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八百里衡山出好茶” 王燕談南嶽(衡山)雲霧茶區域公共品牌打造

△南嶽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燕(右)現場調研茶產業發展

□中共南嶽區委副書記、區長 王燕

為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兩茶一菜”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

結合四川雅安“蒙頂山茶”、福建武夷山“大紅袍”以及益陽“安化黑茶”茶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 根據衡陽茶葉發展和南嶽雲霧茶的現實狀況, 就推動衡陽市茶產業高品質發展, 特提出五點建議:

一、以“名”興茶, 大品牌成就大產業

品牌茶的強勢總離不開區域品牌的崛起, 區域品牌往往更具有力量和價值, 這是名優茶興起的關鍵。

安化黑茶號稱茶葉產業的“黑馬”, 從無牌、創牌到名牌的蝶變, 靠的就是政府強力推進區域品牌的創建,抱團發展, 將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深耕細作, 從戰略規劃、資金支援、品牌推廣、管道建設等方面, 十年磨一劍, 將安化黑茶打造成了“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當前, 衡陽市擁有南嶽雲霧茶、綠彤有機茶、塔山山嵐茶、江頭貢茶、高峰毛尖、岳北大白等品牌,

茶葉種植面積12萬畝, 僅占全省的5%(全省茶園面積243萬畝), 茶業年綜合產值為6億多元, 不足全省年綜合產值1%(我省2017年茶業綜合產值為713億)的。 品牌多而影響小, 品牌雜而價值低。 直面現狀, 振興衡陽茶產業, 必須充分認識自身短板, 凝聚合力, 抱團發展;必須把握自身優勢, 突出衡陽特色, 做到精准發力。

一是借“名景區”興茶。 西湖龍井因西湖而成名, 武夷山大紅袍因武夷山而彰顯。 南嶽衡山是五嶽名山、文明奧區、宗教聖地, 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要充分發揮“南嶽衡山”在旅遊業界的影響力, 發揮每年近千萬遊客的帶動力, 依託“五嶽名山”獨特的地理標誌優勢,

以及南嶽衡山72峰連綿輻射多個縣區的區域廣的優勢, 將南嶽(衡山)雲霧茶打造成為市級公用品牌。

二是借“名嶽茶”興茶。 南嶽區是一個典型的山嶽丘陵區, 地處北緯27度12分, 氣候溫和、濕潤, 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 平均霧日達251.5天, 南嶽雲霧茶多產自800-1000米的高海拔地區, 種植出來的茶葉, 色澤翠綠, 香氣濃郁, 是茶中上品。 五嶽之中唯有南嶽產茶, 是唯一的嶽茶。 陸羽《茶經》四次提到南嶽茶;其“嶽”的獨特性是茶文化中最閃亮的“金字招牌”。 初唐時期, 南嶽雲霧茶就被列為貢茶。 美譽度和知名度高, 使南嶽雲霧茶具備打造成區域品牌的價值。

三是借“名活動”興茶。 五嶽自古就是江山社稷的象徵, 在人們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南嶽是茶祖神農活動的中心,

是南方的祭祀中心。 春茶祭典是南嶽傳統茶事活動, 自2007年起, 南嶽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南嶽祭茶大典”。 2013年“南嶽祭茶大典”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級名錄、湖南十大茶文化事件。 2017年“南嶽祭茶大典”, 省內外27個產茶地的新茶在南嶽大廟爭相亮相, 眾多茶企雲集, 專家茶人彙聚, 在國內外茶界影響廣泛。 媒體關注度高, 全國各地名茶參與度高, 將成為提升“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影響力的良好平臺。

打造“南嶽(衡山)雲霧茶”區域公用品牌, 首先要叫響品牌。 一要發佈品牌。 以申請“南嶽(衡山)雲霧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定為切入點, 加強引導, 形成共識, 確定“南嶽(衡山)雲霧茶”為衡陽市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並對外權威發佈。

二要策劃品牌。 邀請專業策劃公司, 從“南嶽(衡山)雲霧茶”的品牌註冊, 品牌構建、品牌包裝、品牌推廣、品牌管理等各個方面, 全方位包裝, 高標準策劃, 專業化推廣。 三要夯實品牌。 建設一批茶園示範基地, 推出一批通過有機認證、無公害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等認證的標準化茶園, 建立一套“南嶽(衡山)雲霧茶”品質標準體系, 並以此為基礎, 整合一批嚴格准入的區域公用品牌+子品牌。

