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如何學習脈診(三)

這應該是一位同仁給我的一個問題, 也是我多年摸索的一個課題。

當年我初跟師學脈時是這樣的。 我與師父隔桌相對而坐。 患者入內打橫而坐。 師父搭脈, 問診, 論病, 處方。 我則診脈之後一言不發, 老師也不理我。 私下則認真看書, 回憶, 思考。

3個月之後, 我可以提問題了。 於是老師認真地回答我問題。 而這時我除了診脈之外也可以抄處方。 也就是說, 當我有能力提問題之前, 老師跟我是沒有溝通基礎的。 只有當我可以提問題時我們才有溝通。 也才有了學習與講解, 一切都是從問題開始, 也是在問題中進步。

這種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手感入手, 以問題為導向, 步步深入, 循序漸進, 終達目標。

我想這就是正宗的師帶徒的學習方法。 這個方法用來大面積教學顯然不行, 或許這就是脈診日漸走入沉寂的原因。 當我帶學生時, 想的是正宗的中醫學術多一個人學,

就多一份火種。 就努力摸索不同的教學方法。

回想當年跟師時, 老師假設我是一張白紙, 我也真是以白紙的心態去學習的。 而今不同, 學生們皆是先有知識, 後習臨床, 已經是先入為主。 且, 動則以己為能, 以自己課本上的理論, 代替自己的眼睛。 以自己先前所學科目, 劃定知識的邊界。 此時教脈何其難也。 故當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我提出:明理為先, 臨床跟進, 以脈隨法, 悟道之機。

讀書第三

經常會有同學問我:想學脈診, 讀了很多書, 結果越讀越糊塗。 前邊也舉了很多類似的例子, 講了很多感性的認識。 走向臨床, 一定是感性認識在先, 但理性知識也很重要。 所謂的理性認識就在書裡。 也就是說, 我們收集脈診資料, 推求臨床病機,

依靠的就是對理論的理解。 這些理論知識, 包括診脈之前的種種理念的準備, 都來源於書本知識。 而且書本中的知識, 本身就來源於前輩們的醫學臨床實踐。 所以讀書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前邊提到, 每一個人的手感都是不同的。 臨床之中, 要將自己的手感與書本知識完美結合,

才能真正練成脈診能力。 前人的脈書也就是自己手感所得之經驗積累。 可是, 古人對脈診的很多細節都沒能制定統一的標準定義。 所以脈書中都會有一些指責別人的內容, 也會有一些解釋前人的東西。 所以讀書之時, 碰到作者描述自己的經驗, 那很好, 對大家有借鑒意義, 因為每人的手感與認識不同。 對於指責別人的內容, 看看就行, 別太當真。 反過來, 我們也可以從作者對別人的評述, 判斷他自己的手感到不到位。 更深一點, 我們可以根據對作者手感的判斷而明瞭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能力。 一般來講, 在他手感可控的範圍之內他是對的。 出了這個範圍, 那些理論方面的問題就要存疑。
如果書上寫什麼就信什麼, 那麼, 我們就會陷入混亂。

因此, 要想讀脈書, 先得學會怎麼讀脈書。 有了方法, 再去讀書。 用之實踐, 臨床有驗, 就不會亂了。

由淺入深

前邊已經說了, 手感天成, 後天可練。 手感要一點點練。 一開始就學很深是不可能的。 要由淺入手, 一門深入。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 也就是從《神仙濟世良方》入門的。 書中有七脈法:“浮、沉、遲、數、虛、澀、滑”, 也就四五行字, 七個脈象。 我就是從這裡開始感受脈診的味道。 當然, 過去曾經有所謂的練脈法, 拿個竹棍漂在水上, 用三個指頭輕輕按壓。 面對這樣一種辦法我也無話可說。

