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蒙古日報》用一個整版介紹她!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是用來形容美好春天的詩句

但這樣的”暖樹“, 卻並非每個地方的人都能在春天享受到的

騰格裡沙漠的東南端

6年前出現第一抹新綠

植綠者的執著和艱辛

滋養的這一片綠已經3萬畝了

這植綠的引領者

就是來自福建武夷山下海峽邊緣的葉惠平

人們親切地稱她——南國“綠化姐”

2018年4月23日

內蒙古日報記者來到

阿拉善的騰格裡沙漠東南端

聆聽兩代植樹人葉惠平

和他父親葉增灼的故事

4月27日5版特別報導

騰格裡的南國“綠化姐”

《內蒙古日報》記者 王開 榮松如 劉春 劉宏章《阿拉善日報》記者 魏義民

4月23日一早, 馬蘭湖下起了今年以來的第一場雨。 葉惠平走出辦公室, 在濛濛細雨裡張開雙臂, 感受著難得的濕意, 心裡默默地祈禱著:雨下得再大一些吧。

她的周遭, 已經煥發出勃勃生機的沙地植被, 更像饑渴的孩子, 盼望著痛飲甘露。

老天似乎並不在意葉惠平和這片沙漠的渴求, 雨下得不緊不慢, 僅僅濕了地皮。 然而, 就是這一點雨露, 卻讓馬蘭湖的3萬畝植被綠意更濃, 仿佛在爭相講述著葉惠平這位福建籍“綠化姐兒”與阿拉善這片瀚海之間的綠色傳奇——

葉惠平頒獎。 魏強 攝

2011年春, 香港籍企業家原樹華先生來到阿拉善, 註冊成立了阿拉善盟源輝林牧有限公司, 在馬蘭湖一帶承包了這片沙漠, 用企業管理的方式進行治理, 承包期30年。 他把治理馬蘭湖沙漠的重任交給了葉惠平, 任命她擔任公司總經理。

“有信心嗎?”原樹華問。

“沒有。 ”葉惠平老老實實地回答。 她對沙漠治理一竅不通。

“能幹好嗎?”原樹華又問。

“能。 ”葉惠平回答得很乾脆。 她明白, 沒有人能夠生而知之, 她可以學, 可以研究, 只要堅持, 沒有什麼做不好的。

“那就幹好, 給沙漠一個交代, 給自己一個交代。 ”原樹華鄭重地說。

葉惠平重重地點了點頭, 接受了這個挑戰。 她要改變這一切, 她要把馬蘭湖變成綠洲, 要讓鳥兒有個築巢的地方, 要讓這裡的沙漠綠起來美起來。

葉惠平此前在福州市婦聯工作, 和沙漠治理是兩回事兒。 要想有所作為, 她首先要挑戰自己。

南國“綠化姐”葉惠平

她是沙漠的陌生人。 剛來的時候, 她把沙漠裡的灌木當成草, 因為南方的樹都特別高大。 她看到成群的羊、馬、駱駝無人放牧, 以為是野生的, 後來才知道這些牲畜都有主人……這裡和南方完全不一樣。

沙漠對陌生人並不友好。 她不喜歡南方的雨, 馬蘭湖真不給她下雨, 讓她苦惱不已。 她喜歡植物, 要讓這片荒蕪的沙漠生長出植物, 但是植物生長偏偏十分艱難。 她喜歡陽光, 可是剛到馬蘭湖,沙漠的陽光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她跟一位牧民去看沙漠,結果被超強的紫外線曬脫了一層皮……

這不是意氣用事,更不是一場遊戲。葉惠平接手的,無疑是一場與荒漠戰爭的指揮權,這個指揮權,像夏天的沙子一樣燙手。

她的人生軌跡,必須重新規劃。

女兒搞不定,老爺子也上陣

楊武春與葉惠平夫婦

葉惠平常常望著騰格裡的落日陷入深思,思考著勝利的“戰術”。

不遠處的駐地,她的父親葉增灼負手而立,望著嬌小卻站成倔強風景的女兒,心中暗自歎息。嬌生慣養的女兒,選擇了一條異常艱苦的生態治理之路,這讓他心疼。但是他知道女兒的選擇是正確的。

