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兩周年|改革發力,銅陵轉型發展邁大步

擁江聯動助推改革開放 城鄉融合力促協調發展

中共銅陵市委書記 李猛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安徽視察, 恰逢銅陵市行政區劃調整順利實施。 兩年來, 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 緊緊圍繞“一大目標”“五個扎實”, 以五大發展行動計畫為總抓手, 以行政區劃調整為契機, 大力實施擁江發展戰略, 著力推動聯動融合、協調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化幸福美麗新銅陵。

聚力促開放, 啟動協調發展之源。 面向長江就是面向先進生產力,

擁江發展才能抓住戰略機遇。 我們堅持東融長三角, 北聯合肥市, 南連皖南示範區, 著力抓好理念、規劃、交通、機制對接, 深入實施“雙招雙引”首位工程, 高標準規劃江北新區, 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 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制定實施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規劃, 引江濟淮工程扎實推進, G3公鐵大橋力爭年內開工。 推進與中節能、中航發、中車等戰略合作, 到位內外資保持兩位數增長, 入圍省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創歷史新高。 “多規合一”聯合審批系統全省率先運行, “五證合一”“多證合一”營業執照全省首發。 銅陵港躋身億噸大港, 進境水果指定口岸建成運營, B型保稅物流中心申報建設積極推進, 銅陵海關融入全國通關一體化,
銅陵口岸邁入“全通”時代。

聚力補短板, 厚植協調發展之基。 區劃調整後, 銅陵市城鎮化率由78.7%降至52%, 工業化率由66.3%降至60.3%。 我們立足市情變化, 堅持規劃佈局、專案安排、民生保障“三個優先”, 推動兩岸要素聯接、設施聯通。 突出交通先行, G347、G236等項目年內將建成通車,

農村道路暢通工程三年計畫提前完成。 聚焦水災害防治, 加快“一規四補”建設, 水毀工程全面修復, 防洪保安能力持續提升。 兩年來樅陽交通水利完成投資58.5億元, 是“十二五”總和的3倍。

聚力促轉型, 扭住協調發展之要。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統領轉型發展全域,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經濟結構性矛盾, 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強化產業轉型, 統籌推進“三重一創”、製造強市建設, GDP首次跨過千億元臺階, 規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 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產值居全省首位。 強化平臺轉型, 資源型城市轉型績效考核連續四年優秀、全國唯一, 國家節能減排示範市連續三年優秀、總評優秀, 入列國家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農業全產業鏈開發創新示範區。

強化創新轉型, 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的70%以上,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29%, 獅子山國家高新區獲批,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驗收。

聚力優環境, 築牢協調發展之本。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持續抓好中辦專題回訪調研、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 實施迴圈經濟“8311”行動計畫。 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深入推進長江銅陵段環境污染突出問題專項整改, 扎實開展“五治”行動和固體廢物大排查行動, 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成為全國“環境治理工程項目推進快, 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的4個城市之一,

2016年以來地表水3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 著力夯實鄉村振興的生態本底, 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初見成效, 大通、鐘鳴入選全國特色小鎮, 3個村成為全國美麗宜居村莊。

聚力抓脫貧, 攻克協調發展之堅。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 推進“重精准、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 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 完善“一結雙包”定點幫扶機制, 3.9萬貧困人口脫貧、22個貧困村出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民生支出占總支出的85%, 樅陽23項社會保障待遇與市接軌提標, 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和“長安杯”, 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聚力強黨建, 彙聚協調發展之力。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堅決落實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講重作”專題警示教育,實施“傳家訓、育家風、立家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程,建立“黨日”制度,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健全“五務”公開監督機制,“鐵八條”持續發力,巡視巡察利劍作用彰顯,總體形成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春意正濃的銅都,處處湧動著改革發展的激情。銅陵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兩年前視察安徽的重要指示和親切關懷,聚焦重要領域,用改革的思維謀劃發展,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步履堅實,用一組組令人鼓舞的數字向黨中央和總書記交上一份亮眼“成績單”:201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41.3億元,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3億元,增長12.3%;進出口總額55.5億美元,居全省第3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83元,高出全省1643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5元,高出全省387元;工業化率58%,高出全省16.2個百分點,居全省首位。

政府權力做“減法” 管理服務做“加法”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內、敢於自我革命,重點要破字當頭、迎難而上,根本要激發動力、讓人民群眾不斷有獲得感。 ”兩年後的今天,重溫總書記講話精神,銅陵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張篤西說:“正當改革步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 ”

“從去年6月起,市政府對印發的現行有效檔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宣佈近3000份政府檔正式失效,不再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 ”銅陵市政府法制辦主任林大平說,這次檔清理,是銅陵建市以來清理數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時間跨度60年。可以說,這也是一次為深化改革清障排阻行動。