個人認為, 脈是一個綜合感覺, 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地練習。 而且這個練習應當靠臨床, 靠在病人身上練習,從治病審證中練習,才能練出名堂。這種練習,需要專注,重要的是不可好高騖遠,要讓自己的視野與能力相當,才能達到最好的練習效果。所以,“由淺入深”是手感練習中的自然過程,也是理論學習中的必經階段。當然,如果有一個好師父在旁邊時時指導,如同我當年所經過的經歷,那就更妙了。必須先要一門直入、學好學深,然後才能廣泛學習、博采群書。這種方法不只是學脈的方法,也是學好中醫的方法。

我們知道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門派的存在。其實中醫的門派,無所謂好,無所謂不好。都是因時而化,因地制宜。每一個學派的興起,都是其內在動因,外在誘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開始學醫,就去學習這些門派,便會覺得紛繁複雜。只有從一個門派入手,一直學透,找到這一門派的內在動因,外在誘因。然後再去博採眾長,也就有了依據。

剛開始,我也是學二十八脈法,最後把自己學得稀裡糊塗。像濡弱緩,不同的脈書相互之間都不統一,都在變。什麼結代促,沉呀伏呀,搞不明白的,不知道在講什麼。

按《脈經》序中所雲:“弦緊浮芤,輾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

意為:弦脈與緊脈、浮脈與芤脈,雖然是不同的脈象,但相互之間也有很多相似的特點。心裡邊容易明白,但在手上就難以分清。將沉脈誤認為伏脈,那麼方法與治則就會錯誤。將緩脈誤認為遲脈,(依此立法處方),患者立刻就會出現危險。何況,臨床可以見到不同的脈象同時出現在同一個病人身上。或者,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可以出現相同的脈象。

可見,脈診的學習是很難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分類太細微了,而體系則過於混亂,沒辦法把手上的感覺與頭腦中的思想相統一。

王叔和自己提出了這個問題,卻沒能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脈經》中對基本脈的描述本身就有很多都是不相容的。“滑脈,往來前卻流利,輾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也就是說關於滑脈有兩種說法:一種指滑脈是對脈搏流利度的表述;一種指浮而有力為滑脈。顯然,這兩種解釋是不相類同的。

“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一曰如張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緊為弦”。這弦脈也就更離譜了。一種弦指沉取而脈的緊張度高,如按琴弦;一種僅僅指脈象的緊張度問題;再一種則是浮取緊張度高。第二種說法尚可,而第一與第三種說法根本就是不相容的。

“伏脈,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一曰手下裁動。一曰按之不足,舉之無有。一曰關上沉不出,名曰伏。”伏脈則有四種說法:一說脈極深沉,著骨乃得;一說沉取厥厥動搖;一說沉取無力;一說關上無力。這四種說法,都是不能類比的。

其實古人也知道這裡邊有問題。所以一方面立《脈經》為四大經典之一,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對《脈經》提出質疑。更多的人則想規避其中的矛盾。

崔嘉言《四言脈訣》提出綱要脈,將脈法歸納分類。既可以簡化脈法,減少記憶理解的困難;又可以規避對每個脈象獨立定義所引起的混亂。

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繼之作《補正四言脈訣》,提出以“浮沉遲數”四總脈象為總綱,提出以四脈法入門。這也就是最簡易,最好上手的入門法。

隨著手感進一步,再進一步細化,別的脈也就出來了。如:“浮脈主表,腑病所居,有力為風,無力血虛”,“沉脈主裡,髒病所居,有力痰實,無力氣鬱”之類。

也就是診脈之時,先要找到大方向,再對脈象進行深化,通過對兼雜脈的分析,達到將臨床中疾病的病因病機與脈象相互對應的境界。其他還有六脈法,十脈法,等等。但是,這依然不能真正解決脈法定義混亂的問題。

熟讀經典

熟讀經典,其實也就是說一說罷了。真正的經典不是用來讀的,而是要背的。“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浮而無力是血虛”,“滑脈為陽元氣衰,痰生百病食生災,上為吐逆下蓄血,女脈調時定有胎”。這些脈訣要背得滾瓜爛熟。我教學生學習脈診,就讓他們先練背功。二十八脈不必全背下來,幾個重要的脈象則必須背熟。

