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落在廣州市中心的“廠房學校”

站在新蕾學校主教學樓三樓, 就能將整個校園盡收眼底

這裡是廣州員村, 一個距離廣州塔僅6公里的城中村, 6.6萬的流動人口在這裡生活;這裡有11所小學,

其中5所是民辦學校——2所中英文國際學校, 3所“打工子弟學校”。

這是一所由廠房改建的學校, 70%的教師是大專學歷, 教師工資每個月只有四千塊錢, 這所學校為932位元流動兒童提供教育服務。

要不要轉學回湖北老家讀書, 文君心裡還沒底。

文君是新蕾學校四年級的學生。 她所就讀的新蕾學校是一所開了22年的打工子弟學校, 共有938位學生, 其中932個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流動兒童”。

儘管還沒到需要升學的年級, 離別的情緒已經在班上蔓延, 班上同學開始互相打探是否轉回老家讀書。

回, 抑或不回, 是橫亙在這個班54個孩子面前的艱難抉擇。 回去, 意味著離開父母, 留守家鄉;留下, 意味著高價學費,

有限的公立學校學位。

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 這個班註定是“不完整”的。 打工子弟學校普遍呈現一種“年級越高, 人數越少”的特點。 以新蕾學校為例, 目前一、二年級分別有5個班, 到五六年級只剩下每個年級2個班。

還沒長大, 就要體會離別的痛苦, 是新蕾學校孩子們的常態。

“廠房學校”

文君就讀的新蕾學校在廣州市中心的一個城中村, 這裡距離廣州CBD——珠江新城僅隔兩個地鐵站。 從校門口往外遠眺, 可以看見不遠處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廣州的打工子弟學校分佈在各個“城中村”內。 村裡, 四面八方的人來到這裡討生活。 他們通常居住在黑壓壓一片的低矮民房裡, 樓道昏暗擁擠, 牆壁上貼著各種五顏六色的“小廣告”。 這裡,

雜亂的環境和城市的規則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新蕾學校門面不大, 總共有三棟樓。 如果不是校門口飄揚的五星紅旗, 路過的人常常會忽略它的存在。 90年代, 村裡的人按廠房的設計建造這棟房子, 一經建成, 便被新蕾教育集團相中, 租用至今。 課室和廠房的設計難免有所差別, 即便經過改造, 有的難題還是無法避免:許多間課室都較為封閉, 僅在講臺後方開著兩扇小窗。 側邊沒有窗戶, 採光、通風都不足, 白天也要開燈照明。

學校操場是位於一棟樓樓頂的“空中操場”。 操場是水泥地, 有兩條跑道, 空餘地方擺放著兩張乒乓球桌, 一側網欄上貼著“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字樣。

學校的“空中操場”

另一棟樓的一、二、三層是課室, 第四層被用作教師宿舍。 所謂的“宿舍”其實是一個鋪位, 整個樓層被分隔為不同的單間, 床是上下鋪的, “就跟大學宿舍差不多”, 一位年輕的老師介紹。 宿舍外牆年久失修, 部分牆皮剝落, 裸露出灰色的水泥。 宿舍一旁的空房裡, 廢棄的課桌椅壘到了天花板。

學校附近一家廢棄的玻璃廠是學生們課後玩樂的天堂。 廢舊廠房存在安全隱患, 老師們三令五申禁止學生到玻璃廠玩耍, 學生們還是喜歡“勇闖禁地”。 老師們想了個辦法, 凡是去“玻璃廠”的學生都要罰寫檢討, 張貼在課室後門, 可這依舊制止不了孩子們蠢蠢欲動的好奇心, 檢討書貼滿了一整扇後門, 孩子們故作深沉的稚嫩語氣躍然紙上:如果我再私自去玻璃廠, 將天打雷劈, 萬劫不復!

