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烏鞘嶺下植樹忙

4月25日, 雨後新晴。

祁連余脈烏鞘嶺下的古浪縣黑松驛鎮小坡村河灘打破了沉寂。

甘肅省紀委機關、古浪縣縣直部門、黑松驛鎮幹部和當地群眾近500人混編分組, 撒開在60多畝的灘塗荒地之中, 揮鍁大幹, 扶貧植綠。

大家或兩人一組, 或三五人搭檔, 一邊按標準挖樹坑、清理石塊, 一邊拉起家常。

“你又過來啦, 這次是來幫我們植樹呀。 ”黑松驛村八組村民劉建國穿過植樹隊伍, 與自己的省紀委幫扶責人組織部幹部趙飛熱情打招呼。

劉建國患有嚴重的關節炎, 右手無力, 也就幹不成重體力活。 這讓他原本貧困的家庭, 雪上加霜。 今年, 他在省紀委幫扶幹部的指導下, 把自己的9.3畝水澆地以股份形式入股村集體合作社。 “一畝地保底收入360元, 加上每畝50元的產業分紅, 一年下來就有4000多元, 比去年的1300元可多的多了。 ”

人多力量大, 下午2時許, 6400多個“魚鱗坑”全部挖成。 各組組長領來榆葉梅、黃刺玫、紅柳苗, 按行分發, 扶直填土、踏實澆水, 又是一番忙碌。

劉建國手拄鐵鍁, 望著成行成列邊片排開的樹苗念叨:“這些都愛活, 明年夏天, 紅的黃綠的, 一定好看得很。 說不定還能吸引遊客, 我們窮山溝裡搞起旅遊呢!”

劉建國的展望, 即將變成現實。 去年, 省紀委機關幫扶以來, 按照“一戶一策”, 做好黑松驛鎮責任到戶的幫扶規劃。 同時, 深入挖掘這個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古驛站文化, 開展全新的產業佈局、建設佈局,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 把黑松驛鎮打造成特色驛站文化小鎮。

“到時候, 山上觀光農業,

河灘鮮花盛開, 特色村落嵌入其中, 特色產業殷實腰包, 黑松驛就會成為絲路旅行中的美麗驛站!”省紀委幫扶幹部張開青的話, 讓劉建國笑開了花。 (甘肅廉政網報導組 陸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