在我們臨床實踐中,脈的診查與判斷分析,就是一瞬間的事。如果背功不到位,臨床之時現去想。一邊摸一邊想,時間就全浪費完了。所謂診脈看病,就是一閃念的事,所以必須得背。而且,《四言脈訣》《瀕湖脈學》都得背。

後世說,《脈訣》出,《脈經》隱。也就是說高陽生的《王叔和脈訣》一出現,王叔和的《脈經》就沒人讀了。其實這也不難解釋,《王叔和脈訣》本來就是按《脈經》的內容編寫的。

《脈經》的內容博雜,主要是講脈診的方法與理論,所以它的文體不適合背誦。《脈訣》則是專門為了背誦而編的,我們說“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門”就是從《王叔和脈訣》中出來的,朗朗上口,非常好記,這句話講了上千年。所有學脈的人都離不了這句話。所以要背經典,背下來的東西才能用。

就師門所傳,背誦最好是從《瀕湖脈學》和《脈理求真》這兩本書入手。

廣泛涉獵

我學脈診,背的就那麼幾條,臨證倒有近二十年,看的書可以說是不計其數。脈診方面的書,少說也有幾十本。當然,一開始是越看越糊塗,後來則是越看越明的。所以,讀書的前提是“手中有感覺,胸中有定見”,然後才能去廣泛涉獵,也才能看懂這些書中真義。

前邊講到了脈象是立體的。現代,很多人都在講脈診,講自己的臨床經驗。看上去似是各有千秋,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講脈象。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臨床體會。用自己的臨床體會去與理論知識對照,才能知道這些人的異同點在哪兒,應該怎麼去理解。

比如前邊那個老中醫說緩脈,我一聽,就知道老先生講的是什麼意思。如果只是看書的話,不同書籍中關於緩脈的定義與老先生不一樣,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一樣,處方用藥也不一樣。相隔幾百年的幾位前輩,沒辦法通過相互溝通對緩脈定義取得一致。只是各說各話,苦得就是我們這些後來人。所以,胸有定數之後,看書就不容易混亂。《出師表》中有“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學診脈也是這樣。古人對同樣的問題也許會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如果看的書多了,再加臨證,辨別能力就會越來越強,也就不容易被這些歧義攪亂。

明朝李時珍就有一篇文章叫《脈訣考證》,專門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又有元朝戴啟宗著《脈訣刊誤》專辨《脈訣》,最後結果只能是越辨越亂。所以學脈當由淺入深,不可貪多求深,更不可妄想一日功成。

北宋名相范仲淹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歎。後人尊之,以從儒入醫,為醫門正途。故醫書之盛蔚為大觀,脈診之書又是重點。除單行本之外,諸論著中單列篇章,單獨討論者,自《難經》《千金方》以下,比比皆是。

然自從《黃帝內經》首論脈學,脈論本身就非是一途,於是根基先亂。王叔和《脈經》與高陽生《王叔和脈訣》已經有高下之爭。有宗《脈經》者,有尊高陽生《脈訣》者。其實,諸賢者所述總歸是一個“脈”字,所論則相互否藏,傳法則變化無窮。如脈賦、四言脈訣、七言脈學、脈圖、脈論、脈症合參等。

故手感若得,當多讀書,心照前人之得。搞得清何者為弦、何者為滑、何者為緩、何者為數,然後驗之臨床,方能得真。

一本好書,當得清晰明瞭,要言不煩,尤重舉一反三,前後照應。又謂為醫之道,全是活法;讀書之法,明理為先;死於句下,也是枉然。故診脈三要,是謂讀書。然讀諸書之中亦有必須讀者,即是《黃帝內經》與《瀕湖脈學》。前者是脈學之根本,後者喜其平白易讀,上手容易。

相信古人

學古人書,先要學會相信,再要學會存疑。就我個人來說,比較推崇唐以前的書,尤其《黃帝內經》《難經》之屬。

歷史上,漢以前是沒有紙的,大家都是刀筆簡書。也就是用刀子將文字刻在竹子上。寫書那是力氣活,所以大家沒什麼廢話。還因為那時寫書,不是為了現實的需求,如賣錢,升職稱。寫書就是寫書,是為了把自己的經驗傳諸後世,甚至於寫書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看,所以書中無假貨,書中無虛言。

