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煙臺已建立地質災害資料庫 地質災害及隱患點共計471處

記者從市國土資源局獲悉, 由該局提交的《煙臺市地質災害排查報告》已通過了省專家組的驗收與評審。 該報告主要查明煙臺市地質災害現狀及隱患, 核查已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其威脅物件的變化情況, 劃分地質災害易發區, 建立地質災害資料庫, 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建議, 為政府客觀決策提供依據。

本次共計完成538處災害點核查, 新增地質災害調查64處, 銷號災害點131處。 查明了煙臺市已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其威脅物件的變化情況及新增地質災害點現狀。

據煙臺市國土資源局地環科負責人孫樂林介紹,

咱煙臺為低山丘陵區, 地形較為複雜, 地層、構造、岩漿岩較發育, 主要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及不穩定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等。 目前煙臺市地質災害及其隱患點共計471處, 其中, 崩塌隱患點322處、泥石流69處、滑坡隱患點5處、采空塌陷67處, 岩溶塌陷8處, 地質災害隱患點規模以小型為主。

而煙臺正常年份雨季於6月初開始, 9月底結束, 其間為地質災害多發期和重點防範期。

據介紹, 煙臺已建立地質災害資訊系統資料庫, 同時, 汛期還和市氣象局聯合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 提醒受威脅群眾提前做好防範、避讓。

通過逐點實地排查, 分析總結了區內地質災害及其隱患點形成條件和影響因素, 劃分出高易發、中易發、低易發、不易發4個區和52處不同的地質災害地段。

同時, 煙臺確定了3個防治區。 其中, 重點防治區面積1660平方千米, 主要分佈于礦產資源集中開發地段及人類工程活動密集的城鎮區;次重點防治區面積2784平方千米, 主要分佈于礦產資源開發分散的老礦區、低山丘陵區;一般防治區面積9301平方千米, 分佈於地質災害不易發區和部分威脅物件很少的地質災害易發區。 並最終完成了地質災害資訊系統建設。

該項目的實施, 為煙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