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再創佳績,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腫瘤二科團隊勇奪GPM最強音山東賽區第一名

山東衛生新聞網訊 近日, 由濱醫煙臺附院腫瘤二科主任于亮教授、主治醫師王麗娜、主管護師王婷婷、藥師鄒海鵬組成的團隊,

不驕不躁, 穩中求勝, 繼在中國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CRPC)發起的“2018賽季GPM(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最強音大賽”中獲得煙威地區第一名成績後, 又以出色表現, 成功奪得山東賽區第一名的佳績!

此次“2018賽季GPM最強音大賽”優異成績的取得, 不僅是腫瘤二科癌痛規範化治療與管理實力的真實體現, 同時展現出我院在腫瘤專科領域的專業性與綜合性。 5月份, 腫瘤二科將再接再厲, 勇往直前, 向全國賽發起挑戰, 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廣大患者的期待。

“讓癌痛患者無痛”, 這不僅是腫瘤二科抗擊癌痛的口號和不懈追求, 也是全體醫護不斷踐行的目標。 近幾年, 腫瘤二科為讓疼痛患者儘早得到規範化治療, 最大限度地解除腫瘤病人痛苦,

提高患者生存品質, 在對癌痛患者治療中, 不僅遵循“三階梯止痛原則”, 常規使用口服止痛藥物, 還在於亮主任的帶領下, 運用腫瘤綜合治療積累的豐富臨床經驗, 大膽開拓實踐, 科學結合化療、放療、局部微波消融、粒子植入等國內外先進治療技術, 為無數疼痛患者解除痛苦、重拾生活信心, 贏得癌痛患者及家屬的信賴與好評。

癌性疼痛, 又稱癌痛, 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調節的資訊傳到神經中樞後引起的感覺, 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 癌性疼痛的原因可分三類: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 約占88%;癌症治療引起的疼痛, 約占11%;腫瘤間接引起的疼痛, 約占1%。 癌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癌痛常常影響患者睡眠、干擾其食欲、對其身心不利,

充分的鎮痛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是一種科學的治療手段, 因此, 面對癌痛要積極治療。

癌痛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 手術治療往往需要結合病人的總體身體狀況及生存期考慮。 對於可能治癒的腫瘤患者, 確切有效的止痛可以明顯改善病人的一般情況, 使其順利地完成臨床放療、化療等抗腫瘤治療計畫, 達到治癒的目的。 對於難以治癒的患者, 有效的止痛可以使其獲得較為舒適的帶瘤生存, 提高其生存品質, 並可能延長其生存期。 事實上, 讓癌症患者無痛或儘量使疼痛減輕到可以耐受的程度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1986 年, 世界衛生組織(WTO)發佈了一項癌症疼痛治療策略,

該策略基於非阿片類藥物、阿片類藥物、強阿片類藥物的疼痛三階梯治療理論。 儘管已經發佈了20年, WTO癌痛緩解方案依舊是疼痛控制的主要參考依據。

癌性疼痛藥物治療的“三階梯療法”:

第一階梯 非阿片類鎮痛藥。 用於輕度癌性疼痛患者, 主要藥物有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等,

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第二階梯 弱阿片類鎮痛藥。 用於當非阿片類鎮痛藥不能滿意止痛時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 主要藥物有可待因, 一般建議與第一階梯藥物合用, 因為兩類藥物作用機制不同, 第一階梯藥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經系統, 第二階梯藥物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二者合用可增強鎮痛效果。 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輔助藥。

第三階梯 強阿片類鎮痛藥。 用於治療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 當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藥物療效差時使用, 主要藥物為嗎啡, 也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