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南公安:忠誠守望三十載 金戈鐵馬戍海南

4月26日《人民公安報》6版深度報導 海南公安:忠誠守望三十載 金戈鐵馬戍海南

文/本報記者 王玉田 宋洪濤 陳煒森

圖/本報記者 田和新

海南四月, 藍天碧浪, 風光旖旎。

博鼇亞洲論壇年會的激辯音猶在耳,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慶典和在全島建立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的消息瞬間驚爆銀屏, 人們在錯愕和驚喜中, 密切關注著來自天涯海角的椰風海韻。

作為鎮守海島3.5萬平方千米疆域平安的守望者和保護神, 海南公安機關頓感壓力千鈞, 使命艱巨。 尚未從連日來緊繃的神情中鬆弛下來的南國衛士, 開始凝神思索一個大國謀劃經濟騰飛的精心佈局, 探尋在角色轉換中新的站位與出路。

縱目遠眺, 前程可期。 回望來路, 百味交集。 悟已往之不諫 , 知來者之可追。 讓歷史記住他們那些曾經血汗交織的拼搏與奉獻、那些從未停歇的探索與付出, 還有那些直面困局的迷惘與彷徨……

精心打造資料警務 , 平安和諧建設成效斐然

資訊化助力實戰, 打擊與服務並重彰顯本色

在省會海口, 一場以打造資料警務、建設智慧公安為目標的資訊化建設正如椰城木棉滿眼橙紅, 令人欣然。

海口市公安局共有行政審批事項124項, 目前已通過互聯網全部公佈這些事項的辦事指南, 並已有90%可實現網上預約。

為進一步便民利民, 該局又確定其中69項可全程不見面審批。 而“椰城警民通”是實施這一快捷服務的互聯網平臺, 市民可通過微信關注“平安海口”公眾號註冊驗證後, 提交申報材料, 公安相關部門按流程進行網上審批。

“椰城交警Àpp”是海口市公安局打破資源壁壘推出的又一個便民網路平臺,

可實現一鍵挪車、共用汽車、電動車網上辦牌等業務, 竭誠服務群眾。

近年來, 海口警方整合一批以“天網”大資料視頻實戰平臺為代表的應用系統, 開發了視頻指揮、人臉識別和卡口管理功能模組, 彙聚110餘億條主要維度的各類資料, 在實戰中發揮了積極效能, 使平安建設如虎添翼。

去年, 海口立刑事案件萬餘起, 同比下降21.3%, 破案數同比上升11.6%, 破案率同比上升15.8%, 出現了“一降兩升”的良好態勢, 嚴重暴力犯罪案件大幅下降, “兩搶”案件日均不到2起, 命案全破, 命案數同比下降35.7%, 為10年來最低。

以僅占全省約三成的警力, 承擔全省四城多的偵查破案和安保任務, 這一切平安成果和資料的刷新, 在相當程度得益於公安資訊化的強力支撐和科學運用。

海口警方的資訊化建設只是全省此項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全島, 海南公安機關強化資訊化服務實戰功能, 2012年以來, 統籌資金近11億元, 建成了警務資訊、資源服務、視頻聯網和警用地理資訊等5大應用平臺, 完成了打擊犯罪、治安防控、行政管理與社會服務4類專業應用系統, 高品質完成海南警務資訊智慧島總體規劃, 完成視頻管控系統、道路交通智慧卡口管控系統和進出島車輛人員管控系統建設, 統一建設全省視頻聯網平臺, 為警方研判、預警、查控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料支撐。 警務工作效能將實現新的攀升。

不久, 我們將看到, 資訊化的快車風馳電掣, 撲面而來, 新時代的警務會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和感知能力,

令人驚喜地在前方迎著你微笑。

重拳攻堅, 戮力禁毒, 忠誠守護平安家園

統籌兼顧, 齊抓共管, 攜手共治毒品頑疾

儘管曾榮膺獲得“ 世界長壽之鄉”、“中國綠色名縣”等60多項國家級以上殊榮, 但雄踞海島西北的澄邁縣依然難以擺脫毒品的侵害和困擾。

這裡一度因毒品氾濫、沉屙難治而被列為全國毒品問題重點關注地區。 其時, 人們發現, 公安局長和縣委書記的臉上總是烏雲密佈。

隨後, 素有豐富禁毒經驗的縣委常委、公安局長潘秋光調任, 縣委書記當面指令其主要任務就是兩個字——禁毒!

