機輻射對大腦的影響遠不及開車打手機對大腦的影響大。

二、馬路殺手:走路打手機。 一邊走路, 一邊打手機或盯著手機上網或流覽短信, 最容易忽視交通安全, 人們過馬路時“左顧右盼”的幾率下降20%, 交通事故危險增加43%。

三、手機也會導致過敏。 有些人手機沒用多久, 就莫名其妙地出現皮膚紅腫、皮疹甚至水泡等皮膚過敏症狀。 海之聲專家提醒, 導致此類接觸性皮炎的罪魁禍首是手機外殼或配件上的某些金屬, 如鎳等。

四、通話音量過大傷聽力。 海之聲專家表示, 聲音超過80分貝就會傷耳朵。

正常談話是60分貝, 而手機耳機通常會達到100分貝。 在喧鬧環境中, 人們更會不由自主地調大音量。

五、調成震動, 更易患手機依賴症。 “手機幻聽症”是無線時代最惱人的副產品之一, 這種“手機老在響”的幻覺其實是頻繁使用手機導致的一種心理問題。

六、老發短信導致拇指綜合征。 狂發短信或者長時間手機上網, 必然使大拇指超負荷活動, 造成拇指及手指相關肌腱拉傷, 進而導致症狀為拇指酸、疼、麻、腫的大拇指綜合征。

七、醫生手機病菌最多。 最新研究發現, 很多與手機有關的健康問題罪魁不是自己的手機, 而是醫生的手機。 《臨床微生物學年報》刊登土耳其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康復語訓, 在被檢測的200名醫護人員的手機中,

94.5%的手機上發現了有害菌, 有些還是危險的“超級病菌”。 只有10%的醫護人員經常清潔手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