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時評丨改革開放40年:偉大實踐波瀾壯闊 經驗啟示彌足珍貴

1978年, 我們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至今, 已經40個年頭了。 40年的偉大實踐, 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40年的成績來之不易, 40年的實踐波瀾壯闊, 40年的經驗彌足珍貴。 我們在頌揚改革開放光輝成就的同時, 更應該深刻總結、堅持用好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啟示, 讓其轉化為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力量。

第一, 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 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不動搖。 從歷史經驗和現實實際來講,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1992年, 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

不改革開放, 不發展經濟,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條。 ”我國能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能在國際社會贏得舉足輕重的地位, 靠的就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開放。 回望40年的發展歷程, 我們對鄧小平同志這番話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二, 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 不是靠本本, 而是靠實踐, 靠實事求是。 ”只有首先解放思想, 才能做到實事求是。 思想不解放, 在推進和深化改革問題上, 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 很難找准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 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 思想不解放, 也難以做到敢於、善於改革創新, 也不能為改革開放增添新活力、帶來新氣象、闖出新天地。

因此, 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解放思想是首要的。 推進改革開放, 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 善於跳出條條框框的限制, 堅持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 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措。

第三, 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 改革開放必須緊緊依靠人民, 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用。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 是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 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改革開放事業一開始就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 人民群眾也從改革開放中得到了利益、享受了成果。 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

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 在推進改革開放過程中, 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發揮群眾首創精神, 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 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 沒有人民的支持和參與,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第四, 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 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 只有社會穩定, 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只有改革發展不斷推進, 社會穩定才能具有堅實基礎。 鄧小平同志1987年6月指出:“沒有安定的政治環境, 什麼事情都幹不成。 ”1989年2月他又指出:“中國的問題, 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 什麼都搞不成, 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

”推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 前提都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 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 要把維護穩定作為重要保障和首要任務, 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 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推進改革和發展, 通過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第五, 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 科學的理論是改革順利推進的思想保證。 改革的進程, 就是理論創新的過程。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 我們黨緊密圍繞實踐發展和時代問題, 堅持理論創新, 先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並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正確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党、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課題,為我們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推進改革開放提供了科學指導。

第六,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改革開放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堅持我們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必須著眼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不斷克服各種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開放就失去了意義,也不可能持續。

第七,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改革開放必須加強党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改革開放事業是一項長期長遠的偉大事業,全黨時刻面臨改革開放的考驗。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搞好改革開放,就必須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著力整治慵懶散奢等不良風氣,防範消極腐敗、防範脫離群眾,堅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優良黨風凝聚党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解決党的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增強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駕馭全域、化解矛盾、應對風險、推動發展的能力,真正擔負起改革開放的歷史重任和崇高使命。

偉大實踐波瀾壯闊,經驗啟示彌足珍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改革開放寶貴經驗和啟示是一代代中國人民歷經艱辛、不懈探索、積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得出的,是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年是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振奮創新精神,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本文連結:http://www.71.cn/2018/0427/998206.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單位:天津市地下鐵道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並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正確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党、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課題,為我們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推進改革開放提供了科學指導。

第六,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改革開放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堅持我們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必須著眼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不斷克服各種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開放就失去了意義,也不可能持續。

第七,40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改革開放必須加強党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改革開放事業是一項長期長遠的偉大事業,全黨時刻面臨改革開放的考驗。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搞好改革開放,就必須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著力整治慵懶散奢等不良風氣,防範消極腐敗、防範脫離群眾,堅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優良黨風凝聚党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解決党的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增強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駕馭全域、化解矛盾、應對風險、推動發展的能力,真正擔負起改革開放的歷史重任和崇高使命。

偉大實踐波瀾壯闊,經驗啟示彌足珍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改革開放寶貴經驗和啟示是一代代中國人民歷經艱辛、不懈探索、積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得出的,是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年是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振奮創新精神,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本文連結:http://www.71.cn/2018/0427/998206.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單位:天津市地下鐵道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