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檔案君|“汪辜會談”廿五年:感人細節折射人心所向

這是25年前, 時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宴請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的菜單。

這份功能表十分“別致”——中間文字部分是四個字的“菜名”,

上方可見主賓資訊, 下方有日期落款“27-4-1993”, 左右兩側有許多賓客的簽名。

且聽檔案君講述這張功能表背後的故事。

天下大勢

1979年元旦, 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 1980年代初, 中共中央提出“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的方針, 兩岸關係趨於緩和。 1987年7月, 臺灣方面解除“戒嚴”, 隨後開放臺胞赴大陸探親, 兩岸長期隔絕的狀態被打破。 以此為發端, 兩岸探親、旅遊、經商逐漸增多, 兩岸經貿關係迅速擴大, 兩岸關係需要解決的問題日益增多。 1992“九二共識”更從原則上排除了事務商談的主要障礙, 為“汪辜會談”的順利舉行鋪平了道路。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 在大陸有關方面的倡議和積極推動下, 經過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

備受矚目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正式舉行。

1993年4月27日, 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海皇大廈舉行“汪辜會談”首次會議

27日晚, 會談後的汪道涵、辜振甫等兩會商談代表相聚晚宴, 其樂融融, 遂有了上面這張菜單。

人心思歸

說起菜單上的九道菜,

真是個個好口彩——

情同手足在北京參觀故宮博物院 圖片來自新華社

辜振甫先生訪問北京時, 時任國務院台辦主任陳雲林將一幅“度盡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愁”的條幅送給了辜先生

不過, 這是汪辜二老的最後一次面談。 2005年初,

辜振甫先生在臺北病逝, 汪道涵電唁“汪辜會談, 兩度執手, 九二共識, 一生然諾”。 2005年年末, 帶著未能踏上臺灣寶島的遺憾, 汪道涵先生也與世長辭。 “汪辜會談”的成功經驗與精神內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把兩岸協商談判、對話溝通建立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之上, 是確保兩岸關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基礎和保證。 “汪辜會談”及此後歷次兩岸兩會談判對這一原則的執著堅持, 正是它的寶貴之處, 有助於避免兩岸談判協商被引入歧途。 同時, 會談作為兩岸以受權的民間團體商談解決兩岸經濟性、事務性、功能性問題的一個創新, 為兩岸找到了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開展接觸商談的新途徑。

“汪辜會談”的舉行和協定的簽署,

反映了兩岸同胞的心聲。 前人成果來之不易, 需要倍加珍惜。 兩岸交流融合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

(作者:檔案君)

本文檔案資料引自範麗青《汪辜會談》、肖楊《廿載滄桑砥礪始有成 兩岸攜手共築中國夢——紀念汪辜會談20周年》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央檔案館、《人民政協報》、中國臺灣網、中新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