二、以“策”強茶, 優規劃打造優茶葉

區域公共品牌的崛起離不開政府的頂層設計和強力推動, 離不開政府提供的多種鼓勵政策、優惠政策、保護政策, 也離不開市場的大實力財團、大茶商、大管道商的積極運作。

(一)要規劃先行, 當好引導者。 研究出臺《衡陽茶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畫》、《衡陽市茶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整合產業資源,形成區域合力,堅持“科技領先、文化引路、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龍頭帶動、精品拓市”的指導方針,重點建設生態茶基地與現代化茶廠、拓展市場、打造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弘揚衡陽陽茶文化,按照一年探索、兩年成型、五年成業的總體目標,通過三至五年的發展,實現衡陽茶業五大轉變:從以產定銷向以銷促產轉變,從數量產值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從低檔茶向優質品牌茶轉變,從手工作坊式制茶向機械化規模制茶轉變,從分散生產經營向茶葉產業化轉變,到2020年,力爭把茶葉產業打造成為富民強市的大產業,把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打造成中國知名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到2020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要發展到20萬畝,茶業綜合產值達到50億元。到2025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要發展到35萬畝,茶業綜合產值達100億元。

(二)要扶大扶強,當好扶持者。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為重點,大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組織,切實提高產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準。一是精准施策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立全市茶葉龍頭企業資訊化監測管理平臺,制定全市茶葉企業評價分級標準體系,開展茶葉龍頭企業動態監測。加大對茶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援和投入力度,每年整合2000萬元以上資金重點扶植茶產業的發展和品牌打造,制定對茶產業龍頭企業給予傾斜的扶持政策,支援年產值有過億元潛力的重點龍頭企業做強做大,支援過萬畝的茶葉基地鄉(鎮)建設。鼓勵支持茶葉企業採取合資合作、兼併重組、股份制等方式,壯大龍頭企業規模實力。以培育茶業大集團、“小巨人”和龍頭企業為重點,實施梯度培育、分級負責。到2020年,全市培育年產值過億元的龍頭企業要達到3–5家。到2025年,全市培育年產值過5億元的龍頭企業要達到2–4家。二是大力培育農村新型經營組織。加大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培育力度,到2025年,要打造出4個5萬畝茶葉生產基地。加強農村種植能手及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高茶葉產業管理水準。將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等與技術扶貧、農業專案實施培訓等有機結合。三是推動精深加工升級。大力發展茶葉深加工及茶飲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茶葉衍生產品,延伸產業鏈。推進茶葉精製企業生產技術和設備升級換代,提升精深加工水準。落實茶葉加工園區土地、用電、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茶企向加工園區集中。同時,大力支持銀企對接,建立完善助保貸、互惠貸等融資服務平臺,扶持種茶大戶和龍頭茶企。

(三)要監製監管,當好管理者。建立完善茶葉品質生產控制標準、檢測核對總和監管體系,嚴格市場准入、流通、倉儲各環節管控,實現茶產品品質安全可追溯,提高“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品質安全的公信力。一是抓實投入品源頭管控。從源頭上把好茶園投入品准入關,推行茶園農資投入品的經營銷售備案制度,建立可追溯機制。二是加快標準體系建設。成立“南嶽(衡山)雲霧茶”標準體系建設領導小組,開展“南嶽(衡山)雲霧茶”標準體系的編制工作,構建文字標準和實物樣標準為基礎的統一茶產品管控機制。同時,要開展茶加工技術規範、倉儲技術規範、產品標準、產品檢驗檢測技術規程等標準的編撰、申報、審定和發佈工作。引導和支援制定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加大標準宣傳和執行落實力度。鼓勵企業開展SC、ISO、HACCP等品質管制體系認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三是加強公用品牌保護。加強產茶地的環境保護,避免區域公用品牌原產地遭到人為破壞和環境污染。加強茶產品檢驗檢測,確保茶產品品質安全。加強區域公用品牌品質標準體系的執行,通過嚴格的准入和退出機制,確保“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區域公用品牌持續健康發展。

