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全球最強五代機:美專門為日本打造 F22都比不了

近日, 作為對日本政府"希望和外國共同開發下一代戰鬥機"提議的回復,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出能在F-22A戰鬥機的基礎上, 使用F-35的航控航電系統組合出符合日本航空自衛隊需求的戰鬥機。 而倘若該計畫能得到國會同意, 洛克希德-馬丁將在之後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詳細的方案。

圖為日本模型封繪對F-22J的想像效果圖。

早在F-22A戰機項目公開進入試飛和生產階段之後, 日本防衛省和航空自衛隊就曾不止一次地對它表達過愛慕之心:從"公開求愛", 也就是發佈會上表示希望購入F-22A;再到於日美演習上"暗送秋波", 讓飛行員和指揮官表達出對F-22A的仰慕和"想要", 日本確確實實地將F-22當成了其下一代戰鬥機的"必然人選"。

但出於F-35的銷售大盤和技術外流考慮, 美國國會也不止一次地拒絕了日本進口F-22A的需求。 因此, 日本只好退而求其次, 用F-3這個"幌子"來獲得錯過的F-35戰機採購權。

圖為F-35A第一架原型機AF-01。 注意其進氣道側的國旗標誌。

而當聯合研製F-35A的計畫向全世界公佈時, 日本人還依舊好高騖遠地沉醉在F-22J的迷夢當中, 沒能成為英意加澳這樣有"優先採購裝備權"的F-35戰機專案創始國, 其優先度甚至低於韓國。 而倘若按照F-35的正常交付速度來看,

日本至少要到2020年之後才能"摸到"第五代戰鬥機的皮。

因此, 當俄羅斯的SU-57乃至中國的殲-20飛速實用化之時, 日本只能使出"自主研發"的招數, 用F-3這個畫餅和"心神"這面沒有實際意義的旗子來向美方施壓, 以此尋求F-22A的出口許可, 或是F-35A的"插隊裝備"。

圖為已經封存起來的"心神"驗證機。

在這之後, 日本如願以償地獲得了F-35A戰鬥機的組裝授權, "心神"和F-3算是完成了其"設計使命"。

但一直以來, "裝備國產化"就是日本防衛力量的所謂政治正確所在。 因此, 被長期吹噓和寄予眾望的F-3戰鬥機反而無法"功成身退", 一旦日本政府下達正式聲明稱要將其下馬, 那麼這一行為勢必會在政壇上成為攻訐執政方"收受軍售賄賂"、"不支持國產"的把柄——畢竟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發生的"洛克希德事件"可是成功扳倒了田中角榮這個創下盛舉的首相。

圖為全日空進口的洛克希德客機。 日本政府在這樁買賣上收取了巨額賄賂。

因此, F-3項目只能是"僵而不死"的狀態, 在"心神"封存之後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唯獨只是吊著一口氣。 但在殲-20的性能全面壓倒F-35系列戰機, 並有可能大量裝備的同時, 大洋彼岸的美國海空軍也對F-35不甚滿意了——他們需要的是一款全面超越F-22A, 能在未來空戰中取得確定優勢的新重型戰鬥機。

圖為F/B-22的設想圖。倘若生於今日,那F/B-22或許就不會下馬了。

而上馬新型戰鬥機,需要的不止是一二十億美元這種"小錢"——單純考慮研發成本都至少需要上百億美元,而這筆錢美國人雖然不是出不起,但也是十分不願意出的。

綜上所述,洛克希德-馬丁向日本"透底"的行為其實和日本防衛力量如何如何是無關的,日本在這場戲中扮演的角色唯有冤大頭而已:掏錢幫美國防務企業研製飛機,然後負責掏第二次買飛機的錢,幫美國人降低生產成本。至於這款"F-22+F-35"的融合四代機,其主要裝備客戶,仍然會是美國空軍/海軍。(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圖為F/B-22的設想圖。倘若生於今日,那F/B-22或許就不會下馬了。

而上馬新型戰鬥機,需要的不止是一二十億美元這種"小錢"——單純考慮研發成本都至少需要上百億美元,而這筆錢美國人雖然不是出不起,但也是十分不願意出的。

綜上所述,洛克希德-馬丁向日本"透底"的行為其實和日本防衛力量如何如何是無關的,日本在這場戲中扮演的角色唯有冤大頭而已:掏錢幫美國防務企業研製飛機,然後負責掏第二次買飛機的錢,幫美國人降低生產成本。至於這款"F-22+F-35"的融合四代機,其主要裝備客戶,仍然會是美國空軍/海軍。(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