創校以來, 為了保障師生們的安全, 新蕾集團多次“自掏腰包”翻修學校牆體。

校長周顯琴時常感歎辦學不易, “民辦學校畢竟需要靠盈利來改善, 教學條件有限。 公辦學校有國家投資, 差什麼直接寫個報告, 查實就去辦。 ”

第四層的教師宿舍沒有陽臺,老師們只能把衣物晾曬在走廊第一間正規的“打工子弟學校”

周顯琴在新蕾學校做了7年的副校長,10年校長。1997年,社會興起公務員辭職下海潮,在四川老家教了16年書的周顯琴也想出門“闖一闖”,向學校遞交“停薪留職”申請,來到珠三角。

初來乍到,周顯琴想下海經商,轉行做生意,東找西找,沒找到滿意的工作。恰好一位他曾經的學生,介紹他到新蕾學校做老師,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到學校面試。試講一節課後,學校通知他錄用,每月700塊錢,比老家每個月300塊工資多了400塊。

他剛到新蕾學校任教的第一年,也是學校剛創辦的第一年。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興起,廣州湧入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開始出現打工子弟學校。

1992年,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制定了《廣州市社會力量辦學管理條例》,首次用政策法規形式規範民辦教育發展。

寬鬆的政策環境給打工子弟學校的發展提供沃土。1996年,新蕾學校搭上政策便車,成為首間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備案的社會力量辦學全日制學校。

創辦之初,學校操場還是一下雨就濕漉漉的泥地,課室沒有多媒體設備,只有簡單的桌椅板凳黑板,老師數量不足,低年級的班級有時需要老師“包班”教學,即一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的所有課程。

不過,廣州的打工子弟學校校舍條件與同期北京、上海相比已經優越得多。90年代,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多被稱為“菜地學校”,菜地旁邊搭起一些簡易棚戶就是一所學校。而彼時,廣州的流動兒童已經可以坐在水泥教室上課。

1996年,學校風風火火地開了起來,第一年招生,新蕾學校招了200多個學生。

下午放學,兩個學生收拾書包走出課室招生“爭奪戰”

在許多打工子弟學校教師們的記憶中,每年暑假,他們都會展開一場傾巢而出的招生“爭奪戰”。

這場“戰役”的主戰場是在人來人往的菜市場。

在夏季漫長的廣州,一年裡最熱的八月份也是“爭奪戰”最激烈的時候。酷暑時節,各間學校的老師早早結束暑假,返回學校,三兩個人結成一隊,拿著印有學校名字的牌子、宣傳資料,搬兩套課桌椅,在各大菜市場門口擺攤宣傳。

通常幾所民辦學校攤位會連在一起,“家長們最關心的無非是一個學費,一個中午能不能託管,然後教學品質”,一位曾經參與過招生的老師介紹。有些新來的老師還會掛著學校宣傳板,騎車在村裡晃蕩,幫學校宣傳招生。隨著生源逐步穩定,這種“菜場招生”的方式逐漸被學生家長“以老帶新”的方式取代,“就好比是老顧客再為我們學校打口頭廣告”。

黃嵐在新蕾學校任教了12年,此前她在老家茂名公立小學教了九年。

在這裡,黃嵐明顯感覺到兩所學校教師的差異,“公立學校老師位置和打工子弟學校老師位置不太一樣”。

一次,班上有個學生從外地轉學進來,學籍還在老家,黃嵐心急打電話給家長,勸其儘快把孩子學籍轉出,否則影響孩子升學,家長置之不理。於是,她只能親自到學生家裡家訪,家長卻責怪黃嵐管得太多,“我的孩子到民辦學校讀書,我要去哪個學校讀都可以,隨便我愛去哪裡讀就去哪裡讀”。

類似這種以“顧客”身份自居的家長在打工子弟學校並不少見。祝華是黃嵐的同事,她表示自己也遇到過一位“蠻不講理”的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什麼事情都是學校的責任。有時孩子在家不聽話,作為班主任的她也會被埋怨“是老師教得不好”。