緊盯禁毒問題, 聚焦整治, 舉全縣之力, 集全縣之智, 以打促治, 以管促轉落實。 為強化對禁毒工作領導, 澄邁把禁毒工作提升為“一把手”工程, 完善設置“縣—鎮—村”三級禁毒工作領導機構,健全機制保障,強化組織領導。

他們制定和實行禁毒工作責任制和政法工作考核制度等制度,嚴格考核;將任務層層分解到各責任單位;啟用評功授獎和督查機制,觸發了全縣人人參與禁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通過綜合治理,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禁毒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毒品預防教育邁上新臺階,全社會參與禁毒工作氛圍更加濃厚,綜合治理效果顯著提升,毒品突出問題取得突破性進展,毒品問題嚴重狀況明顯轉變。

在禁毒戰場上,昌江黎族自治縣公安局也稱得上是一柄所向無敵、銳不可當的禁毒利劍,其累累戰果足以稱雄于同行。

近年來,昌江警方以石碌鎮、昌化鎮為重點,以打擊販毒網路為目標,聯合治安、刑偵、特警、禁毒、監管等部門警種,認真梳理線索,集中優勢力量,建立陸海郵、打防管控一體化查緝系統,嚴控昌化、新港、海尾3個毒品查緝點,緝毒破案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

多點突破,全境開花。

在打擊毒品的同時,海南全省公安機關進一步強化堵源截流,派出100多名警力常駐廣東海安港,和廣東警方開展常態化警務聯勤查控工作,同時築牢環瓊防控圈,強化管控全島多個流動查緝卡口,最大限度將毒品、危險源堵截在島外。

從2016年11月至2019年底,海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禁毒三年大會戰,實施嚴打、嚴整、嚴堵、嚴收、嚴管、嚴教、嚴獎、嚴責的“八嚴工程”。隨即,全民動員、凝聚合力,以決戰決勝之勢向毒品宣戰。

海南省公安機關充分發揮各級公安機關和各警種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廣泛調動各方人員積極參與,集中力量,協同作戰,堅決有效遏制毒情蔓延勢頭,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創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

向毒品宣戰

貼近民意,延伸服務,把真誠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銳意創新,助力發展,入境旅遊簽證實現新突破

被譽為“山海黎鄉,純美昌江“的昌江黎族自治縣,有個隱身在深山密林中的錢鐵村,這裡山路崎嶇,小徑逶迤。

平時山民想辦戶口或者身份證之類的證件,歷經千辛萬險,騎摩托車跑上一個半小時,到村委會所在地找管片民警,由於民警常常走村入戶,往往一兩次也未必能見面。

如是者三,不僅想要辦事的群眾嘖有煩言,就連民警也是抱憾不已。

像錢鐵村所屬的王下鄉,這樣的情況並不鮮見。雖然全鄉僅有3000多人,卻零散棲身在山谷林壑間。平時出門不僅到村部路遙山險,一旦去縣城辦事,騎摩托車最快也要兩個半小時,簡直難如登天。

直面百姓的疾苦,傾聽群眾的訴求,就是昌江警方眼下最大的警務。

縣委常委、公安局長林雄決意深化警務改革,順應社情民意,建立派出所便民服務聯繫點制度,有效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

昌江警方根據派出所警力配置和村(居)委會分佈情況,在全縣34個村(居)委會設立便民服務聯繫點,實行一個點對接一個或兩個以上村(居)委會轄區的工作。辦公室設在村(居)委會併合署辦公,每個聯繫點確定一名責任民警,

在每個聯繫點設置公示欄,公示責任民警姓名、職務、聯繫電話、一周工作時間等,設立群眾留言簿,標明辦事群眾姓名、年齡、住址、聯繫電話、要求辦理事項等,以便群眾找不到民警時寫下要辦的事項,必要時還可通過警民聯繫卡與責任民警聯繫。

民警下聯繫點工作時,應認真查看留言簿,聯繫辦事群眾。群眾需要辦理戶口等有關證件,符合條件且手續齊全的,應當場審核;符合條件但手續不齊全的,指導群眾把手續補齊,需要調查的立即入戶,當場提出審核意見;將群眾提交的符合條件且手續齊全的申請材料帶回派出所及縣局辦理,一周內將辦好的戶口等證件送到群眾手中

