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實施局麻下經橈動脈入路多發複雜腦動脈瘤栓塞術

山東衛生新聞網訊 日前,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腦血管病區王東海教授團隊成功為一例63歲多發大動脈炎伴發雙側椎動脈顱內段大動脈瘤的女患者實施了局麻下經橈動脈入路介入栓塞手術, 患者恢復滿意, 順利出院。 近日, 該患者康復出院後來院複查, 一家人給王東海教授團隊送上了錦旗以示謝意, 全家人為患者有幸在齊魯醫院得到成功救治而欣喜不已。 王東海教授為患者進行了細緻的查體並仔細研讀病人複查的頭部CT, 當王東海告知其家人病人手術後恢復滿意, 完全達到預期治療效果時,

患者及家人臉上滿是感激之情, 困擾一家人5年之久的腦部“不定時炸彈”在我院成功解除。

該患者因多發大動脈炎行顱腦內CTA檢查發現顱內大動脈瘤(圖-1), 近5年輾轉多地多家醫院就醫不果, 家屬于年前慕名就診于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王東海教授門診, 由於病人多發大動脈炎導致的腹主動脈重度狹窄, 幾年前於外院嘗試腦血管造影檢查竟無法完成。 接診後王東海教授建議病人進行可能替代的非常規入路進行評估, 病人行雙上肢CTA發現病人左側上肢血管不顯影, 僅有右側上肢血管全程淺淡顯影可以嘗試作為手術可能的治療通路(圖-2), 而病人顱內椎動脈顱內段動脈瘤左側的瘤體近2公分,

右側的瘤體近1公分, 均有強烈的治療指征, 但是由於後迴圈多發動脈瘤本身治療風險高, 而且該例患者常規路徑無法實施手術, 所以困難與風險並存, 怎麼做、做不做擺在了王東海教授治療團隊的面前。 經過反復評估與病人及家屬多次溝通, 最終決定全麻下經右側橈動脈微創入路行顱內多發椎動脈動脈瘤支架輔助栓塞術。

經過細緻的術前檢查與精心的準備, 患者的動脈瘤微創介入手術如期進行。 然而麻醉準備時麻醉師有創血壓監控竟發現病人雙下肢無脈, 左側上肢血壓與右側正常血壓竟相差一倍, 這樣一台手術術中血壓的監測與管控是保證手術實施非常重要的一環, 但唯一正常的通路卻是手術需要的入路,

常規方法不能滿足治療與監控的同時實施, 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難不成放棄手術。 未破裂動脈瘤病人在沒有發生動脈瘤出血或缺血等嚴重不良事件的情況下通常都有較好的手術配合度, 治療小組與麻醉師溝通後嘗試從股動脈置管進行動脈血壓監測, 而股動脈有創血壓與右上肢血壓也有一定的差異, 所以病人血壓監控就真的變成了一個參考值。 在這樣的情況下治療小組決定, 麻醉嚴密監控下局麻行顱內多發動脈瘤的微創栓塞治療。 治療小組穩定病人情緒, 與病人反復溝通術中配合事宜, 病人術中的配合還是蠻到位的。 但是手術小組在局麻下行右側橈動脈穿刺建立通路時又遇到了新的困難,
由於多發動脈炎病人血管病結構紊亂, 穿刺導絲導入非常困難, 最後我們經由穿刺套管針逆向造影發現橈動脈壁的狹窄及分支, 路途下緩慢將導絲送入病人肱動脈, 穿刺置管通路成功建立。 接下來造影評估對動脈瘤及載瘤動脈情況進行詳細評估, 評估的結果也不令人樂觀, 病人左側椎動脈顱內段大動脈瘤同時合併左側鎖骨下動脈閉塞盜血綜合征, 右側椎動脈除夾層動脈瘤加大外局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管腔迂曲而不規則, 手術小組採取左側椎動脈動脈瘤栓塞+載瘤動脈閉塞術、右側椎動脈支架輔助栓塞術的策略對病人進行治療, 應用術前精心準備的國內外最新的介入栓塞材料,
在導管室醫技人員和麻醉專家的共同努力下, 歷經三個多小時的奮戰, 王東海教授帶領申傑博士克服重重困難完成手術, 病人腦袋中的“不定時炸彈”成功解除(圖-3)。 (田玉清)

腦動脈瘤科普小知識

1、腦動脈瘤可怕嗎?

腦動脈瘤人群患病率2-7%, 一旦破裂頭部會有炸裂樣劇痛, 腦動脈血直接破入顱內, 輕者頭部疼痛劇烈, 嚴重者很快出現意識障礙, 甚至危及生命。 動脈瘤破裂的誘發因素千奇百怪, 只有你想不到, 沒有它做不到--便秘、打噴嚏、情緒激動、劇烈活動、焦慮等等, 是名副其實的“顱內不定時炸彈”。

2、腦動脈瘤如何發現

腦動脈瘤的發現往往依靠CT或核磁血管成像(CTA或MRA), 甚至腦血管造影。 而常規的體檢方法很難發現, 尤其對於未破裂腦動脈瘤來說, 平常很難發現,就像隱藏在大腦裡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因此我們建議中老年高血壓人群、經常性頭疼或突然劇烈頭疼、眼瞼下垂等神經功能障礙者行CT或磁共振的腦動脈成像,及早排除這顆“不定時炸彈”。

3、腦動脈瘤都需要治療嗎

腦動脈瘤雖然可怕,但並非都需要治療。它就像一個善變的孫猴子,可能以各種形態、各種大小、任何位置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但都逃不過神經外科大夫的手掌心,對於那些形態規則、體積較小、沒有任何症狀的腦動脈瘤只要定期觀察就行,如果病情變化應及時治療。

4、腦動脈瘤有哪些治療方法

目前對於腦動脈瘤的治療,神經外科大夫有兩把利刃—開顱夾閉和介入栓塞。開顱夾閉就是用一個小夾子像紮口袋一樣把腦動脈瘤的瘤頸夾閉,防止血液繼續衝擊動脈瘤;介入栓塞就是用彈簧圈將動脈瘤這個口袋裝滿,最終血液不再進入動脈瘤,達到治療目的。那麼哪種方法更好呢?對於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動脈瘤形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我院神經外科對於兩種技術都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將兩把利刃結合起來的複合手術進行複雜動脈瘤的治療。

平常很難發現,就像隱藏在大腦裡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因此我們建議中老年高血壓人群、經常性頭疼或突然劇烈頭疼、眼瞼下垂等神經功能障礙者行CT或磁共振的腦動脈成像,及早排除這顆“不定時炸彈”。

3、腦動脈瘤都需要治療嗎

腦動脈瘤雖然可怕,但並非都需要治療。它就像一個善變的孫猴子,可能以各種形態、各種大小、任何位置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但都逃不過神經外科大夫的手掌心,對於那些形態規則、體積較小、沒有任何症狀的腦動脈瘤只要定期觀察就行,如果病情變化應及時治療。

4、腦動脈瘤有哪些治療方法

目前對於腦動脈瘤的治療,神經外科大夫有兩把利刃—開顱夾閉和介入栓塞。開顱夾閉就是用一個小夾子像紮口袋一樣把腦動脈瘤的瘤頸夾閉,防止血液繼續衝擊動脈瘤;介入栓塞就是用彈簧圈將動脈瘤這個口袋裝滿,最終血液不再進入動脈瘤,達到治療目的。那麼哪種方法更好呢?對於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動脈瘤形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我院神經外科對於兩種技術都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將兩把利刃結合起來的複合手術進行複雜動脈瘤的治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