到明清以後,就不同了,紙也輕了,筆也輕了,寫書也可以圖虛名了。而且很多是文人入醫,隨筆一揮,千言萬語出於筆下。當人圖名圖利的時候,就開始爭論了,也就開始罵人了,文人相輕嘛。見得多了,就發現這些人罵來罵去,卻看不出他們在罵什麼。不過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們,相信他們只是限於學識所限,而不是想把人教壞。所以我只是相信他們說的,而不相信他們罵的。只相信他們自己的表述,相信他們自己的臨床體驗與知識。對罵人的部分就先丟到一邊。

比如說,某大師書中說了,某某某說得沒有道理。誰知道雙方論點哪個說得更有道理。各家學術底蘊不同,有的是以訓詁為宗,尋章摘句,有的是臨床實證,療效為先;學術出身不同,有的是自己讀書悟出來的,有的是靠師承被師父一點點帶出來的;學術流派不同,有宗《傷寒論》的規矩,有宗後世雜病之理念。當雙方沒有就一些基礎概念的定義達成一致時,出現一些爭執既是正常的,也是沒意義的。

我們知道中醫分三六九等,有庸醫,有眾醫,有明醫,有神醫。宋元明清以後,張三李四各說句話,講點理論就成一家之言。對嗎?也對。不過差距真有那麼大嗎?

比如說所謂四大經典之一的《溫病條辨》,吳鞠通自己都說,是仿傷寒論的體例,並且第四條就偽造傷寒論條文雲:“按仲景傷寒論原文,太陽病,但惡熱不惡寒者而渴者,名曰溫病,桂枝湯主之”。他實在是傷寒大家呀,為一己之論,偽造《傷寒論》條文,他在幹什麼?他在立偏言。他不立偏言,怎麼會引起別人的重視。他為什麼這麼做?救時弊也。所以,把問題看明白了,也就沒有什麼爭執了。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氣候特別冷。電視劇《三國演義》“三顧茅廬”中:天空飄著鵝毛大雪,地上積雪盈尺。這是真實的反映嗎?按現代研究,當時是小冰河期,天氣就有那麼冷。《傷寒論·序》“向宗族二百餘口……死於傷寒者十之八九”。

到明末清初,天氣轉暖,多次瘟疫流行。此時用溫病法的幾率,就明顯多了,於是就出現了溫病學派。那麼,這溫病法是不是明清才有的呢?當然不是。這種方藥,是清朝才有的。但其立法則早已經有之。“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不都是溫病法嗎?後邊的實踐部分還會提到這些內容。

所以看古人書不要看人罵人,如說某某人不好,對某某的觀點提出質疑,不要去看。就看這些前輩自己的經驗就行了。如果他說什麼很好,就行了。我們立刻拿來用就行了。從實踐中去驗證古人的經驗。證實或者是證偽,都沒問題。這是相信古人。

學會存疑

前邊提到《黃帝內經》成書是漢以前,特點是言簡意賅。這樣後人注《黃帝內經》就會出現歧義。比如同一句話,後人解釋紛紛不同。所以自古代起,中醫就有各個不同的流派。我們說“傷寒派”“溫病學派”“金元四大家”,都是從《黃帝內經》中變化出來的。那麼誰對誰錯?都對。如何理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從臨床中理解。

古人著書立說,就要講理,講理就要將理講圓了。此時,也就有問題了。天下道理真的永遠都是圓的嗎?於是,有人糊塗了。當然,有的人是真糊塗,有的人是假糊塗。真糊塗是不明白;假糊塗則是要立偏言。所以讀書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放在那兒不理它。等到自己水準提高了,臨床經驗豐富了,自然也就明白過來了。

