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民族英雄 劉志丹將軍的傳奇人生

榆中讀書 樹立革命志向

“大伯17歲考到榆林中學上學。 上學期間, 在學校接觸到了新思想, 樹立了自己的革命志向。 ” 面對記者的採訪, 劉志丹的侄子, 今年66歲的劉振彪說。 1921年, 時年17歲的劉志丹考上了榆林中學。 榆林中學當時是全陝北23個縣唯一的一所中學, 校長杜斌丞是當時陝西省教育界德高望重的一位學者。 國文教師魏野疇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黨員, 曾負責過北方進步青年組織的“共進社”。 他不僅將《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書籍借給劉志丹閱讀, 還適時地給劉志丹等同學宣傳講解新思想。 在他的影響下,

馬列主義開始進入學生們的腦海。

“1924年秋天, 學校成立了黨團支部, 我大伯是支部委員, 最後還被同學們推選為學生會主席。 他在學校先後組織了兩次罷課運動, 把當時駐守在榆林的井嶽秀弄得狼狽不堪。 ”劉振彪介紹, 1925年3月, 劉志丹擔任共產主義青年團榆林支部書記, 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7月, 劉志丹被選為陝北學生聯合會代表, 赴三原縣參加全省共進社第二屆代表大會, 以及陝西省學聯代表大會。 會後回到榆中的劉志丹, 在榆林城城南召開了各界人士參加的、聲勢浩大的“驅吳, 第五章《與劉志丹並肩戰鬥》中記者瞭解到, 1936年4月14日拂曉, 紅二十八軍圍攻三交鎮的戰鬥打響了, 戰鬥非常激烈。 劉志丹讓宋任窮留在指揮所掌握全面情況。

他帶著裴周玉和參謀、警衛員等人一起出發, 來到一團前沿陣地, 同一團團長、政委研究戰鬥部署。 這時已快中午了, 劉志丹又拿著望遠鏡, 向陣地的最前沿走去, 來到距敵不到百米的一個小山包上。 他讓參謀去一團傳達命令。 這時, 山包上只剩下劉志丹、警衛員和裴周玉三個人了。 突然, 敵人的一挺機槍射來一梭子彈, 正好射中劉志丹的胸部。

“我急忙把劉志丹抱到山坡後邊, 找個隱蔽平坦的地方放下。 待了一會兒, 他神志略微清醒, 睜開了眼睛, 用勁抓住我的手, 以極微弱的聲音說: 讓宋政委……指揮部隊, 趕快消……滅敵人…… 只見他嘴唇動了幾下, 但再也聽不見聲音了。 醫生趕到時, 劉志丹軍長已完全停止了呼吸。

“劉志丹遺體運回陝北瓦窯堡後, 1936年4月24日, 中共中央及地方黨政軍領導機關、紅軍代表和廣大群眾數千人, 在瓦窯堡隆重召開追悼大會, 悼念劉志丹同志。 現在, 劉志丹將軍烈士陵園已經成為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他的英雄事蹟一直激勵著我們。 ” 講解員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