通過落實聯繫點工作制度,實現了民情民意在一線瞭解,群眾問題在一線解決,為群眾提供了零距離服務。

民警同時承擔著維護轄區社會治安的任務,積極接受群眾報警求助、調解鄰里糾紛、查處案件、開展聯防聯治等工作。

在雲霧繚繞的保梅山下,有個民風淳樸、夜不閉戶的保梅村。

在這裡,昌江警方大力推行首接負責制,明確規定,服務物件通過來訪、來電、來信等方式,諮詢辦理有關事項、報警求助、投訴舉報時,首接單位負責人或工作人員負責解答、受理,第一位接訪者及該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首接責任人。不論服務物件來訪問題是否在職責範圍,首接單位和首接責任人都要熱情接待,認真受理。

2017年,昌江黎族自治縣公安局打通服務聯繫群眾“最後一公里”工作機制,榮獲 “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大賽銅獎”。

昌江警方以人民為中心的做法與實踐,代表著全省公安機關孜孜不懈的目標追求。在與時俱進、熱誠服務方面,海南公安機關不僅僅滿足于傳統警務的拓展與延伸,而且在新時代服務經濟發展方面,隨時在開拓思路,勇於創新。

回應美好新海南建設新要求,2017年6月9日,海南省公安廳旅遊和環境資源員警總隊正式掛牌,全省11個市縣成立旅遊和環境資源員警支(大)隊,在全省持續開展旅遊治安環境整治工作,扛起了保障海南旅遊事業健康發展、保護海南生態優勢的責任擔當。

4月18日,國家移民局對外宣佈,海南省將對59國人員實行入境旅遊免簽新政。這一舉措無疑將進一步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助力其旅遊市場的繁榮,為自由貿易港建設增添新活力。

嚴格流程,規範辦案,大力推進執法規範化

常抓不懈,常態監督,執法品質駛上快車道

歌德有言:有兩種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節。可見,在和平時期,法律如果運用不當,難免會墮入兇殘的暴力。

對於每天每時游刃於執法前沿的公安民警來說,若要做到執法公正,只有在規範化的法制環境下活動。

被稱為西部重要工業能源基地的東方市,2009年前,全市執法品質排名全省倒數第二,執法品質之低簡直跌至冰點。

知辱而後勇。從2009年至今的9年時間裡,東方市公安局臥薪嚐膽,砥礪自強,緊鑼密鼓推出一系列執法規範化舉措,很快使執法品質實現根本性轉變

2016年被評為海南省公安機關執法示範單位及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範單位。201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公安局”榮譽稱號。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近年來,東方市公安局長期不懈狠抓執法品質,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建立案件嚴格審核把關機制,制訂辦理刑事行政案件五級審核審批制度,明確把每一起刑事、行政案件需由辦案民警初查、法制員複查、辦案單位責任人再查、市局法制部門審核,最後由局領導審批的案件審核審批流程,加強對各個辦案環節的嚴格流轉,有效杜絕了執法突出問題,確保了執法品質。

在工作中,他們嚴格落實執法辦案責任,先後制定錯案責任追究制度等26個執法重點環節的工作規範檔,使全域民警執法有章可循,有效減少避免了執法過錯行為的發生。

在深化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方面,他們也走在前列。改革優化考評機制,執法品質的常態化檢查,有效減少了執法突出問題的發生。

在全省,東方公安機關執法規範化探索路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近年來,海南公安機關多措並舉,不斷提高執法規範性和品質水準,加快完善執法辦案系統和執法監督管理系統,推動網上辦案程式精細化、監督科學化、預警智慧化、操作便捷化。

全省加快執法辦案中心、涉案財務管理中心、案件管理中心、執法監督管理中心“四位一體”建設,打造綜合執法辦案中樞。不斷提高民警的法治意識、執法水準,有效提升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近5年來,全省共創建全國執法示範單位13個。

跨界融合多警共治,打造全民共建共用社會治理新格局

既管交通也管治安,“路長制”整合警力解決諸多問題

林立的高樓、繁華的街衢、井然的秩序……在海島南端三面環海的三亞市,有誰會想到,30年前,這個國內外著名旅遊度假城市竟然沒有一個紅綠燈。

如今,這個總面積1921平方千米的城市,雖然常住人口有90余萬人,但每年冬春兩季有200萬人在此駐留,全年過夜遊客達1830萬人。道路總里程2419千米,機動車40萬輛,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40余萬輛。

近年來,隨著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發展,城市車流、人流激增,大型活動及警衛安保任務逐年增多,但受市中心地形狹長不規則、路網密度低、科技投入不足、交通智慧化程度低、外地車輛大量湧入等因素影響,交通擁堵、行車難、通行效率低等問題已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的痛點

