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林怪傑張炳厚:中藥不傳之秘在於量

張炳厚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全國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導師,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繼承工作第二、三、四批指導老師,

第三屆首都國醫名師。

張炳厚教授其學術思想在中醫界獨樹一幟, 以臟腑辨證為核心, 用方新穎不失規律, 遣藥奇特不違理法, 引經據典, 擅用蟲藥, 人稱“醫林怪傑”、“治痛名家”, 精通中醫內外婦兒諸科, 擅治疑難怪證, 尤對慢性腎病及痛證療效顯著。

張炳厚教授用藥有三怪。 一怪是遣方獨到。 川芎茶調散歷來被醫家用來治療外風頭痛, 而張炳厚卻將它化裁治各種內傷頭痛, 居然屢見奇效;二怪是用藥奇特。 張炳厚擅用蟲蟻之品、毒麻之劑。 許多找他治療頭痛的病人會發現, 在張炳厚的處方裡, 都有全蠍和蜈蚣。 對此, 他解釋說:“蜈蚣和全蠍, 在此必加。 兩者同用, 效果更捷。 蟲類藥善能通經串絡, 刮剔瘀垢。

我治療頭痛反復驗證得出, 方中有無蜈蚣、全蠍, 功效竟能增損各半, 一藥之差, 效果判然。 ”三怪是喜治疑難怪症, 並每獲良效。

藥量直接決定藥效

藥物劑量不足, 效果不佳, 會貽誤患者。 劑量過大, 輕的可以產生副作用, 重的可以出現危險, 所以, 藥物劑量決不容忽視,

根據原則確定藥量到底用多少。

《神農本草經》中有雲:“若用毒藥治病, 先起如黍、栗, 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倍之,取去為度”。 就是說, 毒藥當以小劑量起用, 病、證緩解就馬上停藥, 如果無效, 就加倍用之, 再無效, 可以十倍用之, 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停止, 都應當有度。 毒藥都應是達到目的, 中病即止。

除此之外, 藥物的用量還應根據病的輕重緩急、病人的體質強弱, 病情輕的用量要少, 病重的用量要大, 病急的用量要大, 久病的或者體衰弱的就應適當的用量少, 孕婦用藥應當減量。

中藥大劑量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是方劑中的個別藥物用量大, 第二個是實際服用的量大。 我還得加第三個概念, 就是方中普遍都比較重的, 這是藥劑量含義的三個方面。 一般來說, 用量大的一般是治主病、主證的君藥;使藥用量也比較大。 這不是草藥煎服一杯半還是一杯的問題, 而是實際服藥的量。

比如桂枝湯, 辛溫解表的, 而桂枝加芍藥湯, 它們的方子是一樣的, 倍加芍藥之後, 不但能辛溫解表,

還能止腹痛。 所以一個藥的加量, 一個可能就是把整個主症給變了, 一個可能就兼治了別的症狀。 由此可見, 正確掌握藥物劑量的重要性。

方劑的實際服用量也直接影響到方劑的使用效果。 我有時候在治一個病的兼證的時候, 發現它跟這個病的病因有關, 但它又不是主證, 可是症狀又很明顯。 我是搞腎病的, 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腎病學術帶頭人。 我治腎病都用類方, 治腎八法, 我都用地龜湯來變化, 但是遇到患者腫得厲害的時候, 雖然君藥熟地我會用到30~40g, 茯苓用到80~150g, 用量大。

對於重病來說, 比如利尿藥, 不必加四個或者五個的, 那樣的作用倒緩, 辨證之後認准了一個藥或者兩個藥, 用量特別大, 取得的效果就會非常好。 從方劑來講,藥味少,藥量大,作用就好,作用就比較及時。方子大,藥就比較亂,就沒有藥味少、用量大的效果好,但是它比較平穩,不易出現不良反應和副作用。所以說大方劑和小方劑也是有區別的。所以藥物劑量含義的三方面,都得注意,絕對不可忽視。

古今用量變化大

既然提到了劑量,就要研究一下古代的度量衡,過去文獻上都是幾兩,後來又是幾錢,現在是克。這個不得不認識,但不是我今天講的主要內容,我只是根據古代的和今天的度量衡,講一下我認為合適的,同時也是咱們中醫界比較多的人認同的度量衡。

從文獻上而不是實際上講,劑量古大今小,古代的用量大,現代的用量小。所以看古文獻,不能人家用一兩你也用一兩,而是要研究一下度量衡,不能照搬。

比如明、清時期,主要是明代的,李時珍認為“古之一兩,今之一錢”。同樣是明代的,在他之前的張景嶽就認為“今之六錢,古方一兩”。之所以提出這兩個,是因為特別是在高等院校,從老師到學生都是很注重經方的,也就是《傷寒雜病論》中傷寒雜病這一塊,而且就社會上中醫學界來講,用經方的人也不在少數。

明朝以前的沒有,我所舉的例子就是明朝,距漢代有近千年,所以還是更接近漢代的度量衡。最早的有王莽,他認為度量衡是:一兩等於四錢八分,按現在的克數來說相當於15.3g;一升等於現代的200ml。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因為我們現在也是吃湯藥的,他的一升就相當於現在的200ml。