三、以“質”立茶,強標準建設強基地

要適應茶葉由量到質轉變的大趨勢,強化茶葉良種培育等基礎性茶葉科技的研發攻關,創新茶業技術體系,全面提升衡陽市茶業的科技水準,著力推進標準茶園和標準茶場建設,打造健康茶、生態茶、放心茶。

(一)要增強茶葉科研水準。實施“衡陽茶群體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發項目,以增強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為重點,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一是要搭建科研平臺。整合教育、科技、農業、企業、社會等資源力量,支持通過人才進企業、科研進企業、文化進校園等措施,建立科研院校和企業人才互補的良好機制,構建產、學、研、市場、文化相結合的專家庫和技術平臺。二是打造科研力量。開展“十百千”茶業人才培養行動,著力培養、引進10名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100名初級、中級職稱業務骨幹,1000名實用技術鄉土人才,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鼓勵支援龍頭企業建立產品研發中心,推動資訊資源、儀器設備共用,使企業、園區成為產品創新主體。三是形成科研成果。堅持協作攻關、創新聯動,加強與國內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市級茶葉技術研究中心。充分利用農業大資料資源,為茶產業發展提供業務指導、智力諮詢和輿論支援。鼓勵支持科研院校與茶葉加工園區、茶葉企業合作建立茶葉研究院,開展茶葉精深加工產品開發、關鍵工藝技術、基礎性研究等重大專案攻關。

(二)要加強茶園基地建設。探索創新土地流轉模式,有效利用退耕還林等政策支持,因地制宜,有計劃有規劃地合理開發茶園,加大低產和低品質茶園的改造力度,提高茶葉單產,促進茶葉的全價利用。首先,要“打造核心”。加強南嶽(衡山)雲霧茶的打造和保護,以岳茶、高山有機茶原產地—南嶽為核心,將南嶽毗盧洞、沙灣等茶園建成“南嶽(衡山)雲霧茶”區域品牌示範基地,凸顯“南嶽(衡山)雲霧茶”原產地的核心地位;其次,要“基地帶動”。在確定的首批“南嶽(衡山)雲霧茶”區域品牌示範基地,嚴格按照“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的要求,實行標準化操作,帶動全市茶園基地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茶園建設。再次,要全面推廣。在全市大力推廣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茶及品質管制體系等認證,擴大覆蓋面,讓“南嶽(衡山)雲霧茶”品質標準體系成為全市產茶地的共同遵循。

(三)要狠抓品質安全標準。一是把好准入關。建立茶葉品質安全檢測服務平臺,加大對茶產品品質抽查抽檢監管力度,嚴格按照《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範》要求,加大對茶葉企業生產環境、加工人員、設施設備等執法監管和整治力度,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環節品質監管體系全覆蓋。二是把好生產關。加大茶葉栽植、修剪、採摘、病蟲害防治和茶葉清潔、衛生加工及貯存技術的宣傳普及工作,將綠色、有機、無公害等生產技術規程貫穿於種植、加工、行銷各環節。三是把好溯源關。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追溯、消費者查詢的茶葉品質安全可追溯系統,實現茶園到茶杯的全程追溯,不斷提高全市茶葉品質安全的公信度。

四、以“銷”旺茶,好創意才有好生意

搶抓全國茶葉市場從 “名茶”到 “民茶”向理性回歸的機遇,要在市級層面制定區域公共品牌—南嶽雲霧茶的品牌打造計畫,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厘清目標市場、細分市場以及消費群體、消費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市場拓展對策措施,搭建多元行銷網路,努力提高南嶽(衡山)雲霧茶的市場競爭力。

(一)廣告行銷。將“南嶽(衡山)雲霧茶”作為衡陽名片,加大對外宣傳和推介力度。搭建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的國省市級三級宣傳平臺,既有電視廣告、大型戶外的廣告、行業展會、報紙廣告、專業雜誌廣告,更有移動用戶端APP平臺新媒體,“微訪談”、“微直播”、“微話題”,多方面、立體化的互聯網廣告,最大化植入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的形象IP。推進以商招商、茶事活動招商,整合全市茶企現有品牌宣傳的廣告管道資源,共同宣傳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