去年9月18日,三亞市政府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張兆騰到任後,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路長制”這一項創新管理之舉。

“路長制”以“保障通行、促進安全、做好服務”為工作目標,堅持“既管交通、又管治安”的原則,整合全域警力資源,打破警種壁壘,實現了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轉變,形成多警聯動、警民共治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安和交通治理新格局。

按轄區範圍和業務職能,“路長制”由總路長、副總路長,一、二、三級路長及路管員組成,共6級架構,近3000人。總路長和副總路長分別由市公安局領導擔任,一級路長由市局黨委委員擔任,每人包乾一條主幹道或片區;二級路長由各分局長和交警、特警等警種負責人擔任,負責組織交通秩序維護、治安防控、緊急情況的應急處置等工作;三級路長由各轄區交警大隊長和派出所長擔任,負責組織指導路管員開展交通、治安常態化管理及警情應急處置等工作;路管員由交警、特警、派出所的民警及輔警組成,負責落實三級路長佈置的各項任務。

根據“路長制”的警力部署,各警種以各道路、景區及周邊道路為重點,將優勢警力擺上街面。實行定人、定崗、定時、定責、定獎、定罰的“六定機制”,將責任路段的治亂疏堵、街面防控、隱患排查等任務壓實到各警種路長、路管員,能夠快速處置一條路或者一個片區的交通、治安等問題,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安全始終就在身邊。

“路長制”先後經歷了十九大、去年國慶黃金周及今年春節假期等安保戰役的“大考”,實現了社會面管控能力、合成作戰能力和群眾獲得感、安全感、滿意度的三個明顯提升。

海南省副省長、公安廳長范華平對此舉盛讚不已:“三亞路長制雖然實行時間短,但效果很好!不僅及時有效處理了發生在路上的警情,而且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也是轉變作風貼近群眾,服務人民的重要舉措。可以肯定,路長制就是一項以人民為中心的警務舉措。”

對於今天即將護航經濟高速發展的海南公安來說,警力短缺而又勤務繁重之間的矛盾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而“路長制”恰好是一把有效解決這一矛盾的鑰匙,可謂一招出奇,滿盤皆活。

嗣後,這把不尋常的鑰匙很快打開了許多把急於開啟的鎖。

在博鼇亞洲論壇所在地的瓊海,這一舉措也在快速生成龐雜警務所急需的戰鬥力。

瓊海市公安局依託“路長制”實施維穩、治安、交通一體化巡,以“路長制”+“地網工程”為思路,以公安執法服務站建設為載體,對城區各主要道路實施“路長制”,立足現有的環博鼇公安檢查站和部分派出所警務室設立公安執法服務站,確定交管、巡特警大隊、轄區派出所長任路(站)長,民警任路管員,對全市214個基層村(居、社區)設立交通勸導站,要求2322名治安聯防隊員、288名網格員同時兼任村級交通勸導員,以各執勤點為節點,形成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地網工程”,為論壇年會安保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三亞成功試點的基礎上,“路長制”目前已在全省推行,實現變末端治理、事後處置、被動服務為前端預防、事前化解、主動服務的警務模式創新,社會效果良好。

周密部署 嚴密管控 確保大型活動安全無虞

科技支撐 資訊主導 織就全方位全天候防控網

在海島東部,碧浪藍天映襯下的博鼇亞洲論壇場館熠熠生輝,這裡麗日當空,萬木蔥蘢,彌散著一種讓人慵懶的靜謐與安詳。

殊不知,一場聚集了多國政要、學者專家參加的盛會剛剛圓滿閉幕,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隆重慶典等一系列大型國際活動的安保工作也剛剛鳴金收兵。

自博鼇亞洲論壇永久性定址以來,作為駐地公安機關,瓊海市公安局牢固樹立資訊引領安保理念,以“體制調整、機制創新”為原則,按照“配備最強人員,配置最優設備,整合最完善系統”標準建設合成作戰中心,通過整合警種力量資源,優化警務運作機制,實現全部資訊化專案和各專業警種的資訊資源統一匯總、整合應用,遵循“平時常態化辦公,戰時合成會戰”的宗旨,在執行重大安保任務時,整合國保、反恐、治安、刑偵等部門資源,依託合成作戰中心,實現資訊、指揮、行動“三位一體”,提升定向防控和精確打擊水準。