中國的舊傳統是重男輕女,但在葉家,女孩卻比男孩金貴得多。葉惠平的爺爺、奶奶生了8個兒子,沒有一個女兒。到了她的父輩這一代,只有父親生下她和妹妹,伯伯、叔叔們生的都是男孩。在這樣的家族,姐妹倆無疑是尊貴的公主。

可是,葉家的大女兒卻要到大西北的沙窩窩裡種樹去了。他們沒怎麼阻攔,因為他們知道葉惠平的性格,只要是她認准了的事情,絕不會輕易回頭。

葉惠平來到了馬蘭湖,父親、母親、祖母、舅舅乃至葉家所有親人的心,也跟著來到了馬蘭湖。

最先行動的是葉惠平的奶奶。92歲的老人家對西北的沙漠沒有絲毫印象。只因為她的寶貝孫女在沙漠裡,老人家每天早晨起來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顫顫微微地走到佛堂前,燒香拜佛,請求佛祖保佑馬蘭湖多多下雨,保佑孫女栽下的樹苗多多成活、快快長大。

2012年,葉惠平的父親葉增灼索性跟到了馬蘭湖,他要用實際行動幫女兒一把。但是,他對這裡的氣候、環境、飲食習慣極不適應,皮膚奇癢難忍,吃飯都是負擔。幹了兩個月,他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只好回了福建。

再大的女兒在父親眼裡也是孩子。回去以後,葉增灼把葉惠平的舅舅從福建打發到馬蘭湖。他覺得葉惠平的舅舅年輕,應該能夠適應沙漠裡的惡劣環境。

葉惠平的舅舅硬著頭皮在馬蘭湖幹了幾個月,終於堅持不住,也回去了。離開時,他丟下一句話:“再也不到這兒來了!”

葉惠平理解家人,也不怪他們,這本來就是自己的選擇。

馬蘭湖確實找不到哪怕一丁點兒與福建相似的地方:福建省年平均降水量1000多毫米,一年四季溫暖濕潤;馬蘭湖乾旱少雨,風沙大,年平均降水量只有80—100多毫米。福建到處是綠色,連石頭縫裡都長著草;馬蘭湖遍地黃沙,滿目荒涼,綠色只是遊客眼中的“驚喜”。福建飲食清淡,多吃魚蝦和豬肉,這裡的飲食偏鹹偏辣,多吃羊肉和駱駝肉……

舅舅都不能適應沙漠的環境,葉惠平家再也派不出人了。葉增灼終究不放心,狠下心來再次出馬。2013年春天,他在馬蘭湖堅持了大半年。沒想到,竟然漸漸適應了馬蘭湖的氣候、環境和飲食。

這位1952年出生的老人,硬是陪著女兒在馬蘭湖幹了6年!臉上的皮膚雖然被曬得像黑碳似的,但是看上去精神抖擻。此時,他不僅僅是在幫助女兒,而是已經把綠化沙漠當作了自己的一份事業。

嘗遍了失敗的滋味,就不苦了

葉惠平(右)與董事長原樹華一起查看沙漠植物生長狀況。魏強 攝

葉惠平沒有忘記,剛來騰格裡沙漠旅遊的時候,曾陶醉於這裡的大漠風光,並且深深地愛上了這裡。然而,當她真正融入沙漠,親自點燃“孤煙”時,體驗到的卻是艱辛。

葉惠平和她的員工們住在彩鋼活動板房裡。遠遠望去,幾間孤零零的活動板房就像是沙海中的孤島,看上去既突兀,又渺小。

公司不是不想蓋房,也不是蓋不起房,他們是怕失敗,怕綠化沙漠失敗,房子就白蓋了,還會破壞沙漠的環境。同樣的原因,他們也不敢買車,只買了一輛能在沙漠裡行駛的“順六輪”(越野牽引車),沒有它,無法走進沙漠深處。他們也不敢在媒體上做宣傳,他們怕萬一失敗了沒法交代。