實際上,很多醫書中攻擊別人的地方,也是大家都有疑問的地方。這些地方既是著書人有困惑的地方,自然也是我們進步的階梯。往往過了很久以後,再回頭看這些問題,想明白前人他們為什麼這樣說了,這就提示自己水準提高了。所以不對別人的爭執發表意見,時不時回頭看看這些問題還有沒有。也就知道自己進步的速度了。每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進步了一點。從我個人學中醫的體會,學中醫是要下很大力氣的。我這一路不是走平地,順大路走來的。而是爬大山,一步步爬過來的。我向上爬的階梯,就是這些問題。

後世,朱丹溪、崔嘉彥、李中梓、李時珍、秦景明、張景岳等,於診脈一道各有心得。或有專論,或有專著,發為高論;若能用之臨證,但求心心相印,則脈學可得。然諸賢之論,理固相同,小異當存。如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所存何處?臟腑表裡如何搭配?實踐之中,又有種種之難題,須得一一解明。如遲數如何共見,滑澀為何同顯?濡本主濕,浮濡為何又為陰虛?諸如此類,總須明辨。

諸脈名稱又是變幻紛紛。高陽生著《脈訣》立“七表八裡九道”之名,於是大行於天下。故後人有“《脈訣》出,《脈經》隱”之論。後世論脈者日漸繁雜,有二十七脈,二十八脈,多至一百零三種脈象。一般而言,論脈象有二十餘種,加奇經八脈共為三十餘種,此為常論。又有“太素脈”,專論清濁以明貴賤。諸本中,雖言大同,又多有小異。

有問者曰:如此多之論,何者為對,又何者為錯?答曰:論有善與最善之別,而無對錯之分。蓋此種種之書、之論,皆是作者經驗之談。其著者無不以為後學指路明燈自詡。是書皆是真傳,所限者各人脈學功力有異,表達方式不同而已,故皆曰善。也許有一法可應脈,就是“只言其是,勿論其非”。也就是于諸書之中,凡言“是”處則驗之,凡所辨別處則存疑以待將來。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靠在病人身上練習,從治病審證中練習,才能練出名堂。這種練習,需要專注,重要的是不可好高騖遠,要讓自己的視野與能力相當,才能達到最好的練習效果。所以,“由淺入深”是手感練習中的自然過程,也是理論學習中的必經階段。當然,如果有一個好師父在旁邊時時指導,如同我當年所經過的經歷,那就更妙了。必須先要一門直入、學好學深,然後才能廣泛學習、博采群書。這種方法不只是學脈的方法,也是學好中醫的方法。

我們知道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門派的存在。其實中醫的門派,無所謂好,無所謂不好。都是因時而化,因地制宜。每一個學派的興起,都是其內在動因,外在誘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開始學醫,就去學習這些門派,便會覺得紛繁複雜。只有從一個門派入手,一直學透,找到這一門派的內在動因,外在誘因。然後再去博採眾長,也就有了依據。

剛開始,我也是學二十八脈法,最後把自己學得稀裡糊塗。像濡弱緩,不同的脈書相互之間都不統一,都在變。什麼結代促,沉呀伏呀,搞不明白的,不知道在講什麼。

按《脈經》序中所雲:“弦緊浮芤,輾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

意為:弦脈與緊脈、浮脈與芤脈,雖然是不同的脈象,但相互之間也有很多相似的特點。心裡邊容易明白,但在手上就難以分清。將沉脈誤認為伏脈,那麼方法與治則就會錯誤。將緩脈誤認為遲脈,(依此立法處方),患者立刻就會出現危險。何況,臨床可以見到不同的脈象同時出現在同一個病人身上。或者,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可以出現相同的脈象。

可見,脈診的學習是很難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分類太細微了,而體系則過於混亂,沒辦法把手上的感覺與頭腦中的思想相統一。

王叔和自己提出了這個問題,卻沒能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脈經》中對基本脈的描述本身就有很多都是不相容的。“滑脈,往來前卻流利,輾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也就是說關於滑脈有兩種說法:一種指滑脈是對脈搏流利度的表述;一種指浮而有力為滑脈。顯然,這兩種解釋是不相類同的。