與此同時,全面推進視頻監控聯網系統建設,打造圈層立體防控體系,在全市部署環市縣邊界卡口、城內幹道卡口、街區網格化監控、核心安保區域監控、流動無線監控和社會監控資源等6道防線,進一步提升全市視頻監控網路覆蓋密度,在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用、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總體目標上,將傳統的監控體系建設向智慧化建設推進。

在論壇年會安保期間,瓊海警方圓滿完成警衛任務122批次,同期實現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2.3%,治安案件下降40.9%,開幕式當天刑事、治安案件零發案,未發生交通事故、火災等災害事故,實現安保工作零投訴、零糾紛、零應急。

反恐一線警戒

北有海口,南有三亞。

這一南一北兩個重要城市,大型活動安保活動頻頻登場,檢驗著當地警方對社會治安的管控能力,也反復驗證著公安機關的應急處置水準。

近年來,隨著被定位為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發展,三亞城市車流、人流激增,大型活動及警衛安保任務逐年增多,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八大景區共接待遊客124余萬人次,同比增長7.95%,三亞警方以“路長制”為抓手,圓滿完成完成春晚分會場等大型安保活動20場次、警衛任務90批次,真正做到井然有序、安全無虞。

在海口,大型群眾性活動逐年增多,展覽展銷、重大會議、大型文藝演出、重大體育賽事的數量與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與會人員從2014年的269萬陡增到去年的420萬人。

活動前,警方提前勘察活動現場,制定安保工作方案和處突預案,設立指揮部,通過視頻即時指揮、警力調度,確保安全有序。

海南公安機關積極構建省際聯勤查控、海上巡邏防控、進島查控三道防線,著力打造海南島安全屏障,為島內一系列大型活動安保工作奠定最穩固的基礎。

聲音——

公安工作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處在新的歷史方位。全省公安機關要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踏實的作風,投身到新時代海南公安工作中去,切實扛起服務保障美好新海南建設的責任擔當。

——海南省副省長、公安廳長范華平

海口市公安局在公安部、省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不斷增強大防管控的能力和水準,立體化資訊化的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健全,有力維護了省會的大局穩定,社會治安持續向好。

——海口市委常委、公安局長易鵬

我們要通過創新形式把群眾發動起來,讓人民群眾做我們的‘編外員警’,三亞公安部門已開通多個群眾聯繫平臺,歡迎群眾向我們通報線索和資訊,這些線索和資訊提高了公安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有力推動社會面治安管控不斷好轉。

——三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張兆騰

完善設置“縣—鎮—村”三級禁毒工作領導機構,健全機制保障,強化組織領導。

他們制定和實行禁毒工作責任制和政法工作考核制度等制度,嚴格考核;將任務層層分解到各責任單位;啟用評功授獎和督查機制,觸發了全縣人人參與禁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通過綜合治理,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禁毒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毒品預防教育邁上新臺階,全社會參與禁毒工作氛圍更加濃厚,綜合治理效果顯著提升,毒品突出問題取得突破性進展,毒品問題嚴重狀況明顯轉變。

在禁毒戰場上,昌江黎族自治縣公安局也稱得上是一柄所向無敵、銳不可當的禁毒利劍,其累累戰果足以稱雄于同行。

近年來,昌江警方以石碌鎮、昌化鎮為重點,以打擊販毒網路為目標,聯合治安、刑偵、特警、禁毒、監管等部門警種,認真梳理線索,集中優勢力量,建立陸海郵、打防管控一體化查緝系統,嚴控昌化、新港、海尾3個毒品查緝點,緝毒破案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

多點突破,全境開花。

在打擊毒品的同時,海南全省公安機關進一步強化堵源截流,派出100多名警力常駐廣東海安港,和廣東警方開展常態化警務聯勤查控工作,同時築牢環瓊防控圈,強化管控全島多個流動查緝卡口,最大限度將毒品、危險源堵截在島外。

從2016年11月至2019年底,海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禁毒三年大會戰,實施嚴打、嚴整、嚴堵、嚴收、嚴管、嚴教、嚴獎、嚴責的“八嚴工程”。隨即,全民動員、凝聚合力,以決戰決勝之勢向毒品宣戰。

海南省公安機關充分發揮各級公安機關和各警種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廣泛調動各方人員積極參與,集中力量,協同作戰,堅決有效遏制毒情蔓延勢頭,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創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

向毒品宣戰

貼近民意,延伸服務,把真誠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銳意創新,助力發展,入境旅遊簽證實現新突破