(二)網點行銷。堅持線上線下市場並重,以點、線、面結合全面鋪開行銷網路。一是突出“點”。在南嶽集中布點打造南嶽(衡山)雲霧茶文化體驗街區,全市茶企入駐,開設各企業門店。在全市範圍內選址20個左右的人流集散區域布點直銷中心,凝聚全市共樹品牌的合力。 二是連成“線”。探索攻關南嶽衡山的成熟和潛在旅遊市場,形成茶葉供銷線路。在北京馬連道、廣州芳村、湖南高橋等省級大型物流中心設立視窗、加強合作、開拓市場,努力構建南嶽(衡山)雲霧茶的市場新格局。三是打造“面”。統一規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數萬家“南嶽(衡山)雲霧茶”茶葉經營點、茶藝館、會所賓館酒樓超市專櫃,採用“虛擬”特許加盟、聯鎖經營形式,集中培訓指導,統一標誌、統一操作流程,標準化經營,備案准入。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和全國性網購平臺開設網店,拓展網路銷售管道,做強網銷品牌。以電商示範縣建設為契機,實施農特產電商戰略,整合資源,打開全國的南嶽(衡山)雲霧茶行銷網路,形成輻射全國的行銷網面,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拓展的產業銷售鏈條。同時注重推廣“茶產業+互聯網+金融+現代物流”的創新運營模式,推動茶產品連鎖經營、直供直銷、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和現代交易方式融合發展。

(三)活動行銷。充分借助祭茶大典、茶博會、農博會及省外展會等重大活動平臺,積極舉辦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品鑒會和品牌推介及茶節會活動。舉全市之力持續舉辦“南嶽(衡山)雲霧茶文化節”系列活動,提升“南嶽(衡山)雲霧茶的認知度、認可度和信賴度及美譽度。同時要充分發揮衡州經濟論壇等重大活動的平臺作用,開展南嶽(衡山)雲霧茶的品牌宣傳。

五、以“旅”促茶,美茶區變成美景區

深入推動“以茶興旅、以旅促茶、以文傳茶”融合發展,以“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產品變商品、茶山變金山”為目標,提升產業競爭軟實力。

(一)推動茶區景區一體化。一是讓茶區變景區。堅持精細規劃,精緻改造,按照“高效、優質、生態”的要求,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經營、重點佈局、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強茶園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園外有林、園中有樹、坎邊有草、周邊有花的綜合性茶園。二是從賣茶葉到“賣風景”。整合全域旅遊發展戰略,開發集“觀光—採茶—制茶—品茶”于一體茶文化旅遊線路,發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茶莊,重點將南嶽“十裡茶鄉”等一批具有示範性的茶園景區打造成美麗鄉村的載體、旅遊休閒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二)推動茶旅文化一體化。一是挖掘茶文化演繹內涵。深入挖掘“岳茶、壽茶、禪茶”的文化價值,傳承雲霧茶傳統技藝,開展制茶工藝大師評選活動。收集、整理與南嶽(衡山)雲霧茶有關的歷史、傳說、傳奇故事,採取茶陳列館建設、茶藝表演、創作文學文藝作品等方式,豐富茶文化表現形式和內涵。二是構建茶文化傳播載體。支援建設一批具有濃郁茶文化特色的茶博覽園、茶博物館、茶體驗店等。培養一批宣傳南嶽(衡山)雲霧茶文化的學者和專家,作為弘揚茶文化代言人。三是拓展茶旅文化功能價值。集聚茶產業、人文歷史、休閒度假、觀光體驗、健康養生、文化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等資源,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新業態。加快推動茶產業與特色旅遊、風情文化、綠色餐飲、“大健康”等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茶產業的生態、休閒、文化和非農價值。

(三)推動茶旅產品一體化。一是深入推進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六茶共舞”,著力促進茶產業多元開發利用,形成融“喝茶、飲(料)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為一體的六茶共舞、三產交融、跨界拓展、全價利用的茶產業發展格局。注重調整優化產品結構,以優質綠茶為主,發展紅茶、黑茶等茶產品,大力研發抹茶、茶多酚、茶工藝品、茶食品等附加值高的茶產品,推進茶資源全方位利用,提高茶的附加值。開發“禪茶”系列產品,依託南嶽龐大的遊客消費市場,規劃逐步培養南嶽遊客“敬一炷香、許一個願、供一盒茶”的禪修理念,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二是建設茶產業功能區。建設一條南嶽茶文化街,規劃建設全市茶葉產業綜合體項目,集成茶葉博物院、品鑒中心、交易中心、倉儲中心、物流中心、檢測中心、金融中心、科研中心和茶文化空間等功能,兼具茶葉衍生出的器、花、藝、道、琴、書畫等文化功能,滿足茶商高端展示、交易、會客接待等需求和大眾客戶的休閒、娛樂、養生等功能。

