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和赤峰公安基層黨支部書記一起學十九大丨今日朗讀者:王天民

赤峰公安

天南地北赤峰人都在關注

你貼身又貼心的安全錦囊

-----朗讀內容-----

大家好, 我是巴林右旗公安局達爾罕派出所黨支部書記、達爾罕派出所所長王天民, 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我們今天學習的主題是:黨章修正案增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意義何在?

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在總綱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自然段, 在原有建設創新型國家基礎上,

進一步增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內容。 科技是國之利器, 國家賴之以強, 企業賴之以贏, 人民生活賴之以好。 中國要強, 中國人民生活要好, 必須有強大科技。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大決策, 並明確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在黨章中增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對於引導全黨更加深刻認識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 不斷增強推進科技創新的自覺性堅定性, 推動我國向著世界科技強國闊步前進,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內容解讀-----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 科技強國是現代化強國的主要標誌。 科技創新既是“硬實力”, 又是“軟實力”;既是支撐當前市場競爭的“近實力”, 又是增強國家長遠發展能力的“遠實力”。 鄧小平同志指出, 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科技興則民族興, 科技強則國家強。 這些重要論述深刻表明,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很大程度上要看科技是否強大, 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科技實力的競爭。 近代以來, 世界各國現代化進程充分演繹了從科技強到經濟強、國家強的基本路徑。 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機遇走向現代化的國家, 都是科學基礎雄厚的國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機遇成為世界強國的國家,

都是在重要科技領域處於領先行列的國家。 現在,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但這也絕不是輕輕鬆松就能實現的。 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 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有利於掌握新一輪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 綜合判斷, 我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 同時也要看到, 我國發展還面臨重大科技瓶頸。 而當今世界, 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 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識本質等一些重大科學問題的原創性突破正在開闢新前沿新方向,

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 資訊技術、生物技術、製造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到幾乎所有領域, 帶動了以綠色、智慧、泛在為特徵的群體性重大技術變革, 大資料、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同機器人和智慧製造技術相互融合步伐加快, 科技創新鏈條更加靈巧, 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快捷, 產業更新換代不斷加快, 使社會生產和消費從工業化向自動化、智慧化轉變, 社會生產力將再次大提高, 勞動生產率將再次大飛躍。 抓科技創新, 不能等待觀望, 不可亦步亦趨, 必須有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勁頭, 及時確立發展戰略, 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只有著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才能跟上甚至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有利於促進我國發展的轉型升級。“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科學研究既是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過程,也是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現在我國經濟總量已經居世界第二,但發展品質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當前,我國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注人新動力;生態文明發展面臨嚴峻的環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國防安全等風險壓力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保障國家安全;等等。所以說,科技創新是根本,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域的“牛鼻子”。必須大力推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深入研究和解決經濟和產業發展急需的科技問題,圍繞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根本性轉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有利於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呼喚,是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時代聲音。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國13億多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提高社會發展水準、改善人民生活、增強人民健康素質等都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要實現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普惠共用,亟須加強公共科技供給,發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遠端醫療技術;要實現優質文化教育資源均等化,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區間的數位鴻溝,亟鬚髮展資訊網路技術等等。科技可以讓生活更美好。依靠科技創新,可以建設低成本、廣覆蓋、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體系。

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只有著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才能跟上甚至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有利於促進我國發展的轉型升級。“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科學研究既是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過程,也是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現在我國經濟總量已經居世界第二,但發展品質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當前,我國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注人新動力;生態文明發展面臨嚴峻的環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國防安全等風險壓力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保障國家安全;等等。所以說,科技創新是根本,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域的“牛鼻子”。必須大力推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深入研究和解決經濟和產業發展急需的科技問題,圍繞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根本性轉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有利於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呼喚,是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時代聲音。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國13億多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提高社會發展水準、改善人民生活、增強人民健康素質等都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要實現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普惠共用,亟須加強公共科技供給,發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遠端醫療技術;要實現優質文化教育資源均等化,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區間的數位鴻溝,亟鬚髮展資訊網路技術等等。科技可以讓生活更美好。依靠科技創新,可以建設低成本、廣覆蓋、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