被譽為“山海黎鄉,純美昌江“的昌江黎族自治縣,有個隱身在深山密林中的錢鐵村,這裡山路崎嶇,小徑逶迤。

平時山民想辦戶口或者身份證之類的證件,歷經千辛萬險,騎摩托車跑上一個半小時,到村委會所在地找管片民警,由於民警常常走村入戶,往往一兩次也未必能見面。

如是者三,不僅想要辦事的群眾嘖有煩言,就連民警也是抱憾不已。

像錢鐵村所屬的王下鄉,這樣的情況並不鮮見。雖然全鄉僅有3000多人,卻零散棲身在山谷林壑間。平時出門不僅到村部路遙山險,一旦去縣城辦事,騎摩托車最快也要兩個半小時,簡直難如登天。

直面百姓的疾苦,傾聽群眾的訴求,就是昌江警方眼下最大的警務。

縣委常委、公安局長林雄決意深化警務改革,順應社情民意,建立派出所便民服務聯繫點制度,有效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

昌江警方根據派出所警力配置和村(居)委會分佈情況,在全縣34個村(居)委會設立便民服務聯繫點,實行一個點對接一個或兩個以上村(居)委會轄區的工作。辦公室設在村(居)委會併合署辦公,每個聯繫點確定一名責任民警,

在每個聯繫點設置公示欄,公示責任民警姓名、職務、聯繫電話、一周工作時間等,設立群眾留言簿,標明辦事群眾姓名、年齡、住址、聯繫電話、要求辦理事項等,以便群眾找不到民警時寫下要辦的事項,必要時還可通過警民聯繫卡與責任民警聯繫。

民警下聯繫點工作時,應認真查看留言簿,聯繫辦事群眾。群眾需要辦理戶口等有關證件,符合條件且手續齊全的,應當場審核;符合條件但手續不齊全的,指導群眾把手續補齊,需要調查的立即入戶,當場提出審核意見;將群眾提交的符合條件且手續齊全的申請材料帶回派出所及縣局辦理,一周內將辦好的戶口等證件送到群眾手中

通過落實聯繫點工作制度,實現了民情民意在一線瞭解,群眾問題在一線解決,為群眾提供了零距離服務。

民警同時承擔著維護轄區社會治安的任務,積極接受群眾報警求助、調解鄰里糾紛、查處案件、開展聯防聯治等工作。

在雲霧繚繞的保梅山下,有個民風淳樸、夜不閉戶的保梅村。

在這裡,昌江警方大力推行首接負責制,明確規定,服務物件通過來訪、來電、來信等方式,諮詢辦理有關事項、報警求助、投訴舉報時,首接單位負責人或工作人員負責解答、受理,第一位接訪者及該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首接責任人。不論服務物件來訪問題是否在職責範圍,首接單位和首接責任人都要熱情接待,認真受理。

2017年,昌江黎族自治縣公安局打通服務聯繫群眾“最後一公里”工作機制,榮獲 “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大賽銅獎”。

昌江警方以人民為中心的做法與實踐,代表著全省公安機關孜孜不懈的目標追求。在與時俱進、熱誠服務方面,海南公安機關不僅僅滿足于傳統警務的拓展與延伸,而且在新時代服務經濟發展方面,隨時在開拓思路,勇於創新。

回應美好新海南建設新要求,2017年6月9日,海南省公安廳旅遊和環境資源員警總隊正式掛牌,全省11個市縣成立旅遊和環境資源員警支(大)隊,在全省持續開展旅遊治安環境整治工作,扛起了保障海南旅遊事業健康發展、保護海南生態優勢的責任擔當。

4月18日,國家移民局對外宣佈,海南省將對59國人員實行入境旅遊免簽新政。這一舉措無疑將進一步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助力其旅遊市場的繁榮,為自由貿易港建設增添新活力。

嚴格流程,規範辦案,大力推進執法規範化

常抓不懈,常態監督,執法品質駛上快車道

歌德有言:有兩種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節。可見,在和平時期,法律如果運用不當,難免會墮入兇殘的暴力。

對於每天每時游刃於執法前沿的公安民警來說,若要做到執法公正,只有在規範化的法制環境下活動。

被稱為西部重要工業能源基地的東方市,2009年前,全市執法品質排名全省倒數第二,執法品質之低簡直跌至冰點。

知辱而後勇。從2009年至今的9年時間裡,東方市公安局臥薪嚐膽,砥礪自強,緊鑼密鼓推出一系列執法規範化舉措,很快使執法品質實現根本性轉變

2016年被評為海南省公安機關執法示範單位及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範單位。201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公安局”榮譽稱號。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近年來,東方市公安局長期不懈狠抓執法品質,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建立案件嚴格審核把關機制,制訂辦理刑事行政案件五級審核審批制度,明確把每一起刑事、行政案件需由辦案民警初查、法制員複查、辦案單位責任人再查、市局法制部門審核,最後由局領導審批的案件審核審批流程,加強對各個辦案環節的嚴格流轉,有效杜絕了執法突出問題,確保了執法品質。

