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搞晶片要不要講比較優勢

程凱

經濟學家的想法有時候真的比較簡單, 這怪不得經濟學家, 因為經濟學家是研究理論的, 而理論本來就是用來簡化事實的,

既然簡化, 就要去掉很多條件, 然後再增加若干限制, 所以往往不是理論符合事實, 經常出現現實去“配合”理論。

今天提這個話題, 還是因為晶片, 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之下, 中興通訊的事情未完, 華為的事情又被提起, 晶片, 這個結合設計開發和生產製造為一體的高科技產品, 研發要錢要時間, 不能一蹴而就, 所以還真不是一個隻依賴外部供給的東西。

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比較優勢理論, 是老牌經濟學家李嘉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來的, 至今仍然是西方經濟學理論大廈的基礎之一, 按照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 當時的英國不僅要從外國進口糧食, 而且要大量進口, 因為英國在紡織品生產上所占的優勢比在糧食生產上優勢還大,

所以, 英國應專門發展紡織品生產, 以其出口換取糧食, 取得比較利益, 提高商品生產數量。 而且這樣, 生產糧食的出口國同時也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也就是說, 貿易對雙方都有利。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當然沒錯, 因為他的前提是自由貿易沒問題, 你買我賣, 你賣我買, 我不會給你加稅, 也不會有貨不賣給你。 就好像當年的英國, 如果把所有產業都轉向紡織業, 也不會擔心自己餓肚子, 因為它能從國際市場上買到糧食。 可是, 如果突然某大國宣佈不給英國糧食了, 沒有價格問題, 就是不准交易, 因為英國犯了點規矩, 那英國人吃什麼?現種糧食來得及來不及?所以, 糧食這個東西真的是要命的。

晶片就是TMT行業的糧食。

根據新華社報導, 4月26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武漢烽火集團考察時, 再次強調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於自身。 他指出, 過去在外部封鎖下, 我們自力更生, 勒緊褲腰帶、咬緊牙關創造了“兩彈一星”, 這是因為我們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 下一步, 科技攻關也要這樣做, 要摒棄幻想、靠自己。

接著在武漢新芯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 習近平又察看了積體電路生產線, 瞭解晶片全流程智慧化製造和加快國產化進程等情況。 習近平說, 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一些重大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攻堅克難。 機遇前所未有, 挑戰前所未有。 所有關鍵崗位、重要產業, 都要有一份責任感、使命感。

每個人都要在各自的崗位上,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貢獻。

在武漢說這樣一番話, 我的感覺是點在了晶片發展的要害上, 晶片要發展, 資金投入和人才激勵, 兩樣都不可少, “武漢高校眾多, 很有發展潛力, 人才在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 要把人才隊伍建設好”, 而國家從戰略高度上重視晶片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只不過是科研攻關技術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 而美國貿易戰的企圖並不等人。

最好的人才現在在哪裡?在晶片行業嗎?不一定。 在互聯網行業嗎?這個肯定回答沒問題。 為什麼這樣, 因為如果按照市場自身發展的邏輯, 社交網路電商和遊戲更加掙錢, 掙錢的行業就可以有更好的薪酬吸引更優秀的人才。

而晶片不一樣, 按照市場原則, 按照比較優勢是可以從美國進口的, 美國人有比較優勢, 所以貿易對雙方都有利。

但是, 還是那句話, 如果自由貿易被打斷了呢?如果市場不存在, 那麼你拿市場的理論說事就不實事求是了。 今天我為什麼要提這個話題, 因為在一場關於晶片的全民大討論中, 過於民族化的情緒化的言論有, 但是過於教條過於市場原教旨主義的言論也有。 在市場缺位元或者資源配置不到的地方, 產業政策傾斜, 集中力量辦事, 並不是問題而是唯一的出路。

可惜我們看到的發言最多的都是“旁觀者”, 聽不到晶片行業自己的聲音, 中興通訊之前沒有人關心晶片, 中興通訊之後人人都是專家。 經濟學家的話可以聽,但是不能簡單地聽,就像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一樣,好理論是好理論,但是也不是萬能理論,否則就不是理論是神話了。

經濟學家的話可以聽,但是不能簡單地聽,就像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一樣,好理論是好理論,但是也不是萬能理論,否則就不是理論是神話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