研究出臺《衡陽茶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畫》、《衡陽市茶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整合產業資源,形成區域合力,堅持“科技領先、文化引路、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龍頭帶動、精品拓市”的指導方針,重點建設生態茶基地與現代化茶廠、拓展市場、打造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弘揚衡陽陽茶文化,按照一年探索、兩年成型、五年成業的總體目標,通過三至五年的發展,實現衡陽茶業五大轉變:從以產定銷向以銷促產轉變,從數量產值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從低檔茶向優質品牌茶轉變,從手工作坊式制茶向機械化規模制茶轉變,從分散生產經營向茶葉產業化轉變,到2020年,力爭把茶葉產業打造成為富民強市的大產業,把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打造成中國知名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到2020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要發展到20萬畝,茶業綜合產值達到50億元。到2025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要發展到35萬畝,茶業綜合產值達100億元。

(二)要扶大扶強,當好扶持者。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為重點,大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組織,切實提高產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準。一是精准施策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立全市茶葉龍頭企業資訊化監測管理平臺,制定全市茶葉企業評價分級標準體系,開展茶葉龍頭企業動態監測。加大對茶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援和投入力度,每年整合2000萬元以上資金重點扶植茶產業的發展和品牌打造,制定對茶產業龍頭企業給予傾斜的扶持政策,支援年產值有過億元潛力的重點龍頭企業做強做大,支援過萬畝的茶葉基地鄉(鎮)建設。鼓勵支持茶葉企業採取合資合作、兼併重組、股份制等方式,壯大龍頭企業規模實力。以培育茶業大集團、“小巨人”和龍頭企業為重點,實施梯度培育、分級負責。到2020年,全市培育年產值過億元的龍頭企業要達到3–5家。到2025年,全市培育年產值過5億元的龍頭企業要達到2–4家。二是大力培育農村新型經營組織。加大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培育力度,到2025年,要打造出4個5萬畝茶葉生產基地。加強農村種植能手及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高茶葉產業管理水準。將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等與技術扶貧、農業專案實施培訓等有機結合。三是推動精深加工升級。大力發展茶葉深加工及茶飲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茶葉衍生產品,延伸產業鏈。推進茶葉精製企業生產技術和設備升級換代,提升精深加工水準。落實茶葉加工園區土地、用電、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茶企向加工園區集中。同時,大力支持銀企對接,建立完善助保貸、互惠貸等融資服務平臺,扶持種茶大戶和龍頭茶企。

(三)要監製監管,當好管理者。建立完善茶葉品質生產控制標準、檢測核對總和監管體系,嚴格市場准入、流通、倉儲各環節管控,實現茶產品品質安全可追溯,提高“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品質安全的公信力。一是抓實投入品源頭管控。從源頭上把好茶園投入品准入關,推行茶園農資投入品的經營銷售備案制度,建立可追溯機制。二是加快標準體系建設。成立“南嶽(衡山)雲霧茶”標準體系建設領導小組,開展“南嶽(衡山)雲霧茶”標準體系的編制工作,構建文字標準和實物樣標準為基礎的統一茶產品管控機制。同時,要開展茶加工技術規範、倉儲技術規範、產品標準、產品檢驗檢測技術規程等標準的編撰、申報、審定和發佈工作。引導和支援制定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加大標準宣傳和執行落實力度。鼓勵企業開展SC、ISO、HACCP等品質管制體系認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三是加強公用品牌保護。加強產茶地的環境保護,避免區域公用品牌原產地遭到人為破壞和環境污染。加強茶產品檢驗檢測,確保茶產品品質安全。加強區域公用品牌品質標準體系的執行,通過嚴格的准入和退出機制,確保“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區域公用品牌持續健康發展。

三、以“質”立茶,強標準建設強基地

要適應茶葉由量到質轉變的大趨勢,強化茶葉良種培育等基礎性茶葉科技的研發攻關,創新茶業技術體系,全面提升衡陽市茶業的科技水準,著力推進標準茶園和標準茶場建設,打造健康茶、生態茶、放心茶。