“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一曰如張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緊為弦”。這弦脈也就更離譜了。一種弦指沉取而脈的緊張度高,如按琴弦;一種僅僅指脈象的緊張度問題;再一種則是浮取緊張度高。第二種說法尚可,而第一與第三種說法根本就是不相容的。

“伏脈,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一曰手下裁動。一曰按之不足,舉之無有。一曰關上沉不出,名曰伏。”伏脈則有四種說法:一說脈極深沉,著骨乃得;一說沉取厥厥動搖;一說沉取無力;一說關上無力。這四種說法,都是不能類比的。

其實古人也知道這裡邊有問題。所以一方面立《脈經》為四大經典之一,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對《脈經》提出質疑。更多的人則想規避其中的矛盾。

崔嘉言《四言脈訣》提出綱要脈,將脈法歸納分類。既可以簡化脈法,減少記憶理解的困難;又可以規避對每個脈象獨立定義所引起的混亂。

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繼之作《補正四言脈訣》,提出以“浮沉遲數”四總脈象為總綱,提出以四脈法入門。這也就是最簡易,最好上手的入門法。

隨著手感進一步,再進一步細化,別的脈也就出來了。如:“浮脈主表,腑病所居,有力為風,無力血虛”,“沉脈主裡,髒病所居,有力痰實,無力氣鬱”之類。

也就是診脈之時,先要找到大方向,再對脈象進行深化,通過對兼雜脈的分析,達到將臨床中疾病的病因病機與脈象相互對應的境界。其他還有六脈法,十脈法,等等。但是,這依然不能真正解決脈法定義混亂的問題。

熟讀經典

熟讀經典,其實也就是說一說罷了。真正的經典不是用來讀的,而是要背的。“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浮而無力是血虛”,“滑脈為陽元氣衰,痰生百病食生災,上為吐逆下蓄血,女脈調時定有胎”。這些脈訣要背得滾瓜爛熟。我教學生學習脈診,就讓他們先練背功。二十八脈不必全背下來,幾個重要的脈象則必須背熟。

在我們臨床實踐中,脈的診查與判斷分析,就是一瞬間的事。如果背功不到位,臨床之時現去想。一邊摸一邊想,時間就全浪費完了。所謂診脈看病,就是一閃念的事,所以必須得背。而且,《四言脈訣》《瀕湖脈學》都得背。

後世說,《脈訣》出,《脈經》隱。也就是說高陽生的《王叔和脈訣》一出現,王叔和的《脈經》就沒人讀了。其實這也不難解釋,《王叔和脈訣》本來就是按《脈經》的內容編寫的。

《脈經》的內容博雜,主要是講脈診的方法與理論,所以它的文體不適合背誦。《脈訣》則是專門為了背誦而編的,我們說“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門”就是從《王叔和脈訣》中出來的,朗朗上口,非常好記,這句話講了上千年。所有學脈的人都離不了這句話。所以要背經典,背下來的東西才能用。

就師門所傳,背誦最好是從《瀕湖脈學》和《脈理求真》這兩本書入手。

廣泛涉獵

我學脈診,背的就那麼幾條,臨證倒有近二十年,看的書可以說是不計其數。脈診方面的書,少說也有幾十本。當然,一開始是越看越糊塗,後來則是越看越明的。所以,讀書的前提是“手中有感覺,胸中有定見”,然後才能去廣泛涉獵,也才能看懂這些書中真義。

前邊講到了脈象是立體的。現代,很多人都在講脈診,講自己的臨床經驗。看上去似是各有千秋,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講脈象。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臨床體會。用自己的臨床體會去與理論知識對照,才能知道這些人的異同點在哪兒,應該怎麼去理解。

比如前邊那個老中醫說緩脈,我一聽,就知道老先生講的是什麼意思。如果只是看書的話,不同書籍中關於緩脈的定義與老先生不一樣,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一樣,處方用藥也不一樣。相隔幾百年的幾位前輩,沒辦法通過相互溝通對緩脈定義取得一致。只是各說各話,苦得就是我們這些後來人。所以,胸有定數之後,看書就不容易混亂。《出師表》中有“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學診脈也是這樣。古人對同樣的問題也許會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如果看的書多了,再加臨證,辨別能力就會越來越強,也就不容易被這些歧義攪亂。