兩年來,針對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銅陵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改革決策部署,立足當地正處於轉型發展階段的實際,從轉型最緊迫的領域、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改起,強化為民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抓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自我削權的改革,事關發展全域和群眾需求。 ”4月19日,銅陵市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松強告訴記者,2016年7月起,該市在省內先行先試,率先研究建立“放管服”改革政策體系,權力運行監管制度日趨完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外部環境持續優化,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降低,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當年7月19日,銅陵市“多規合一”綜合服務廳正式投入使用,與已上線運行的“多規合一”聯合審批系統一起,標誌著該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多規合一”改革。

在銅陵政務服務中心,設在二樓的“多規合一”綜合服務大廳,將涉及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的發改、國土、規劃、環保等23家單位聚合在一個平臺,實現審批流程再造,建設單位從申請專案建議書到專案竣工驗收由原來的257個工作日縮短至56個工作日。改革前,建設單位從申請專案建議書到取得用地規劃許可,需涉及7個部門、9個審批環節,提供25項資料,累計需要53個工作日,改革後,建設單位只需對應1個部門,提交1份申請和6項資料,10個工作日即可完成。 “多規合一”聯合審批平臺變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變部門審批為政府審批,實現了部門協同、資訊共用、輔助決策,系統開通以來共審批辦結1104個項目。

據王松強介紹,銅陵市今年的頭號改革任務是探索“一事一窗”審批改革,實現群眾辦理事項“最多跑一次”。簡單地說,就是將政務服務由目前的單一部門一個視窗受理,進一步優化為多部門一事一窗辦結,把更多的方便留給群眾。

打好生態守護戰 推進城市綠色轉型

春光明媚,銅陵有色金冠銅業迴圈水池裡,數不清的紅鯉魚,正在暢遊嬉戲……工業迴圈水“養魚”,是銅陵有色集團公司謀求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該公司積極探索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圍繞抓住銅、延伸銅的基本方略,以存量升級和增量轉型,為企業發展不斷注入“綠色基因”。

“作為一座資源型城市,銅陵產業發展的資源和環境約束瓶頸必須破解。 ”銅陵市發改委副主任方永傑說,針對產業結構偏重、生態欠帳較多的實際,銅陵市結合自身實際,認真貫徹新的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品質為核心,抓重點、攻難點、補短板,嚴格環境監管執法,整改突出環境問題。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深入實施迴圈發展引領計畫,全面提升迴圈產業鏈,建設高水準迴圈經濟園區,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生產生活共生體系,領跑國內迴圈發展,創建迴圈經濟國家品牌。

2017年,“銅陵藍”成為銅陵市民的“朋友圈”熱議話題。“從群眾的視角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為打贏環境治理攻堅戰和生態守護戰,近兩年來,銅陵市運用環保在項目審批上的“紅綠燈”,推動淘汰關閉一批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為城市轉型和優質項目落戶騰出發展空間。通過高頻次、常態化開展“午夜零點行動”等,重拳出擊環境違法行為,掀起環保執法風暴,對超標排汙等環境違法問題實行“零容忍”。

銅陵港口岸線,曾經被小碼頭和各種相關非碼頭設施佔據得“臨江不見江”。近年來,銅陵市堅持“治”“管”“護”並舉,扎實開展銅陵長江岸線整治,統籌生產岸線與防洪、取水、環保、跨江通道、生態景觀等其他岸線利用需求,加快岸線資源整合,嚴格岸線審批。制定岸線保護實施意見,逐步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該市累計投入整治資金4.93億元,完成一江兩岸長江岸線整治項目167個,岸線、港口碼頭及周邊環境改造提升綠化工程87.48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55.68萬平方米。

一組組資料表明,銅陵轉型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去年,該市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接替產業擔綱承梁,全市銅深加工產品產量突破200萬噸,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非銅產業保持強勁增長,產值達1350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5%。這一年,銅陵產業轉型升級和環境治理工作受到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節能減排示範市績效考核連續三年獲得優秀,總評成績全國第一;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評估連續四年獲得優秀。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講重作”專題警示教育,實施“傳家訓、育家風、立家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程,建立“黨日”制度,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健全“五務”公開監督機制,“鐵八條”持續發力,巡視巡察利劍作用彰顯,總體形成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春意正濃的銅都,處處湧動著改革發展的激情。銅陵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兩年前視察安徽的重要指示和親切關懷,聚焦重要領域,用改革的思維謀劃發展,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步履堅實,用一組組令人鼓舞的數字向黨中央和總書記交上一份亮眼“成績單”:201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41.3億元,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3億元,增長12.3%;進出口總額55.5億美元,居全省第3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83元,高出全省1643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5元,高出全省387元;工業化率58%,高出全省16.2個百分點,居全省首位。

