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臨澤縣蓼泉鎮“三變”改革拓寬群眾增收路

眼下正是外出務工好時節, 越來越多農戶走出家門赴外務工, 而在臨澤縣蓼泉鎮灣子村卻是另一番景象, 更多的農戶選擇在本村產業基地務工, 當起家門口上班的“產業工人”。

“今年我把自家的16畝土地全部都流轉出去後沒有外出打工, 而是和村裡的勞務公司簽訂了合同, 在家門口打工, 這樣一來不僅增加收入也能把家照顧好。 ”灣子村十三社村民趙開榮說。 當問及村上的勞務公司情況時, 負責人趙軍介紹說:“這是農村‘三變’改革帶來的好處。 今年村上與深圳市絲路綠洲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土地入股方式,

發展西藍花種植基地, 在享有保底收入的同時, 還能享受保底價5%至8%的分紅。 ” 

為解決用工荒問題, 該村註冊成立臨澤縣瑞豐勞務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負責向種植基地提供穩定的勞務服務, 按照每月3300元的工資聘用長期工20名, 菜苗移栽高峰期每日臨時用工40多個。 “去年為了照顧家, 沒有外出務工, 留在家附近打零工, 但總是出現時而有活、時而沒活, 錢沒有掙下不說來來去去還很辛苦。 現在簽訂了這個合同再也不害怕沒有活幹。 ”正在移栽菜苗的趙光海說。

“我們考察發現這個地方土壤比較好適合栽植高原夏菜, 但當地農民缺少技術, 我就想簽訂長期工, 然後由公司聘請技術人員給他們傳授種植技術,

來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 ”深圳市絲路綠洲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黃尚廣說。

自蓼泉鎮灣子村被確定為全縣的“三變”改革示範點後, 招商引入深圳市絲路綠洲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臨澤縣絲路綠洲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連同臨澤縣鑫源蔬菜專業合作社作為灣子村“三變”改革的兩大承接主體開展試點工作, 按照“村黨組織+農業企業+勞務公司+農戶”的模式, 動員吸收本村閒散勞動力200人, 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簽訂協定參加到勞務公司, 勞務公司與周邊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簽訂用工協定提供勞務服務, 公司成員按月領取工資, 加快農民向產業工人轉變, 多管道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同時, 採取“三變+蔬菜產業”模式, 採取招引與自建“兩條腿走路”培育龍頭企業, 以股份合作為主要形式, 整合盤活各類資源資金, 變資源為資產、資金為股金、農民為股東, 實行“公司+村集體+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運作模式, 健全完善“產、供、貯、加、銷”全產業鏈, 實現蔬菜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賈 晶 李 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