(一)要增強茶葉科研水準。實施“衡陽茶群體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發項目,以增強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為重點,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一是要搭建科研平臺。整合教育、科技、農業、企業、社會等資源力量,支持通過人才進企業、科研進企業、文化進校園等措施,建立科研院校和企業人才互補的良好機制,構建產、學、研、市場、文化相結合的專家庫和技術平臺。二是打造科研力量。開展“十百千”茶業人才培養行動,著力培養、引進10名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100名初級、中級職稱業務骨幹,1000名實用技術鄉土人才,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鼓勵支援龍頭企業建立產品研發中心,推動資訊資源、儀器設備共用,使企業、園區成為產品創新主體。三是形成科研成果。堅持協作攻關、創新聯動,加強與國內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市級茶葉技術研究中心。充分利用農業大資料資源,為茶產業發展提供業務指導、智力諮詢和輿論支援。鼓勵支持科研院校與茶葉加工園區、茶葉企業合作建立茶葉研究院,開展茶葉精深加工產品開發、關鍵工藝技術、基礎性研究等重大專案攻關。

(二)要加強茶園基地建設。探索創新土地流轉模式,有效利用退耕還林等政策支持,因地制宜,有計劃有規劃地合理開發茶園,加大低產和低品質茶園的改造力度,提高茶葉單產,促進茶葉的全價利用。首先,要“打造核心”。加強南嶽(衡山)雲霧茶的打造和保護,以岳茶、高山有機茶原產地—南嶽為核心,將南嶽毗盧洞、沙灣等茶園建成“南嶽(衡山)雲霧茶”區域品牌示範基地,凸顯“南嶽(衡山)雲霧茶”原產地的核心地位;其次,要“基地帶動”。在確定的首批“南嶽(衡山)雲霧茶”區域品牌示範基地,嚴格按照“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的要求,實行標準化操作,帶動全市茶園基地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茶園建設。再次,要全面推廣。在全市大力推廣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茶及品質管制體系等認證,擴大覆蓋面,讓“南嶽(衡山)雲霧茶”品質標準體系成為全市產茶地的共同遵循。

(三)要狠抓品質安全標準。一是把好准入關。建立茶葉品質安全檢測服務平臺,加大對茶產品品質抽查抽檢監管力度,嚴格按照《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範》要求,加大對茶葉企業生產環境、加工人員、設施設備等執法監管和整治力度,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環節品質監管體系全覆蓋。二是把好生產關。加大茶葉栽植、修剪、採摘、病蟲害防治和茶葉清潔、衛生加工及貯存技術的宣傳普及工作,將綠色、有機、無公害等生產技術規程貫穿於種植、加工、行銷各環節。三是把好溯源關。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追溯、消費者查詢的茶葉品質安全可追溯系統,實現茶園到茶杯的全程追溯,不斷提高全市茶葉品質安全的公信度。

四、以“銷”旺茶,好創意才有好生意

搶抓全國茶葉市場從 “名茶”到 “民茶”向理性回歸的機遇,要在市級層面制定區域公共品牌—南嶽雲霧茶的品牌打造計畫,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厘清目標市場、細分市場以及消費群體、消費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市場拓展對策措施,搭建多元行銷網路,努力提高南嶽(衡山)雲霧茶的市場競爭力。

(一)廣告行銷。將“南嶽(衡山)雲霧茶”作為衡陽名片,加大對外宣傳和推介力度。搭建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的國省市級三級宣傳平臺,既有電視廣告、大型戶外的廣告、行業展會、報紙廣告、專業雜誌廣告,更有移動用戶端APP平臺新媒體,“微訪談”、“微直播”、“微話題”,多方面、立體化的互聯網廣告,最大化植入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的形象IP。推進以商招商、茶事活動招商,整合全市茶企現有品牌宣傳的廣告管道資源,共同宣傳南嶽(衡山)雲霧茶品牌。