害怕失敗,失敗卻如影隨形。

他們計畫先做尼龍方格固定沙丘,然後種樹,但是3萬畝沙漠得做多少尼龍方格?成本太高。不可行。

他們在沙漠裡打了機井,想把地下水抽上來澆樹。但是在沙漠裡一棵一棵澆灌數萬株樹苗談何容易。失敗了。

為了防止風沙把樹苗刮倒,他們拉來土培在樹苗周圍。結果風沙不但把沙子卷走,還把沙子下麵的土和樹苗也卷走了。失敗了。

他們把梭梭培育出來栽種在沙漠裡,但是,梭梭最多只能栽40公分深,這個深度根本吸收不到沙漠裡的水分,只能眼看著樹苗枯死。失敗了。

他們使用過化學藥品,比如生根粉,讓樹苗成活。又失敗了。

把樹栽在沙丘上,吸收不到水分。把樹栽在沙丘與沙丘之間的窪地上,土壤鹽鹼化嚴重,只成活了一小部分耐乾旱耐鹽鹼的沙棗樹和新疆楊。

他們栽種過胡楊、新疆楊、沙棗、梭梭、花棒、沙拐棗等,成活率不足20%。每年春天,沙漠裡剛剛泛起一抹綠色,一場大風就把這抹綠色全卷走了。

一次失敗的嘗試,又一次失敗的探索,似乎這塊沙地都快心灰意冷了。但是,他們的意志始終堅定,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最初和葉惠平一起來馬蘭湖治理沙漠的4個人,由於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也無法適應這裡的生存環境,都陸續離開了。葉惠平沒有走,也沒有想過放棄。她堅信天道酬勤。

直到2014年,葉惠平終於看到了希望。他們經過種植發現,沙柳最適宜在騰格裡沙漠生長。沙柳樹苗栽種在1.2米的深處,就能吸收到地下水分了。栽種下去兩枝,成活以後能夠變成幾枝、十幾枝、幾十枝,固沙效果非常好,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

這是天大的驚喜。2012年到2014年,他們總共植樹不到1萬畝,2015年一年就栽種了1萬畝,2016年又栽種了1萬畝。至此,3萬畝沙漠的綠化任務基本完成。

現在,2015年栽種的沙柳已經長到兩米多高了,非常壯觀。1畝沙柳的種植成本只有150元。

沙丘被植被擁抱著,變得“規矩”了,不再肆意流動了。沙漠治理成效初顯,這讓葉惠平的團隊很興奮,也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綠色的使命,就是執著前行

葉惠平(左二)向員工瞭解植樹情況。魏強 攝

如今,阿拉善盟源輝林牧有限公司共有10名固定員工,他們大多是葉惠平從歷年植樹造林的臨時工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是她從沙漠裡淘出來的金子。

來自銀川的崔文愷,既懂管理,又懂財務,葉惠平不在的時候,就由他帶領員工幹活。40歲的當地蒙古族牧民金巴西,是做網圍欄的高手。44歲的蒙古族牧民布仁巴依爾,從小在騰格裡沙漠長大,瞭解沙漠的習性,能夠駕駛“順六輪”在沙漠裡縱橫馳騁。甘肅景泰縣52歲的農民李員強,幹起活來像拼命三郎……

她帶著她的精兵強將們出發了,他們需要征服沙頂,當那裡覆蓋上綠色,距離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春季風多,是植樹造林的關鍵時期,他們要和時間賽跑。每天出工時,他們要在頭上套一個布套子,把頭臉和脖頸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兩隻眼睛。

為了提高效率,他們就在沙漠腹地搭建營地,吃住在帳篷裡。完成這一片沙漠的植樹任務,再轉移到下一個地方。營地不斷地轉移,植被面積也在不斷地擴大。

員工們很能幹,公司對他們也不薄,除了給他們不菲的收入,還給他們交納各種保險,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然而,葉惠平的後顧之憂卻無法解決,成了她的心病。11歲的兒子,正在上小學,是她最大的牽掛。

“在學校和同學相處得好嗎?成績怎麼樣?要乖乖地聽話。”葉惠平每次給兒子打電話,都會這樣絮絮叨叨。

兒子通常只說一句話:“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我想你了。”每每此刻,葉惠平都會淚流滿面。不管與荒漠的鬥爭多麼艱苦,她都沒有流過淚,但是兒子卻是她內心深處最柔軟的痛。

