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合肥兩項成果打破國際壟斷

近年來, 合肥積體電路工業發展勢頭微弱, 短短幾年, 就建成了一條較為完好的工業鏈。 我市一家企業自主研宣佈的 12 英寸單晶矽棒和出產矽棒最中心的設備——大尺度單晶矽爐兩項效果, 打破了世界獨佔, 填補了國內工業空白。

單晶矽棒是製造晶片的原材料, 目前我國 8 英寸單晶矽棒 90% 靠進口, 12 英寸單晶矽棒更是被國外獨佔, 徹底依賴進口。 令人興奮的是, 坐落合肥市新站高新區的安徽易芯半導體有限公司歷時 8 年自主研製了 12 英寸單晶矽棒, 填補了國內積體電路工業空白。 不但如此, 安徽易芯研製的大尺度矽棒通過切片、研磨等 40 多道工序之後,

構成的矽片更是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 完成了 12 英寸電子級單晶矽片的國產化“零打破”, 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安徽易芯的單晶矽棒出產車間, 8 台 12 英寸的單晶矽爐正在工作, 這個車間儘管看上去不大, 但已是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 12 英寸單晶矽棒出產基地, 而這些設備的中心技術也是安徽易芯自主研製的, 相同打破了世界獨佔。

大尺度單晶矽棒和單晶爐作為原資料和製作設備, 歸於積體電路工業鏈的上游, 對整個職業起著支撐效果, 一直是國內在積體電路工業上比較薄弱的環節。 記者從新站高新區瞭解到, 現在安徽易芯在這兩大技能難題上均取得打破, 這也意味著我國積體電路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前進。

近年來, 合肥堅持以科技立異為引領, 緊緊抓住戰略性新興工業發展機會, 突出重點、聚集資源, 努力將積體電路工業打造成一個提高我市歸納競爭力的中心工業。 現在, 我市具有積體電路企業 129 家, 其間規劃企業 102 家、製作企業 3 家、封測企業 8 家、設備和資料企業 16 家。

現在, 在合肥積體電路工業的龍頭企業不斷集聚, 排名全球前五的晶圓代工企業力晶科技, 國內外規劃業龍頭聯發科技、群聯電子、兆易立異、君正科技等企業先後落戶合肥, 其間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有五家。

在面板驅動晶片範疇也集聚了墩泰科技、集創北方、中電精顯、宏晶、龍訊等企業;在家電晶片範疇集聚了君正科技、矽力傑等企業。

此外在存儲、轎車電子、電源晶片等範疇也有一些企業佈局。 合肥, 現在已成為全國積體電路工業發展最快、成效最明顯的城市之一, 躍升成為國內積體電路工業的“後起之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