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工智慧成標配 能否助推家電業重回“潮頭”

五一前夕是家電廠商集中推新品的日子, 記者觀察發現, 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驅動, 人工智慧正逐漸成為家電產品的標配。 資料統計顯示, 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系統, 將為家電企業帶來超過470億美元的收入, 而中國家電企業也將在消費升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下重回“潮頭”。

家電新品紛紛發力“人工智慧”賣點

近日, 記者走訪羊城各大家電賣場看到, 人工智慧成家電行業競爭角力焦點。 比如, 康佳多媒體旗下的a2藝術電視搭載最新人工智慧, 無需遙控器, 直接呼喚“小康小康”,

就可以喚醒電視聽歌、玩遊戲、看電視等, 還能與智慧家居互聯互通, 並能語音控制窗簾、空調、電視等。

創維也推出全新ai電視q5a, 搭載創維自主研發的最新ai晶片, 具備人工智慧畫質調校功能, 再結合ai語音、ai系統等, 甚至可以在出差前通過語音詢問電視到達地天氣、衣服搭配等資訊。

據瞭解, 目前包括創維、tcl、海爾、海信、美的、康佳、長虹等主流家電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ai產品和ai系統, ai技術也已被廣泛運用於家電各品類:智慧電視可以讓人邊看節目邊在螢幕上淘寶購物, 智慧冰箱能夠聽懂人的指令, 智慧烤箱會自動“辨認”食材實現一鍵烹飪, 空調自動識別用戶為老人或小孩而調節更適合的溫度, 掃地機器人則能夠自己規劃清潔路線……這些已成為消費者的日常家電使用場景。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告訴記者, 人工智慧作為升級轉型大風口, 眾廠商自然希翼把握住這一機遇。 行業統計資料顯示, 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系統將為家電企業帶來超過470億美元的收入, 智慧電視市場滲透率將達到90%。

ai不同于智慧化擁有“思考能力”

不過,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 將人工智慧與智慧化搞混淆的大有人才, 消費者在眾多ai概念宣傳中更是一頭霧水。

究意什麼是人工智慧?說白了就是讓機器和人類一樣擁有思考和識別能力。 比如, ai融入到電視後, 會自動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 新劇更新後主動推送甚至自動下載。 在智慧家居系統中, 人工智慧就像一個無形管家,

為你打理家中的一切。

用雲米全屋互聯網家電創始人陳小平的話來說, 當一個產品有了ai, 它就“很聰明”;而當一堆家電、設備都很聰明的時候, 他們就擁有了群體智慧。 據介紹, 雲米于2016年成立了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 重點探索並應用研究包括語音控制、人臉/圖像識別、手勢控制、演算法大資料在內的應用技術, 並誕生了可觀的技術成果。 迄今, 雲米核心技術產品已獲得授權技術專利數628項, 申請專利超過1000余項。

廚電產品ai運用目前尚處初始階段

雖然ai在家電產品上已被廣泛運用, 當並不是所有產品都適用這一技術。 “我認為烤箱、蒸箱等廚電產品更適用ai技術, 因為它需要解決不同家庭成員的個性化需求。 ”老闆電器技術官王強表示,

相反的, 洗碗機、煙機等具有解決問題屬性的產品則不必非ai不可。 他表示, 公司針對ai的運用將主要聚焦相關食物烹飪環節的廚電產品, 目前已有推出具有ai技術的產品。

華帝品牌部負責人潘班則告訴記者, 華帝將ai技術率先應運於魔鏡a2煙機產品上。 該產品可根據油煙大小調節風量, 自動“巡航”功能使吸煙效果和排煙達到最佳平衡, 同時還擁有智慧語音對話功能。

王強認為, 由於廚房噪音、油煙的存在, 以及對水電等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要求更高, 其應用場景相較彩電、冰箱等大家電要複雜, 這就要求ai技術很高的匹配性, “因而廚電產品對ai的運用目前尚處初始階段, 相較大家電的應用有一定的滯後性。 ”

潘班也認為,

目前家電產品對ai的運用多是單個產品, 只有把各單品的ai應用疊加在一起, 形成系統性操作才稱得上真正的ai, 而這需要平臺的搭建。

人工智慧技術在家電上有哪些應用?