她曾經因此猶豫過,萌生過退意。但是,她更沒有理由說服自己退出這場戰鬥當個逃兵。

丈夫在福建經營一家公司。她回去總和丈夫講馬蘭湖有多麼多麼好,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丈夫信以為真,也想來馬蘭湖看看。她卻找出種種理由不讓他來。她知道,丈夫來了,一看這裡的艱苦條件,肯定會心疼她,不讓她幹了。

葉惠平從小喜歡植物。來到馬蘭湖以後,對沙生植物又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她堅持認為植物是有靈性的。為了證明她的觀點,她列舉了一位外國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說植物和動物一樣具有感知能力。

不管她所說的感知能力是否存在,總之,她種下的沙柳活了,植被綠了,沙丘漂亮了。

“習近平總書記宣導國土綠化,我們正在努力實踐呢。雖然,我不在兒子身邊,但是我相信,我的團隊的治沙精神,一定會傳承給兒子。”葉惠平總是這樣鼓勵自己。

到目前,治理3萬畝沙漠已經花掉了1300萬元。她計算了一下,如果從一開始就不走彎路,種植沙柳、沙拐棗,花700萬就夠了。葉惠平常常為額外的“學費”而自責。

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價,為了這片沙洲,葉惠平和她的團隊付出了汗水、淚水,經歷了失敗的打擊和成功的喜悅。葉惠平更是捨棄了家庭的天倫之樂,還有做母親應盡的責任。

吃完午飯,葉增灼並沒有休息,而是在營地周遭巡視著。葉惠平跟了過去,挽住父親的胳膊。父女無言,沙地上,一串腳印,沿著起伏的沙丘向上延伸著……

採訪結束了

但是,萬千一線植樹人的腳步卻還在繼續

他們用自己的故事書寫了堅守與傳承的綠色精神

可是剛到馬蘭湖,沙漠的陽光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她跟一位牧民去看沙漠,結果被超強的紫外線曬脫了一層皮……

這不是意氣用事,更不是一場遊戲。葉惠平接手的,無疑是一場與荒漠戰爭的指揮權,這個指揮權,像夏天的沙子一樣燙手。

她的人生軌跡,必須重新規劃。

女兒搞不定,老爺子也上陣

楊武春與葉惠平夫婦

葉惠平常常望著騰格裡的落日陷入深思,思考著勝利的“戰術”。

不遠處的駐地,她的父親葉增灼負手而立,望著嬌小卻站成倔強風景的女兒,心中暗自歎息。嬌生慣養的女兒,選擇了一條異常艱苦的生態治理之路,這讓他心疼。但是他知道女兒的選擇是正確的。

中國的舊傳統是重男輕女,但在葉家,女孩卻比男孩金貴得多。葉惠平的爺爺、奶奶生了8個兒子,沒有一個女兒。到了她的父輩這一代,只有父親生下她和妹妹,伯伯、叔叔們生的都是男孩。在這樣的家族,姐妹倆無疑是尊貴的公主。

可是,葉家的大女兒卻要到大西北的沙窩窩裡種樹去了。他們沒怎麼阻攔,因為他們知道葉惠平的性格,只要是她認准了的事情,絕不會輕易回頭。

葉惠平來到了馬蘭湖,父親、母親、祖母、舅舅乃至葉家所有親人的心,也跟著來到了馬蘭湖。

最先行動的是葉惠平的奶奶。92歲的老人家對西北的沙漠沒有絲毫印象。只因為她的寶貝孫女在沙漠裡,老人家每天早晨起來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顫顫微微地走到佛堂前,燒香拜佛,請求佛祖保佑馬蘭湖多多下雨,保佑孫女栽下的樹苗多多成活、快快長大。

2012年,葉惠平的父親葉增灼索性跟到了馬蘭湖,他要用實際行動幫女兒一把。但是,他對這裡的氣候、環境、飲食習慣極不適應,皮膚奇癢難忍,吃飯都是負擔。幹了兩個月,他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只好回了福建。

再大的女兒在父親眼裡也是孩子。回去以後,葉增灼把葉惠平的舅舅從福建打發到馬蘭湖。他覺得葉惠平的舅舅年輕,應該能夠適應沙漠裡的惡劣環境。

葉惠平的舅舅硬著頭皮在馬蘭湖幹了幾個月,終於堅持不住,也回去了。離開時,他丟下一句話:“再也不到這兒來了!”