熟悉藥性和不同人群的用藥特點

給孕婦用藥,藥量要相對的小,否則可能會引起流產。中藥對孕婦可分為禁用和慎用兩項,禁用即一般的都不能用,比如有毒性的藥和破血的藥,紅花、大戟、牽牛;活血的三棱、莪術;利水的水蛭、虻蟲;芳香的麝香,這些一般都是要禁用的。

但是什麼都沒有絕對,當病人非常急的時候非得用這個藥,也可以用,那就得看大夫的水準了。慎用藥,如桃仁、紅花、附子、肉桂、半夏、冬葵子、車前子,還有許多利尿藥也是可能引起流產的。什麼事情都是有例外的,比如半夏,它是慎用藥,但是半夏在治療孕婦病是最常見的,孕婦的第一大症就是懷孕後的噁心嘔吐,用半夏治療妊娠嘔吐往往效果很好而且沒有流產之弊,所以我也很常用。就像《內經》所說的:“有故無隕,亦無隕也”,說白了就是有邪無弊。我剛才講到《神農本草經》說“不去,十倍之”,不傷身體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邪無弊,症狀好了,邪去了,馬上就停止。

還有黃連,苦寒藥往往有一定的瀉下作用。苦寒藥裡唯有黃連是堅腸胃的,它對胃腸不但沒有瀉下作用,還有強脾胃的作用。我有一次給一個患者開方子,黃連才用了9g。他去外面聽大名人說這方子開得挺好,就是黃連太傷脾胃了。我當時就跟他說:“你這大夫不是特別有名、水準高,而是水準比較差的,黃連是厚腸胃的,怎麼會損腸胃呢?你知不知道黃連素?黃連素就是治腹瀉的,它怎麼會損腸胃,而致腹瀉呢?”

任何藥都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大家在學習中醫的時候,除了要熟悉它的主治,還要看多數的文獻,歷史前沿的文獻對藥物有不同的評價,對藥物治療的範圍也有不同的記載。比如桃仁、紅花可以一起用,那麼什麼時候用紅花?什麼時候用桃仁?桃仁、紅花這兩個藥小量都能活血,大量的時候就是破血藥,但是紅花是活全身之血,桃仁是活局部之血。再如廣郁金、川郁金,大家都知道郁金是氣中之血藥,那麼廣郁金和川郁金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只是在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對藥物應該正確使用。

紅花

煎藥和服藥方法

我開藥,一般都要求患者自己煎藥,煎藥的方法,這些方面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比如治泌尿系感染,我過去有一個清腎丸,現在做成了醫院內部製劑,治尿頻、尿熱、尿痛,下焦濕熱。我的衡量在於患者一天一夜有多少次排便,有三個等次:幾次,十幾次,二十幾次。如果是十五次以上的,我讓他一天吃三次,晚上睡覺前吃一次,早晨起床後吃一次,中午兩點以後吃一次,等到尿一天一夜少於十次的時候再改成一天兩次。我的藥並不變,藥量也比較大,就讓他多熬點兒分三次吃,往往就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用三石湯治療發燒,效果特別好。我是2003年北京和國家防治“非典”的專家。在北京我用了三石湯治療發燒效果很好,好多單位都使用了。2004年北京有7例“非典”的患者在地壇醫院住院。其中,有一個發高燒的病人,是一個大學生,燒得厲害,體溫經常是41℃以上,他還不相信中藥,我得給他做工作。一開始吃的時候效果不好,我就讓他每隔20分鐘吃40ml,藥就一直那麼煎著。我們當時是兩三天去看一次,當我第二次去的時候,他的體溫就正常了。關鍵就是讓患者頻服。

掌握用藥量的12條黃金法則

1.因氣候、地理、性別、體質制宜;

2.熟悉歷代度量衡及藥量度量衡的演變;

3.根據藥物的品質(產地、野生栽培、代用品);

4.根據藥物的毒性;

5.根據臨床的主病主證;

6.根據藥物的使用目的;

7.根據辨證論治的精確;

8.根據藥物的配伍反佐;

9.根據藥物的煎煮時間;

10.根據藥物的煎煮工具;

11.根據歷代前賢用藥的體會和相關文獻;

12.根據自己的用藥經驗和臨床體會。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從方劑來講,藥味少,藥量大,作用就好,作用就比較及時。方子大,藥就比較亂,就沒有藥味少、用量大的效果好,但是它比較平穩,不易出現不良反應和副作用。所以說大方劑和小方劑也是有區別的。所以藥物劑量含義的三方面,都得注意,絕對不可忽視。

古今用量變化大

既然提到了劑量,就要研究一下古代的度量衡,過去文獻上都是幾兩,後來又是幾錢,現在是克。這個不得不認識,但不是我今天講的主要內容,我只是根據古代的和今天的度量衡,講一下我認為合適的,同時也是咱們中醫界比較多的人認同的度量衡。

