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七旬老人命懸一線 臨沂市人民醫院多學科協作全力搶救再創生命奇跡

手術中

4月12日下午, 眼看就要到交班時間, 伴著一陣由遠而近的120救護車的鳴笛,"快!快……"伴隨著急促的說話聲和一片紛亂的腳步聲,急診外科診室裡送來了一位頸部受刀傷患者。

這是一位7旬左右的老人, 脖頸上赫然插著一把長刀, 僅剩餘1寸刀身及刀柄在外, 傷口處的斑斑血跡讓人觸目驚心!

面對如此危急狀況, 當日值班的醫生劉省臣立即上前, 經觀察, 患者神智尚清, 反應遲緩, 呼吸衰竭, 他迅速安排患者送往搶救室並給予持續吸氧、心電監護, 同時開闢靜脈通道, 待老人體征平穩後為其完善相關檢查。 醫務人員在家屬的哭泣聲中瞭解到, 這位老人由某縣人民醫院轉至臨沂市人民醫院, 現距離事發已有8個多小時, “考慮患者年長體弱, 傷口較深且時間較長, 情況非常複雜和危急, ”接診醫師根據急診流程立即上報醫務部, 第一時間啟動急診綠色通道。

刀體清晰可見, 幾乎全部插入身體。

檢查顯示, 刀是在脖頸中間, 自上向下傾斜用力插入, 傷口周圍皮膚腫脹, 有較多出血, 左側胸廓壓痛, 左肺呼吸音低, 右下肢外旋活動受限, 肌肉萎縮。 CT顯示金屬刀樣異物頸部、上縱隔、左側胸腔至左胸後壁, 與頸部血管、主動脈弓關係密切(緊貼主動脈弓後上緣),

刀體已刺破氣管和食管斜插入左側後縱膈, 情況十分危急!

CT檢查結果顯示。

時間就是生命, 在為老人做檢查的同時, 急診搶救室的另一邊, 醫務部、門急診管理部迅速組織耳鼻咽喉科、胸外科、急診外科、心外科、麻醉科、手術室聯合會診確定治療方案,

專家組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 多方面綜合考慮、詳細部署, 具體到每個細節。 確定方案後, 立即行動, 耳鼻咽喉科李欽主任、胸外科楊朋主任、心外科張秀輝主任、麻醉科李希明主任術中充分溝通、相互配合, 緊急聯合進行“氣管切開術+氣管修補術+食管修補術”, 經過驚心動魄的3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 晚上十點手術成功結束, 刀深幾乎傷及入肺的老人終於轉危為安!

患者術後轉入重症醫學科,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監護治療下, 患者穩定病情已轉當地醫院康復治療。

在最近李欽主任與患者的隨訪中瞭解到, 老人康復情況良好, 電話中, 老人及其家人激動地對李欽主任連連表示感激、並讓李欽轉達他們對其他參與搶救的全體醫護人員的感激感恩之情, 聲稱是臨沂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給了老人第二次生命, 把命懸一線的老人從死神手中救回, 拯救了他們家…… 醫者仁心, 一直都是。 只要穿上那一襲白衣, 只要有一分的希望, 他們就會用盡十分的努力,拯救每一個生命!回憶事發當天晚上,幾位主任結束手術、安頓好患者後,已是接近零點了,天空下著濛濛細雨,而幾位主任為了搶救患者晚餐都沒來得及吃,直到患者脫離危險,才在深夜的細雨中踏上回家的路。

詩人說“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對醫護人員來說,選擇了這個神聖的職業,便意味著救死扶傷,意味著付出和奉獻,這次高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也充分體現了臨沂市人民醫院急危重症患者搶救能力與綜合救治水準、及重大手術後病人的監護診療水準,實現了“院前急救——院內搶救——重症醫學科”的一體化運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急救綠色通道暢通無阻,為危重患者的急救提供了更高層次的搶救平臺和更大限度的生命支援。(通訊員 楊慧慧)

他們就會用盡十分的努力,拯救每一個生命!回憶事發當天晚上,幾位主任結束手術、安頓好患者後,已是接近零點了,天空下著濛濛細雨,而幾位主任為了搶救患者晚餐都沒來得及吃,直到患者脫離危險,才在深夜的細雨中踏上回家的路。

詩人說“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對醫護人員來說,選擇了這個神聖的職業,便意味著救死扶傷,意味著付出和奉獻,這次高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也充分體現了臨沂市人民醫院急危重症患者搶救能力與綜合救治水準、及重大手術後病人的監護診療水準,實現了“院前急救——院內搶救——重症醫學科”的一體化運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急救綠色通道暢通無阻,為危重患者的急救提供了更高層次的搶救平臺和更大限度的生命支援。(通訊員 楊慧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