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國產新藥研發,中央財政投入近26億

隨著進口抗癌藥物“零關稅”等措施的出臺, 國內抗癌藥物研發企業的待遇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4月28日, 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對此話題作出了回應。

曾益新對媒體表示,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國產新藥研發工作, 2008年啟動實施了 “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 在專項支持下, 中國新藥研發取得顯著成果。 截至2018年3月, 新藥專項累計有96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 其中30個品種獲得Ⅰ類新藥證書, 成功研製了鹽酸埃克替尼、西達本胺、康柏西普、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等多個重大品種。

惡性腫瘤作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專項在歷年立項中給予高度重視。 目前已累計立項腫瘤防治藥物相關課題703項, 中央財政經費投入合計25.97億元, 占總立項課題數的39.53%。

曾益新提到, 一批抗腫瘤創新藥物獲批上市, 有6個抗腫瘤藥獲得I類新藥證書, 其中化藥5個(阿帕替尼、西達本胺、海姆泊芬、雙環鉑、鹽酸埃克替尼), 生物藥1個(尼妥珠單抗)。 部分品種已經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例如, 埃克替尼於2011年獲藥監局批准上市, 是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 結束了中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依賴進口的歷史。 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口服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藥物, 全球首個亞型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

2014年獲藥監局批准上市。 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個在晚期胃癌被證實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 2014年12月獲藥監局批准上市。

曾益新表示, 下一步, 我們將繼續堅持對國產藥物研發的支持, 更加注重源頭創新和成果轉化, 保持當前蓬勃發展的勢頭。 新藥專項將於2020年結束, 我委正在積極會同科技部、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研究梯次接續方案, 爭取在“十四五”繼續對包括抗腫瘤藥物在內的中國新藥研發起到引領和支持作用, 鞏固和推動這一良好的發展態勢, 促進我國創新藥物研發, 確保生物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為人民健康提供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