葉惠平理解家人,也不怪他們,這本來就是自己的選擇。

馬蘭湖確實找不到哪怕一丁點兒與福建相似的地方:福建省年平均降水量1000多毫米,一年四季溫暖濕潤;馬蘭湖乾旱少雨,風沙大,年平均降水量只有80—100多毫米。福建到處是綠色,連石頭縫裡都長著草;馬蘭湖遍地黃沙,滿目荒涼,綠色只是遊客眼中的“驚喜”。福建飲食清淡,多吃魚蝦和豬肉,這裡的飲食偏鹹偏辣,多吃羊肉和駱駝肉……

舅舅都不能適應沙漠的環境,葉惠平家再也派不出人了。葉增灼終究不放心,狠下心來再次出馬。2013年春天,他在馬蘭湖堅持了大半年。沒想到,竟然漸漸適應了馬蘭湖的氣候、環境和飲食。

這位1952年出生的老人,硬是陪著女兒在馬蘭湖幹了6年!臉上的皮膚雖然被曬得像黑碳似的,但是看上去精神抖擻。此時,他不僅僅是在幫助女兒,而是已經把綠化沙漠當作了自己的一份事業。

嘗遍了失敗的滋味,就不苦了

葉惠平(右)與董事長原樹華一起查看沙漠植物生長狀況。魏強 攝

葉惠平沒有忘記,剛來騰格裡沙漠旅遊的時候,曾陶醉於這裡的大漠風光,並且深深地愛上了這裡。然而,當她真正融入沙漠,親自點燃“孤煙”時,體驗到的卻是艱辛。

葉惠平和她的員工們住在彩鋼活動板房裡。遠遠望去,幾間孤零零的活動板房就像是沙海中的孤島,看上去既突兀,又渺小。

公司不是不想蓋房,也不是蓋不起房,他們是怕失敗,怕綠化沙漠失敗,房子就白蓋了,還會破壞沙漠的環境。同樣的原因,他們也不敢買車,只買了一輛能在沙漠裡行駛的“順六輪”(越野牽引車),沒有它,無法走進沙漠深處。他們也不敢在媒體上做宣傳,他們怕萬一失敗了沒法交代。

害怕失敗,失敗卻如影隨形。

他們計畫先做尼龍方格固定沙丘,然後種樹,但是3萬畝沙漠得做多少尼龍方格?成本太高。不可行。

他們在沙漠裡打了機井,想把地下水抽上來澆樹。但是在沙漠裡一棵一棵澆灌數萬株樹苗談何容易。失敗了。

為了防止風沙把樹苗刮倒,他們拉來土培在樹苗周圍。結果風沙不但把沙子卷走,還把沙子下麵的土和樹苗也卷走了。失敗了。

他們把梭梭培育出來栽種在沙漠裡,但是,梭梭最多只能栽40公分深,這個深度根本吸收不到沙漠裡的水分,只能眼看著樹苗枯死。失敗了。

他們使用過化學藥品,比如生根粉,讓樹苗成活。又失敗了。

把樹栽在沙丘上,吸收不到水分。把樹栽在沙丘與沙丘之間的窪地上,土壤鹽鹼化嚴重,只成活了一小部分耐乾旱耐鹽鹼的沙棗樹和新疆楊。

他們栽種過胡楊、新疆楊、沙棗、梭梭、花棒、沙拐棗等,成活率不足20%。每年春天,沙漠裡剛剛泛起一抹綠色,一場大風就把這抹綠色全卷走了。

一次失敗的嘗試,又一次失敗的探索,似乎這塊沙地都快心灰意冷了。但是,他們的意志始終堅定,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最初和葉惠平一起來馬蘭湖治理沙漠的4個人,由於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也無法適應這裡的生存環境,都陸續離開了。葉惠平沒有走,也沒有想過放棄。她堅信天道酬勤。

直到2014年,葉惠平終於看到了希望。他們經過種植發現,沙柳最適宜在騰格裡沙漠生長。沙柳樹苗栽種在1.2米的深處,就能吸收到地下水分了。栽種下去兩枝,成活以後能夠變成幾枝、十幾枝、幾十枝,固沙效果非常好,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

