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落後蘇州、西安和天津,南京新一線城市排名下降的背後!

每次提起大城市

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

“北上廣深”

現在, 我們終於要改口了

據2018中國新一線城市排行榜顯示

中國四個一線城市的排名已經變化為

“上北深廣”

同時發生席次變更的

還有15個“新一線”城市, 依次是

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

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

瀋陽、青島、寧波、東莞、無錫

值得高興的是

大南京再一次入圍了“新一線”城市

令人難過的是, 相比去年

南京的排名從第5名降到了第8名

原本落後的蘇州、西安、天津, 趕了上來

《2018中國新一線城市》發佈會現場

如果以GDP排名, 南京在全國第五名(2017年)。 若以人均GDP計算, 內蒙古鄂爾多斯冠絕全國。 所以, 《新一線城市》以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 實際反映的是“人和資本用腳選擇”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 這個榜單“通過170個品牌商業資料、19家互聯網公司的使用者行為資料及資料機構的城市大資料的排名”, 反而更具“煙火氣息”。

根據2017、2018年連續兩年的對比, 我們發現, 南京排名下降主要是在“商業資源聚集度”、“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四個方面。

門店選址, 商業社會中最為精明且謹慎的標準。 大品牌選擇城市意味著選擇城市商業品質氛圍。 除此之外, 還包括城市毛細血管中生長的基礎商業。

2017年, 南京商業大爆發。

金鷹湖濱天地、山姆會員店、金鷹世界、雨花客廳、吾悅廣場、鮑師傅、羅森、喜茶、喪茶...等一大批商業綜合體和網紅店先後來到南京, 勢頭喜人。

儘管如此, 南京在商業資源集聚度這一項上還是下降了2名, 未來仍需要更多的商業體加入進來。

樞紐性,是城市重要的競爭力之一。交通是聯通城市的物質基礎,高鐵站數量、民航可直達城市數、高速公路條數等都是重要考量指標。

過去一年,大家也都有目共睹。S3寧和線、S9甯高線先後開通,南京地鐵規模超過廣州、深圳,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居國內第三。

本就地處江浙滬包郵區的南京,未來配合南京北站的建設以及寧溧線、各大國內國際航班和高鐵路線的開通,交通樞紐位置又會更進一步。

任何一個理想城市的模型都不可能忽略人在城市中的行為。消費活躍度指數是衡量城市人是否活躍的基礎指標,也意味著城市人的支付能力以及整座城市線上上線下同步提供商業服務的能力。

江浙滬地區雖然在這個維度表現突出,但是南京人的網購頻次還是遠低於杭州,日均觀影人數也要低於成都、武漢和重慶等中西部城市,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取決於南京目前還沒有足夠大的人口規模。(常住人口:南京827萬,成都1604萬,武漢1091萬,重慶3048萬)

新一線城市中,蘇州的夜間活躍度指數得分最高,從晚上22點開始到次日淩晨6點前,蘇州有30.9%的公交線路仍在提供服務,這裡也擁有足夠多的酒吧。看來,咱們南京人在夜生活方面還需努力。

在生活方式多樣性這一塊,南京僅下降一名。

這意味著南京人在吃喝玩樂方面還是有很多選擇性的,畢竟是一做盛名在外的美食城、旅遊城,好吃的好玩的並不缺。

越來越多城市都充分意識到,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核心。高校是人才最主要和穩定的來源,然而這並不代表城市就擁有更多人才。

南京是優質高校生源最豐富的新一線城市,但卻也同時面臨較低的畢業生留存率。

今年年初,南京、杭州、成都、西安和武漢等新一線城市都相繼出臺人才新政,吸引高校學生和專業技術人員落戶。但是,在這一場“人才爭奪戰”,南京僅靠積分落戶、面試補貼、免費住宿等舉措想留住更多人還是不夠的,仍需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其他很多城市都在飛速發展,如今我們卻連蘇州都沒比過。

58英才招聘研究院資料顯示,新一線城市成都、重慶、武漢、鄭州、西安的招聘活躍度升高。其中,成都地區的企業招聘活躍度增長7.55%,人才求職活躍度增長50.77%。

儘管“北上廣”已經在畢業生面前失寵,但我們身邊很多大學生寧願選擇去蘇南工作,也不願意留在南京。

未來的城市發展,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南京的未來,仍需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

▌商務合作:13913878924

▌素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編輯:隨風(lixinkai9203) | 授權(waylong06)

▌文章:南京全接觸綜合發佈,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樞紐性,是城市重要的競爭力之一。交通是聯通城市的物質基礎,高鐵站數量、民航可直達城市數、高速公路條數等都是重要考量指標。

過去一年,大家也都有目共睹。S3寧和線、S9甯高線先後開通,南京地鐵規模超過廣州、深圳,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居國內第三。

本就地處江浙滬包郵區的南京,未來配合南京北站的建設以及寧溧線、各大國內國際航班和高鐵路線的開通,交通樞紐位置又會更進一步。

任何一個理想城市的模型都不可能忽略人在城市中的行為。消費活躍度指數是衡量城市人是否活躍的基礎指標,也意味著城市人的支付能力以及整座城市線上上線下同步提供商業服務的能力。

江浙滬地區雖然在這個維度表現突出,但是南京人的網購頻次還是遠低於杭州,日均觀影人數也要低於成都、武漢和重慶等中西部城市,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取決於南京目前還沒有足夠大的人口規模。(常住人口:南京827萬,成都1604萬,武漢1091萬,重慶3048萬)

新一線城市中,蘇州的夜間活躍度指數得分最高,從晚上22點開始到次日淩晨6點前,蘇州有30.9%的公交線路仍在提供服務,這裡也擁有足夠多的酒吧。看來,咱們南京人在夜生活方面還需努力。

在生活方式多樣性這一塊,南京僅下降一名。

這意味著南京人在吃喝玩樂方面還是有很多選擇性的,畢竟是一做盛名在外的美食城、旅遊城,好吃的好玩的並不缺。

越來越多城市都充分意識到,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核心。高校是人才最主要和穩定的來源,然而這並不代表城市就擁有更多人才。

南京是優質高校生源最豐富的新一線城市,但卻也同時面臨較低的畢業生留存率。

今年年初,南京、杭州、成都、西安和武漢等新一線城市都相繼出臺人才新政,吸引高校學生和專業技術人員落戶。但是,在這一場“人才爭奪戰”,南京僅靠積分落戶、面試補貼、免費住宿等舉措想留住更多人還是不夠的,仍需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其他很多城市都在飛速發展,如今我們卻連蘇州都沒比過。

58英才招聘研究院資料顯示,新一線城市成都、重慶、武漢、鄭州、西安的招聘活躍度升高。其中,成都地區的企業招聘活躍度增長7.55%,人才求職活躍度增長50.77%。

儘管“北上廣”已經在畢業生面前失寵,但我們身邊很多大學生寧願選擇去蘇南工作,也不願意留在南京。

未來的城市發展,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南京的未來,仍需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

▌商務合作:13913878924

▌素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編輯:隨風(lixinkai9203) | 授權(waylong06)

▌文章:南京全接觸綜合發佈,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