在工作中,他們嚴格落實執法辦案責任,先後制定錯案責任追究制度等26個執法重點環節的工作規範檔,使全域民警執法有章可循,有效減少避免了執法過錯行為的發生。

在深化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方面,他們也走在前列。改革優化考評機制,執法品質的常態化檢查,有效減少了執法突出問題的發生。

在全省,東方公安機關執法規範化探索路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近年來,海南公安機關多措並舉,不斷提高執法規範性和品質水準,加快完善執法辦案系統和執法監督管理系統,推動網上辦案程式精細化、監督科學化、預警智慧化、操作便捷化。

全省加快執法辦案中心、涉案財務管理中心、案件管理中心、執法監督管理中心“四位一體”建設,打造綜合執法辦案中樞。不斷提高民警的法治意識、執法水準,有效提升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近5年來,全省共創建全國執法示範單位13個。

跨界融合多警共治,打造全民共建共用社會治理新格局

既管交通也管治安,“路長制”整合警力解決諸多問題

林立的高樓、繁華的街衢、井然的秩序……在海島南端三面環海的三亞市,有誰會想到,30年前,這個國內外著名旅遊度假城市竟然沒有一個紅綠燈。

如今,這個總面積1921平方千米的城市,雖然常住人口有90余萬人,但每年冬春兩季有200萬人在此駐留,全年過夜遊客達1830萬人。道路總里程2419千米,機動車40萬輛,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40余萬輛。

近年來,隨著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發展,城市車流、人流激增,大型活動及警衛安保任務逐年增多,但受市中心地形狹長不規則、路網密度低、科技投入不足、交通智慧化程度低、外地車輛大量湧入等因素影響,交通擁堵、行車難、通行效率低等問題已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的痛點

去年9月18日,三亞市政府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張兆騰到任後,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路長制”這一項創新管理之舉。

“路長制”以“保障通行、促進安全、做好服務”為工作目標,堅持“既管交通、又管治安”的原則,整合全域警力資源,打破警種壁壘,實現了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轉變,形成多警聯動、警民共治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安和交通治理新格局。

按轄區範圍和業務職能,“路長制”由總路長、副總路長,一、二、三級路長及路管員組成,共6級架構,近3000人。總路長和副總路長分別由市公安局領導擔任,一級路長由市局黨委委員擔任,每人包乾一條主幹道或片區;二級路長由各分局長和交警、特警等警種負責人擔任,負責組織交通秩序維護、治安防控、緊急情況的應急處置等工作;三級路長由各轄區交警大隊長和派出所長擔任,負責組織指導路管員開展交通、治安常態化管理及警情應急處置等工作;路管員由交警、特警、派出所的民警及輔警組成,負責落實三級路長佈置的各項任務。

根據“路長制”的警力部署,各警種以各道路、景區及周邊道路為重點,將優勢警力擺上街面。實行定人、定崗、定時、定責、定獎、定罰的“六定機制”,將責任路段的治亂疏堵、街面防控、隱患排查等任務壓實到各警種路長、路管員,能夠快速處置一條路或者一個片區的交通、治安等問題,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安全始終就在身邊。

“路長制”先後經歷了十九大、去年國慶黃金周及今年春節假期等安保戰役的“大考”,實現了社會面管控能力、合成作戰能力和群眾獲得感、安全感、滿意度的三個明顯提升。

海南省副省長、公安廳長范華平對此舉盛讚不已:“三亞路長制雖然實行時間短,但效果很好!不僅及時有效處理了發生在路上的警情,而且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也是轉變作風貼近群眾,服務人民的重要舉措。可以肯定,路長制就是一項以人民為中心的警務舉措。”

對於今天即將護航經濟高速發展的海南公安來說,警力短缺而又勤務繁重之間的矛盾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而“路長制”恰好是一把有效解決這一矛盾的鑰匙,可謂一招出奇,滿盤皆活。