這是天大的驚喜。2012年到2014年,他們總共植樹不到1萬畝,2015年一年就栽種了1萬畝,2016年又栽種了1萬畝。至此,3萬畝沙漠的綠化任務基本完成。

現在,2015年栽種的沙柳已經長到兩米多高了,非常壯觀。1畝沙柳的種植成本只有150元。

沙丘被植被擁抱著,變得“規矩”了,不再肆意流動了。沙漠治理成效初顯,這讓葉惠平的團隊很興奮,也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綠色的使命,就是執著前行

葉惠平(左二)向員工瞭解植樹情況。魏強 攝

如今,阿拉善盟源輝林牧有限公司共有10名固定員工,他們大多是葉惠平從歷年植樹造林的臨時工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是她從沙漠裡淘出來的金子。

來自銀川的崔文愷,既懂管理,又懂財務,葉惠平不在的時候,就由他帶領員工幹活。40歲的當地蒙古族牧民金巴西,是做網圍欄的高手。44歲的蒙古族牧民布仁巴依爾,從小在騰格裡沙漠長大,瞭解沙漠的習性,能夠駕駛“順六輪”在沙漠裡縱橫馳騁。甘肅景泰縣52歲的農民李員強,幹起活來像拼命三郎……

她帶著她的精兵強將們出發了,他們需要征服沙頂,當那裡覆蓋上綠色,距離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春季風多,是植樹造林的關鍵時期,他們要和時間賽跑。每天出工時,他們要在頭上套一個布套子,把頭臉和脖頸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兩隻眼睛。

為了提高效率,他們就在沙漠腹地搭建營地,吃住在帳篷裡。完成這一片沙漠的植樹任務,再轉移到下一個地方。營地不斷地轉移,植被面積也在不斷地擴大。

員工們很能幹,公司對他們也不薄,除了給他們不菲的收入,還給他們交納各種保險,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然而,葉惠平的後顧之憂卻無法解決,成了她的心病。11歲的兒子,正在上小學,是她最大的牽掛。

“在學校和同學相處得好嗎?成績怎麼樣?要乖乖地聽話。”葉惠平每次給兒子打電話,都會這樣絮絮叨叨。

兒子通常只說一句話:“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我想你了。”每每此刻,葉惠平都會淚流滿面。不管與荒漠的鬥爭多麼艱苦,她都沒有流過淚,但是兒子卻是她內心深處最柔軟的痛。

她曾經因此猶豫過,萌生過退意。但是,她更沒有理由說服自己退出這場戰鬥當個逃兵。

丈夫在福建經營一家公司。她回去總和丈夫講馬蘭湖有多麼多麼好,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丈夫信以為真,也想來馬蘭湖看看。她卻找出種種理由不讓他來。她知道,丈夫來了,一看這裡的艱苦條件,肯定會心疼她,不讓她幹了。

葉惠平從小喜歡植物。來到馬蘭湖以後,對沙生植物又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她堅持認為植物是有靈性的。為了證明她的觀點,她列舉了一位外國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說植物和動物一樣具有感知能力。

不管她所說的感知能力是否存在,總之,她種下的沙柳活了,植被綠了,沙丘漂亮了。

“習近平總書記宣導國土綠化,我們正在努力實踐呢。雖然,我不在兒子身邊,但是我相信,我的團隊的治沙精神,一定會傳承給兒子。”葉惠平總是這樣鼓勵自己。

到目前,治理3萬畝沙漠已經花掉了1300萬元。她計算了一下,如果從一開始就不走彎路,種植沙柳、沙拐棗,花700萬就夠了。葉惠平常常為額外的“學費”而自責。

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價,為了這片沙洲,葉惠平和她的團隊付出了汗水、淚水,經歷了失敗的打擊和成功的喜悅。葉惠平更是捨棄了家庭的天倫之樂,還有做母親應盡的責任。

吃完午飯,葉增灼並沒有休息,而是在營地周遭巡視著。葉惠平跟了過去,挽住父親的胳膊。父女無言,沙地上,一串腳印,沿著起伏的沙丘向上延伸著……

採訪結束了

但是,萬千一線植樹人的腳步卻還在繼續

他們用自己的故事書寫了堅守與傳承的綠色精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