明朝李時珍就有一篇文章叫《脈訣考證》,專門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又有元朝戴啟宗著《脈訣刊誤》專辨《脈訣》,最後結果只能是越辨越亂。所以學脈當由淺入深,不可貪多求深,更不可妄想一日功成。

北宋名相范仲淹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歎。後人尊之,以從儒入醫,為醫門正途。故醫書之盛蔚為大觀,脈診之書又是重點。除單行本之外,諸論著中單列篇章,單獨討論者,自《難經》《千金方》以下,比比皆是。

然自從《黃帝內經》首論脈學,脈論本身就非是一途,於是根基先亂。王叔和《脈經》與高陽生《王叔和脈訣》已經有高下之爭。有宗《脈經》者,有尊高陽生《脈訣》者。其實,諸賢者所述總歸是一個“脈”字,所論則相互否藏,傳法則變化無窮。如脈賦、四言脈訣、七言脈學、脈圖、脈論、脈症合參等。

故手感若得,當多讀書,心照前人之得。搞得清何者為弦、何者為滑、何者為緩、何者為數,然後驗之臨床,方能得真。

一本好書,當得清晰明瞭,要言不煩,尤重舉一反三,前後照應。又謂為醫之道,全是活法;讀書之法,明理為先;死於句下,也是枉然。故診脈三要,是謂讀書。然讀諸書之中亦有必須讀者,即是《黃帝內經》與《瀕湖脈學》。前者是脈學之根本,後者喜其平白易讀,上手容易。

相信古人

學古人書,先要學會相信,再要學會存疑。就我個人來說,比較推崇唐以前的書,尤其《黃帝內經》《難經》之屬。

歷史上,漢以前是沒有紙的,大家都是刀筆簡書。也就是用刀子將文字刻在竹子上。寫書那是力氣活,所以大家沒什麼廢話。還因為那時寫書,不是為了現實的需求,如賣錢,升職稱。寫書就是寫書,是為了把自己的經驗傳諸後世,甚至於寫書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看,所以書中無假貨,書中無虛言。

到明清以後,就不同了,紙也輕了,筆也輕了,寫書也可以圖虛名了。而且很多是文人入醫,隨筆一揮,千言萬語出於筆下。當人圖名圖利的時候,就開始爭論了,也就開始罵人了,文人相輕嘛。見得多了,就發現這些人罵來罵去,卻看不出他們在罵什麼。不過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們,相信他們只是限於學識所限,而不是想把人教壞。所以我只是相信他們說的,而不相信他們罵的。只相信他們自己的表述,相信他們自己的臨床體驗與知識。對罵人的部分就先丟到一邊。

比如說,某大師書中說了,某某某說得沒有道理。誰知道雙方論點哪個說得更有道理。各家學術底蘊不同,有的是以訓詁為宗,尋章摘句,有的是臨床實證,療效為先;學術出身不同,有的是自己讀書悟出來的,有的是靠師承被師父一點點帶出來的;學術流派不同,有宗《傷寒論》的規矩,有宗後世雜病之理念。當雙方沒有就一些基礎概念的定義達成一致時,出現一些爭執既是正常的,也是沒意義的。

我們知道中醫分三六九等,有庸醫,有眾醫,有明醫,有神醫。宋元明清以後,張三李四各說句話,講點理論就成一家之言。對嗎?也對。不過差距真有那麼大嗎?

