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州市雞場坪鎮:小山村做出大看點

盤州市雞場坪鎮塘子邊村以黨建為引領, 以“三變”改革為抓手, 因勢利導, 因地制宜, 探索了“村社合一、產業引領”發展路徑, 啟動了沉睡的農村自然資源、存量資產、人力資本, 極大地釋放了農村改革活力, 形成了“黨建引領、三變推動, 農戶帶動”脫貧三馬車模式, 為農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走出了新路, 積累了經驗。

小山村大看點, 嬗變成“塘子邊模式”

2014年至2017年塘子邊村脫貧252戶954人, 貧困發生率由24.6%降到2.5%, 2017年實現貧困村出列, 實現了貧困村向小康村的轉變。

在塘子邊的精彩嬗變中, 產業規模龐大、增收有專案、脫貧有支撐, 發展了刺梨、核桃、元寶楓、軟籽石榴、草莓等高效特色產業2949畝, 養殖了努比亞山羊400余隻, 林下養雞6000羽, 石蛙養殖年產1萬隻, 還打造了農旅結合示範點一個, 村集體資產創收200余萬元, 集體經濟年積累20余萬元。

塘子邊不僅發展論脫貧產業項目, 還完成了農村危改、棚戶區改造、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專案工程, 建起了文化廣場、旅遊棧道, 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極大增強, 社會風氣明顯改觀。 近年來。 塘子邊村榮獲“六盤水市先進基層黨組織”、2016年貴州省衛生村榮譽, 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

文化蓬勃發展的小康村、文明村初具格局。

塘子邊還以改革創新、黨建引領為核心, 抓住了“三變”改革這個牛鼻子, 建好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 開創了“塘子邊模式”。

抓好基層黨建, 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脫貧攻堅取得好的成效, 是塘子邊基層黨建發揮了戰鬥堡壘的作用。

在培優選優基層隊伍中, 塘子邊嚴把用人關, 配齊配強支部、村委班子成員, 注重鼓勵返鄉青年、致富能人10人充實兩委及合作社班子, 充分發揮其經驗、資源優勢, 帶動村社創思路、謀專案、抓發展。 同時, 定期對村支兩委開展黨建、群眾工作、農業產業培訓, 扎實開展“三送三促”工作, 送技術到戶到人, 切實提高技術水準, 強化黨性修養, 確保人人成為農村工作、群眾工作行家裡手。

作風硬才能工作硬。 塘子邊制定“塘子邊村幹部工作十條”, 完善細化出方案設計、責任落實、人員培訓、監督檢查、科學獎懲的“基層五步工作法”, 明確用心服務群眾細查民情的工作要求, 真正讓想幹事能幹事得到得到應有的待遇與尊重,

營造學習用心、服務用情、執行有力的工作氛圍。

塘子邊充分發揮先鋒堡壘作用, 在活化載體中, 強化保障務求党建實效, 駐村工作隊、包村工作隊、幫扶輪戰隊78人充實攻堅力量, 用好“通過幫扶單位爭取資金專案、集智集力研討出點子、針對問題短板集中攻堅”機制, 實現從全面推進向全面提升突破,從查缺補漏向創新經驗亮點打造突破,從督查驗收結合向整改落實問責突破“三個突破”。在細化內容活化載體中,塘子邊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村黨建與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結合創建結合起來,明確“兩學一做”學習計畫;明確集中學習、自學分享和業務實踐總結的學習三模式,注重黨建活動中提升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的能力;明確黨員幹部分片抓工作、抓產業促帶動機制,支書與主任各帶頭各發展一個特色產業,把群眾家、產業地變成黨員幹部的舞臺,讓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產業帶發展,以成效促趕超。

科學發展模式,挖掘農村改革潛力

基層幹部以三變為抓手,挖掘資源潛力,盤活沉睡資金,精選推進元寶楓、刺梨、核桃、精品水果、牧草等高效特色產業5078畝,狠抓合作社規範運行,在發展產業基礎上,注重創新合作社發展方式,鼓勵支援合作社承包鎮村工程項目、組建公司、打造農旅結合增收示範點,拓展增收管道。同時,深入挖掘塘子邊村山秀水美、彝族文化資源潛力,多形式、多管道引進和培育薏仁米加工廠、火腿廠等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農業龍頭產業。

塘子邊還抓住大連企業對口幫扶的契機,按照宜農則農、宜旅則旅,農旅結合的要求,立足漁洞壩水庫優越區位,發展石蛙養殖、林下養雞、軟籽石榴及冬草莓種植,完善垂釣、觀光等服務專案,豐富娛樂設施,強化宣傳帶動。如今,集經果採摘觀賞、垂釣、休閒娛樂、農家體驗為一體的農旅結合示範規模初具,帶動貧困戶60戶,預期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長20余萬元。

不僅如此,塘子邊還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實現廣泛帶動群眾入社,產業帶動群眾增收828戶2701人。完善“保底分紅+勞務工資+收益二次分紅”模式,2017年產業帶動農戶增收212.14萬元,通過利益連結實現整體脫貧。堅持村民利益最大化,科學確定村集體、村合作社、村民之間的利潤分成比例,讓群眾真正享受改革紅利,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王福智)

實現從全面推進向全面提升突破,從查缺補漏向創新經驗亮點打造突破,從督查驗收結合向整改落實問責突破“三個突破”。在細化內容活化載體中,塘子邊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村黨建與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結合創建結合起來,明確“兩學一做”學習計畫;明確集中學習、自學分享和業務實踐總結的學習三模式,注重黨建活動中提升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的能力;明確黨員幹部分片抓工作、抓產業促帶動機制,支書與主任各帶頭各發展一個特色產業,把群眾家、產業地變成黨員幹部的舞臺,讓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產業帶發展,以成效促趕超。

科學發展模式,挖掘農村改革潛力

基層幹部以三變為抓手,挖掘資源潛力,盤活沉睡資金,精選推進元寶楓、刺梨、核桃、精品水果、牧草等高效特色產業5078畝,狠抓合作社規範運行,在發展產業基礎上,注重創新合作社發展方式,鼓勵支援合作社承包鎮村工程項目、組建公司、打造農旅結合增收示範點,拓展增收管道。同時,深入挖掘塘子邊村山秀水美、彝族文化資源潛力,多形式、多管道引進和培育薏仁米加工廠、火腿廠等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農業龍頭產業。

塘子邊還抓住大連企業對口幫扶的契機,按照宜農則農、宜旅則旅,農旅結合的要求,立足漁洞壩水庫優越區位,發展石蛙養殖、林下養雞、軟籽石榴及冬草莓種植,完善垂釣、觀光等服務專案,豐富娛樂設施,強化宣傳帶動。如今,集經果採摘觀賞、垂釣、休閒娛樂、農家體驗為一體的農旅結合示範規模初具,帶動貧困戶60戶,預期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長20余萬元。

不僅如此,塘子邊還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實現廣泛帶動群眾入社,產業帶動群眾增收828戶2701人。完善“保底分紅+勞務工資+收益二次分紅”模式,2017年產業帶動農戶增收212.14萬元,通過利益連結實現整體脫貧。堅持村民利益最大化,科學確定村集體、村合作社、村民之間的利潤分成比例,讓群眾真正享受改革紅利,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王福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