(二)網點行銷。堅持線上線下市場並重,以點、線、面結合全面鋪開行銷網路。一是突出“點”。在南嶽集中布點打造南嶽(衡山)雲霧茶文化體驗街區,全市茶企入駐,開設各企業門店。在全市範圍內選址20個左右的人流集散區域布點直銷中心,凝聚全市共樹品牌的合力。 二是連成“線”。探索攻關南嶽衡山的成熟和潛在旅遊市場,形成茶葉供銷線路。在北京馬連道、廣州芳村、湖南高橋等省級大型物流中心設立視窗、加強合作、開拓市場,努力構建南嶽(衡山)雲霧茶的市場新格局。三是打造“面”。統一規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數萬家“南嶽(衡山)雲霧茶”茶葉經營點、茶藝館、會所賓館酒樓超市專櫃,採用“虛擬”特許加盟、聯鎖經營形式,集中培訓指導,統一標誌、統一操作流程,標準化經營,備案准入。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和全國性網購平臺開設網店,拓展網路銷售管道,做強網銷品牌。以電商示範縣建設為契機,實施農特產電商戰略,整合資源,打開全國的南嶽(衡山)雲霧茶行銷網路,形成輻射全國的行銷網面,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拓展的產業銷售鏈條。同時注重推廣“茶產業+互聯網+金融+現代物流”的創新運營模式,推動茶產品連鎖經營、直供直銷、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和現代交易方式融合發展。

(三)活動行銷。充分借助祭茶大典、茶博會、農博會及省外展會等重大活動平臺,積極舉辦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品鑒會和品牌推介及茶節會活動。舉全市之力持續舉辦“南嶽(衡山)雲霧茶文化節”系列活動,提升“南嶽(衡山)雲霧茶的認知度、認可度和信賴度及美譽度。同時要充分發揮衡州經濟論壇等重大活動的平臺作用,開展南嶽(衡山)雲霧茶的品牌宣傳。

五、以“旅”促茶,美茶區變成美景區

深入推動“以茶興旅、以旅促茶、以文傳茶”融合發展,以“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產品變商品、茶山變金山”為目標,提升產業競爭軟實力。

(一)推動茶區景區一體化。一是讓茶區變景區。堅持精細規劃,精緻改造,按照“高效、優質、生態”的要求,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經營、重點佈局、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強茶園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園外有林、園中有樹、坎邊有草、周邊有花的綜合性茶園。二是從賣茶葉到“賣風景”。整合全域旅遊發展戰略,開發集“觀光—採茶—制茶—品茶”于一體茶文化旅遊線路,發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茶莊,重點將南嶽“十裡茶鄉”等一批具有示範性的茶園景區打造成美麗鄉村的載體、旅遊休閒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二)推動茶旅文化一體化。一是挖掘茶文化演繹內涵。深入挖掘“岳茶、壽茶、禪茶”的文化價值,傳承雲霧茶傳統技藝,開展制茶工藝大師評選活動。收集、整理與南嶽(衡山)雲霧茶有關的歷史、傳說、傳奇故事,採取茶陳列館建設、茶藝表演、創作文學文藝作品等方式,豐富茶文化表現形式和內涵。二是構建茶文化傳播載體。支援建設一批具有濃郁茶文化特色的茶博覽園、茶博物館、茶體驗店等。培養一批宣傳南嶽(衡山)雲霧茶文化的學者和專家,作為弘揚茶文化代言人。三是拓展茶旅文化功能價值。集聚茶產業、人文歷史、休閒度假、觀光體驗、健康養生、文化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等資源,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新業態。加快推動茶產業與特色旅遊、風情文化、綠色餐飲、“大健康”等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茶產業的生態、休閒、文化和非農價值。

(三)推動茶旅產品一體化。一是深入推進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六茶共舞”,著力促進茶產業多元開發利用,形成融“喝茶、飲(料)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為一體的六茶共舞、三產交融、跨界拓展、全價利用的茶產業發展格局。注重調整優化產品結構,以優質綠茶為主,發展紅茶、黑茶等茶產品,大力研發抹茶、茶多酚、茶工藝品、茶食品等附加值高的茶產品,推進茶資源全方位利用,提高茶的附加值。開發“禪茶”系列產品,依託南嶽龐大的遊客消費市場,規劃逐步培養南嶽遊客“敬一炷香、許一個願、供一盒茶”的禪修理念,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二是建設茶產業功能區。建設一條南嶽茶文化街,規劃建設全市茶葉產業綜合體項目,集成茶葉博物院、品鑒中心、交易中心、倉儲中心、物流中心、檢測中心、金融中心、科研中心和茶文化空間等功能,兼具茶葉衍生出的器、花、藝、道、琴、書畫等文化功能,滿足茶商高端展示、交易、會客接待等需求和大眾客戶的休閒、娛樂、養生等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