即時圖像搜索

電視正在播放電視劇, 使用者發問“這人是誰?”電視會立馬顯示幕幕上演員的相關介紹, 這一圖像識別功能不僅認識各類小咖大腕, 而且支持多人同步識別, 將與之相關的新聞、攝影、同款購物和八卦一併呈現, 甚至還能快速識別畫面上呈現的商品、明星、台標和二維碼等。

聲紋識別

現在有部分電視內嵌了聲紋識別技術, 電視會根據不同的音色識別到不同的角色(如:男性、女性、小孩), 從而提供個性化視覺及內容推送服務。 用戶想看電影但不知看什麼, 對電視說“我想看電影”,那麼電視會根據識別到的使用者的不同,顯示推薦完全不同的內容。針對女性的介面是柔美的粉紅色,推薦的影片以言情類為主,男性則會看到深藍色視覺以及一些動作、科幻類為主的影片結果。如果是小朋友,則會得到一些動畫片的推薦結果。目前長虹、康佳、tcl部分電視均支援這一功能。

情感語音交互

在語音上,還出現了全新的tts情感化語音交互技術,能消除機器播報不自然、冰冷的感覺,讓人工智慧電視變得更有“人情味”,實現逼真化、個性化、情感化、場景化,由此給用戶創造“感受愉悅”的使用體驗。掌握了tts情感化語音交互,電視就會像朋友一樣感受你的感受,體味你的喜怒哀樂。

視覺識別

除了語音交互,在家電設備中加入攝像頭,還可以做到面部識別和動作識別,用戶無需發聲,只需通過手勢控制,即可做出舒適性調節。攝像頭和麥克風的加入,讓智慧家庭的大腦有了眼睛和耳朵。

之前展會上出現的人工智慧空調,集圖像、位置、手勢、語音辨識四合一。通過體感攝像頭能識別用戶身份(性別、年齡),根據使用者使用空調的行為習慣,自動調節空調運行參數,提供個性化的舒適空氣解決方案。

當空間內出現多位家庭成員時,空調識別後,結合人員在註冊列表的優先順序別,自動選擇按目前最高級別的人員需求優先推送相應的運行模式。而當出現老人、兒童時,空調自動切換為針對性的“關愛模式”,優先保護與滿足老人與小孩的健康需求。

對電視說“我想看電影”,那麼電視會根據識別到的使用者的不同,顯示推薦完全不同的內容。針對女性的介面是柔美的粉紅色,推薦的影片以言情類為主,男性則會看到深藍色視覺以及一些動作、科幻類為主的影片結果。如果是小朋友,則會得到一些動畫片的推薦結果。目前長虹、康佳、tcl部分電視均支援這一功能。

情感語音交互

在語音上,還出現了全新的tts情感化語音交互技術,能消除機器播報不自然、冰冷的感覺,讓人工智慧電視變得更有“人情味”,實現逼真化、個性化、情感化、場景化,由此給用戶創造“感受愉悅”的使用體驗。掌握了tts情感化語音交互,電視就會像朋友一樣感受你的感受,體味你的喜怒哀樂。

視覺識別

除了語音交互,在家電設備中加入攝像頭,還可以做到面部識別和動作識別,用戶無需發聲,只需通過手勢控制,即可做出舒適性調節。攝像頭和麥克風的加入,讓智慧家庭的大腦有了眼睛和耳朵。

之前展會上出現的人工智慧空調,集圖像、位置、手勢、語音辨識四合一。通過體感攝像頭能識別用戶身份(性別、年齡),根據使用者使用空調的行為習慣,自動調節空調運行參數,提供個性化的舒適空氣解決方案。

當空間內出現多位家庭成員時,空調識別後,結合人員在註冊列表的優先順序別,自動選擇按目前最高級別的人員需求優先推送相應的運行模式。而當出現老人、兒童時,空調自動切換為針對性的“關愛模式”,優先保護與滿足老人與小孩的健康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