嗣後,這把不尋常的鑰匙很快打開了許多把急於開啟的鎖。

在博鼇亞洲論壇所在地的瓊海,這一舉措也在快速生成龐雜警務所急需的戰鬥力。

瓊海市公安局依託“路長制”實施維穩、治安、交通一體化巡,以“路長制”+“地網工程”為思路,以公安執法服務站建設為載體,對城區各主要道路實施“路長制”,立足現有的環博鼇公安檢查站和部分派出所警務室設立公安執法服務站,確定交管、巡特警大隊、轄區派出所長任路(站)長,民警任路管員,對全市214個基層村(居、社區)設立交通勸導站,要求2322名治安聯防隊員、288名網格員同時兼任村級交通勸導員,以各執勤點為節點,形成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地網工程”,為論壇年會安保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三亞成功試點的基礎上,“路長制”目前已在全省推行,實現變末端治理、事後處置、被動服務為前端預防、事前化解、主動服務的警務模式創新,社會效果良好。

周密部署 嚴密管控 確保大型活動安全無虞

科技支撐 資訊主導 織就全方位全天候防控網

在海島東部,碧浪藍天映襯下的博鼇亞洲論壇場館熠熠生輝,這裡麗日當空,萬木蔥蘢,彌散著一種讓人慵懶的靜謐與安詳。

殊不知,一場聚集了多國政要、學者專家參加的盛會剛剛圓滿閉幕,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隆重慶典等一系列大型國際活動的安保工作也剛剛鳴金收兵。

自博鼇亞洲論壇永久性定址以來,作為駐地公安機關,瓊海市公安局牢固樹立資訊引領安保理念,以“體制調整、機制創新”為原則,按照“配備最強人員,配置最優設備,整合最完善系統”標準建設合成作戰中心,通過整合警種力量資源,優化警務運作機制,實現全部資訊化專案和各專業警種的資訊資源統一匯總、整合應用,遵循“平時常態化辦公,戰時合成會戰”的宗旨,在執行重大安保任務時,整合國保、反恐、治安、刑偵等部門資源,依託合成作戰中心,實現資訊、指揮、行動“三位一體”,提升定向防控和精確打擊水準。

與此同時,全面推進視頻監控聯網系統建設,打造圈層立體防控體系,在全市部署環市縣邊界卡口、城內幹道卡口、街區網格化監控、核心安保區域監控、流動無線監控和社會監控資源等6道防線,進一步提升全市視頻監控網路覆蓋密度,在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用、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總體目標上,將傳統的監控體系建設向智慧化建設推進。

在論壇年會安保期間,瓊海警方圓滿完成警衛任務122批次,同期實現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2.3%,治安案件下降40.9%,開幕式當天刑事、治安案件零發案,未發生交通事故、火災等災害事故,實現安保工作零投訴、零糾紛、零應急。

反恐一線警戒

北有海口,南有三亞。

這一南一北兩個重要城市,大型活動安保活動頻頻登場,檢驗著當地警方對社會治安的管控能力,也反復驗證著公安機關的應急處置水準。

近年來,隨著被定位為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發展,三亞城市車流、人流激增,大型活動及警衛安保任務逐年增多,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八大景區共接待遊客124余萬人次,同比增長7.95%,三亞警方以“路長制”為抓手,圓滿完成完成春晚分會場等大型安保活動20場次、警衛任務90批次,真正做到井然有序、安全無虞。

在海口,大型群眾性活動逐年增多,展覽展銷、重大會議、大型文藝演出、重大體育賽事的數量與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與會人員從2014年的269萬陡增到去年的420萬人。

活動前,警方提前勘察活動現場,制定安保工作方案和處突預案,設立指揮部,通過視頻即時指揮、警力調度,確保安全有序。

海南公安機關積極構建省際聯勤查控、海上巡邏防控、進島查控三道防線,著力打造海南島安全屏障,為島內一系列大型活動安保工作奠定最穩固的基礎。

聲音——

公安工作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處在新的歷史方位。全省公安機關要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踏實的作風,投身到新時代海南公安工作中去,切實扛起服務保障美好新海南建設的責任擔當。

——海南省副省長、公安廳長范華平

海口市公安局在公安部、省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不斷增強大防管控的能力和水準,立體化資訊化的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健全,有力維護了省會的大局穩定,社會治安持續向好。

——海口市委常委、公安局長易鵬

我們要通過創新形式把群眾發動起來,讓人民群眾做我們的‘編外員警’,三亞公安部門已開通多個群眾聯繫平臺,歡迎群眾向我們通報線索和資訊,這些線索和資訊提高了公安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有力推動社會面治安管控不斷好轉。

——三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張兆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