比如說所謂四大經典之一的《溫病條辨》,吳鞠通自己都說,是仿傷寒論的體例,並且第四條就偽造傷寒論條文雲:“按仲景傷寒論原文,太陽病,但惡熱不惡寒者而渴者,名曰溫病,桂枝湯主之”。他實在是傷寒大家呀,為一己之論,偽造《傷寒論》條文,他在幹什麼?他在立偏言。他不立偏言,怎麼會引起別人的重視。他為什麼這麼做?救時弊也。所以,把問題看明白了,也就沒有什麼爭執了。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氣候特別冷。電視劇《三國演義》“三顧茅廬”中:天空飄著鵝毛大雪,地上積雪盈尺。這是真實的反映嗎?按現代研究,當時是小冰河期,天氣就有那麼冷。《傷寒論·序》“向宗族二百餘口……死於傷寒者十之八九”。

到明末清初,天氣轉暖,多次瘟疫流行。此時用溫病法的幾率,就明顯多了,於是就出現了溫病學派。那麼,這溫病法是不是明清才有的呢?當然不是。這種方藥,是清朝才有的。但其立法則早已經有之。“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不都是溫病法嗎?後邊的實踐部分還會提到這些內容。

所以看古人書不要看人罵人,如說某某人不好,對某某的觀點提出質疑,不要去看。就看這些前輩自己的經驗就行了。如果他說什麼很好,就行了。我們立刻拿來用就行了。從實踐中去驗證古人的經驗。證實或者是證偽,都沒問題。這是相信古人。

學會存疑

前邊提到《黃帝內經》成書是漢以前,特點是言簡意賅。這樣後人注《黃帝內經》就會出現歧義。比如同一句話,後人解釋紛紛不同。所以自古代起,中醫就有各個不同的流派。我們說“傷寒派”“溫病學派”“金元四大家”,都是從《黃帝內經》中變化出來的。那麼誰對誰錯?都對。如何理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從臨床中理解。

古人著書立說,就要講理,講理就要將理講圓了。此時,也就有問題了。天下道理真的永遠都是圓的嗎?於是,有人糊塗了。當然,有的人是真糊塗,有的人是假糊塗。真糊塗是不明白;假糊塗則是要立偏言。所以讀書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放在那兒不理它。等到自己水準提高了,臨床經驗豐富了,自然也就明白過來了。

實際上,很多醫書中攻擊別人的地方,也是大家都有疑問的地方。這些地方既是著書人有困惑的地方,自然也是我們進步的階梯。往往過了很久以後,再回頭看這些問題,想明白前人他們為什麼這樣說了,這就提示自己水準提高了。所以不對別人的爭執發表意見,時不時回頭看看這些問題還有沒有。也就知道自己進步的速度了。每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進步了一點。從我個人學中醫的體會,學中醫是要下很大力氣的。我這一路不是走平地,順大路走來的。而是爬大山,一步步爬過來的。我向上爬的階梯,就是這些問題。

後世,朱丹溪、崔嘉彥、李中梓、李時珍、秦景明、張景岳等,於診脈一道各有心得。或有專論,或有專著,發為高論;若能用之臨證,但求心心相印,則脈學可得。然諸賢之論,理固相同,小異當存。如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所存何處?臟腑表裡如何搭配?實踐之中,又有種種之難題,須得一一解明。如遲數如何共見,滑澀為何同顯?濡本主濕,浮濡為何又為陰虛?諸如此類,總須明辨。

諸脈名稱又是變幻紛紛。高陽生著《脈訣》立“七表八裡九道”之名,於是大行於天下。故後人有“《脈訣》出,《脈經》隱”之論。後世論脈者日漸繁雜,有二十七脈,二十八脈,多至一百零三種脈象。一般而言,論脈象有二十餘種,加奇經八脈共為三十餘種,此為常論。又有“太素脈”,專論清濁以明貴賤。諸本中,雖言大同,又多有小異。

有問者曰:如此多之論,何者為對,又何者為錯?答曰:論有善與最善之別,而無對錯之分。蓋此種種之書、之論,皆是作者經驗之談。其著者無不以為後學指路明燈自詡。是書皆是真傳,所限者各人脈學功力有異,表達方式不同而已,故皆曰善。也許有一法可應脈,就是“只言其是,勿論其非”。也就是于諸書之中,凡言“是”處則驗之,凡所辨別處則存疑以待將來。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