政府權力做“減法” 管理服務做“加法”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內、敢於自我革命,重點要破字當頭、迎難而上,根本要激發動力、讓人民群眾不斷有獲得感。 ”兩年後的今天,重溫總書記講話精神,銅陵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張篤西說:“正當改革步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 ”

“從去年6月起,市政府對印發的現行有效檔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宣佈近3000份政府檔正式失效,不再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 ”銅陵市政府法制辦主任林大平說,這次檔清理,是銅陵建市以來清理數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時間跨度60年。可以說,這也是一次為深化改革清障排阻行動。

兩年來,針對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銅陵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改革決策部署,立足當地正處於轉型發展階段的實際,從轉型最緊迫的領域、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改起,強化為民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抓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自我削權的改革,事關發展全域和群眾需求。 ”4月19日,銅陵市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松強告訴記者,2016年7月起,該市在省內先行先試,率先研究建立“放管服”改革政策體系,權力運行監管制度日趨完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外部環境持續優化,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降低,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當年7月19日,銅陵市“多規合一”綜合服務廳正式投入使用,與已上線運行的“多規合一”聯合審批系統一起,標誌著該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多規合一”改革。

在銅陵政務服務中心,設在二樓的“多規合一”綜合服務大廳,將涉及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的發改、國土、規劃、環保等23家單位聚合在一個平臺,實現審批流程再造,建設單位從申請專案建議書到專案竣工驗收由原來的257個工作日縮短至56個工作日。改革前,建設單位從申請專案建議書到取得用地規劃許可,需涉及7個部門、9個審批環節,提供25項資料,累計需要53個工作日,改革後,建設單位只需對應1個部門,提交1份申請和6項資料,10個工作日即可完成。 “多規合一”聯合審批平臺變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變部門審批為政府審批,實現了部門協同、資訊共用、輔助決策,系統開通以來共審批辦結1104個項目。

據王松強介紹,銅陵市今年的頭號改革任務是探索“一事一窗”審批改革,實現群眾辦理事項“最多跑一次”。簡單地說,就是將政務服務由目前的單一部門一個視窗受理,進一步優化為多部門一事一窗辦結,把更多的方便留給群眾。

打好生態守護戰 推進城市綠色轉型

春光明媚,銅陵有色金冠銅業迴圈水池裡,數不清的紅鯉魚,正在暢遊嬉戲……工業迴圈水“養魚”,是銅陵有色集團公司謀求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該公司積極探索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圍繞抓住銅、延伸銅的基本方略,以存量升級和增量轉型,為企業發展不斷注入“綠色基因”。

“作為一座資源型城市,銅陵產業發展的資源和環境約束瓶頸必須破解。 ”銅陵市發改委副主任方永傑說,針對產業結構偏重、生態欠帳較多的實際,銅陵市結合自身實際,認真貫徹新的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品質為核心,抓重點、攻難點、補短板,嚴格環境監管執法,整改突出環境問題。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深入實施迴圈發展引領計畫,全面提升迴圈產業鏈,建設高水準迴圈經濟園區,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生產生活共生體系,領跑國內迴圈發展,創建迴圈經濟國家品牌。

2017年,“銅陵藍”成為銅陵市民的“朋友圈”熱議話題。“從群眾的視角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為打贏環境治理攻堅戰和生態守護戰,近兩年來,銅陵市運用環保在項目審批上的“紅綠燈”,推動淘汰關閉一批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為城市轉型和優質項目落戶騰出發展空間。通過高頻次、常態化開展“午夜零點行動”等,重拳出擊環境違法行為,掀起環保執法風暴,對超標排汙等環境違法問題實行“零容忍”。

銅陵港口岸線,曾經被小碼頭和各種相關非碼頭設施佔據得“臨江不見江”。近年來,銅陵市堅持“治”“管”“護”並舉,扎實開展銅陵長江岸線整治,統籌生產岸線與防洪、取水、環保、跨江通道、生態景觀等其他岸線利用需求,加快岸線資源整合,嚴格岸線審批。制定岸線保護實施意見,逐步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該市累計投入整治資金4.93億元,完成一江兩岸長江岸線整治項目167個,岸線、港口碼頭及周邊環境改造提升綠化工程87.48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55.68萬平方米。

一組組資料表明,銅陵轉型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去年,該市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接替產業擔綱承梁,全市銅深加工產品產量突破200萬噸,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非銅產業保持強勁增長,產值達1350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5%。這一年,銅陵產業轉型升級和環境治理工作受到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節能減排示範市績效考核連續三年獲得優秀,總評成績全國第一;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評估連續四年獲得優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