從文獻上而不是實際上講,劑量古大今小,古代的用量大,現代的用量小。所以看古文獻,不能人家用一兩你也用一兩,而是要研究一下度量衡,不能照搬。

比如明、清時期,主要是明代的,李時珍認為“古之一兩,今之一錢”。同樣是明代的,在他之前的張景嶽就認為“今之六錢,古方一兩”。之所以提出這兩個,是因為特別是在高等院校,從老師到學生都是很注重經方的,也就是《傷寒雜病論》中傷寒雜病這一塊,而且就社會上中醫學界來講,用經方的人也不在少數。

明朝以前的沒有,我所舉的例子就是明朝,距漢代有近千年,所以還是更接近漢代的度量衡。最早的有王莽,他認為度量衡是:一兩等於四錢八分,按現在的克數來說相當於15.3g;一升等於現代的200ml。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因為我們現在也是吃湯藥的,他的一升就相當於現在的200ml。

熟悉藥性和不同人群的用藥特點

給孕婦用藥,藥量要相對的小,否則可能會引起流產。中藥對孕婦可分為禁用和慎用兩項,禁用即一般的都不能用,比如有毒性的藥和破血的藥,紅花、大戟、牽牛;活血的三棱、莪術;利水的水蛭、虻蟲;芳香的麝香,這些一般都是要禁用的。

但是什麼都沒有絕對,當病人非常急的時候非得用這個藥,也可以用,那就得看大夫的水準了。慎用藥,如桃仁、紅花、附子、肉桂、半夏、冬葵子、車前子,還有許多利尿藥也是可能引起流產的。什麼事情都是有例外的,比如半夏,它是慎用藥,但是半夏在治療孕婦病是最常見的,孕婦的第一大症就是懷孕後的噁心嘔吐,用半夏治療妊娠嘔吐往往效果很好而且沒有流產之弊,所以我也很常用。就像《內經》所說的:“有故無隕,亦無隕也”,說白了就是有邪無弊。我剛才講到《神農本草經》說“不去,十倍之”,不傷身體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邪無弊,症狀好了,邪去了,馬上就停止。

還有黃連,苦寒藥往往有一定的瀉下作用。苦寒藥裡唯有黃連是堅腸胃的,它對胃腸不但沒有瀉下作用,還有強脾胃的作用。我有一次給一個患者開方子,黃連才用了9g。他去外面聽大名人說這方子開得挺好,就是黃連太傷脾胃了。我當時就跟他說:“你這大夫不是特別有名、水準高,而是水準比較差的,黃連是厚腸胃的,怎麼會損腸胃呢?你知不知道黃連素?黃連素就是治腹瀉的,它怎麼會損腸胃,而致腹瀉呢?”

任何藥都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大家在學習中醫的時候,除了要熟悉它的主治,還要看多數的文獻,歷史前沿的文獻對藥物有不同的評價,對藥物治療的範圍也有不同的記載。比如桃仁、紅花可以一起用,那麼什麼時候用紅花?什麼時候用桃仁?桃仁、紅花這兩個藥小量都能活血,大量的時候就是破血藥,但是紅花是活全身之血,桃仁是活局部之血。再如廣郁金、川郁金,大家都知道郁金是氣中之血藥,那麼廣郁金和川郁金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只是在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對藥物應該正確使用。

紅花

煎藥和服藥方法

我開藥,一般都要求患者自己煎藥,煎藥的方法,這些方面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比如治泌尿系感染,我過去有一個清腎丸,現在做成了醫院內部製劑,治尿頻、尿熱、尿痛,下焦濕熱。我的衡量在於患者一天一夜有多少次排便,有三個等次:幾次,十幾次,二十幾次。如果是十五次以上的,我讓他一天吃三次,晚上睡覺前吃一次,早晨起床後吃一次,中午兩點以後吃一次,等到尿一天一夜少於十次的時候再改成一天兩次。我的藥並不變,藥量也比較大,就讓他多熬點兒分三次吃,往往就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用三石湯治療發燒,效果特別好。我是2003年北京和國家防治“非典”的專家。在北京我用了三石湯治療發燒效果很好,好多單位都使用了。2004年北京有7例“非典”的患者在地壇醫院住院。其中,有一個發高燒的病人,是一個大學生,燒得厲害,體溫經常是41℃以上,他還不相信中藥,我得給他做工作。一開始吃的時候效果不好,我就讓他每隔20分鐘吃40ml,藥就一直那麼煎著。我們當時是兩三天去看一次,當我第二次去的時候,他的體溫就正常了。關鍵就是讓患者頻服。

掌握用藥量的12條黃金法則

1.因氣候、地理、性別、體質制宜;

2.熟悉歷代度量衡及藥量度量衡的演變;

3.根據藥物的品質(產地、野生栽培、代用品);

4.根據藥物的毒性;

5.根據臨床的主病主證;

6.根據藥物的使用目的;

7.根據辨證論治的精確;

8.根據藥物的配伍反佐;

9.根據藥物的煎煮時間;

10.根據藥物的煎煮工具;

11.根據歷代前賢用藥的體會和相關文獻;

12.根據自己的用藥經驗和臨床體會。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