“其實我感覺私立學校的老師比公辦學校的老師幹得更難、更累,他們給我們氣受了,我們只能承受。”祝華無奈說道。

“公辦學校的工資待遇應該是民辦學校的兩三倍,假如民辦學校一個月教師五千,公辦起碼一萬五,我們也是這樣,除了社保也就三四千塊。”周顯琴知道,工資低就意味著招不到好的老師。新蕾學校目前共有44名教師,本科畢業的有14人,其餘的均為大專學歷。

放學後,學生們搭校車回家缺位的公辦學校

巨大的市場需求刺激著民辦教育的發展,天河區從1996年的1所民辦學校發展到現在的46所。僅2017年,廣州市登記在案的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近63萬人,其中只有42%進入公辦學校就讀。這也就意味著,每10個流動兒童裡,有6個會在民辦學校讀書。

然而,民辦學校發展再蓬勃,在義務教育階段也只能承擔“輔助”作用。2001年,中央確立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兩為主”原則,即“以流入地區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也就是說,解決流動兒童上學難問題,流入地的公辦學校承擔主要責任。

儘管廣州是最早出現、最早關注打工子弟學校的城市,廣州政府懸置“兩為主”原則長達9年。直到2010年,廣州才頒佈第一個專門針對流動兒童入學的檔《關於做好優秀外來工入戶和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意見》,明確政府在流動兒童義務教育階段的主體責任。

長期以來,廣州市的流動兒童教育問題仰仗市場解決。2010年前,廣州公辦學校接收非戶籍兒童比例一直低於40%,而這個資料北京在2006年是63%,上海在2008年是61.06%。

新蕾學校門口懸掛著學校所獲榮譽和“積分入學”申請指南

去年下半年開始,新蕾學校學費從每學期4200元漲到低年級4500元,高年級4800元。周顯琴坦言,這個價格在廣州處於中低水準,,“一般學校都收到6000左右,我們算低的,因為發改委三年才允許你調價,我們基本上每三年都會調一次。”

在廣州,政府對於民辦學校招生有相應的補助,每個學生每學期675元,交學費的現場可以直接減免,只需學生家長簽名確認即可。然而675元還是遠遠不夠,早在十年前,上海給予民辦學校生均經費是每年2000元。

在幫扶流動兒童入學方面,上海政府一度是“模範”。2008-2012年,上海實施“農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三年行動計畫”,通過放寬班額、簡化入學條件、增加校舍提供15萬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實現全部流動兒童免費義務教育。

但是,上海的利好政策並沒有長久。2014年戶籍制度改革,規定“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上海開始提高流動兒童義務教育門檻,實行“積分入學”政策。

周顯琴把解決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的希望放在了去年剛生效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新版《促進法》將民辦教育分為“營利性學校”和“非營利性學校”,提供義務教育的學校均為“非營利性學校”,規定“學校出資人不可獲得辦學利潤”。

“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准盈利,不能亂動錢,就算學費多了,結餘下來的錢用來改善教育條件,提高教師待遇,學校方方面面可能會好一些”,周顯琴解釋。

對於廣東何時頒佈具體細則,他不知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文君、黃嵐、祝華為化名)

本文轉自布穀島,圖文作者賴蕙敏、蔣夢筱、鄺心怡、田格凡、畢一凡,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第四層的教師宿舍沒有陽臺,老師們只能把衣物晾曬在走廊第一間正規的“打工子弟學校”

周顯琴在新蕾學校做了7年的副校長,10年校長。1997年,社會興起公務員辭職下海潮,在四川老家教了16年書的周顯琴也想出門“闖一闖”,向學校遞交“停薪留職”申請,來到珠三角。

初來乍到,周顯琴想下海經商,轉行做生意,東找西找,沒找到滿意的工作。恰好一位他曾經的學生,介紹他到新蕾學校做老師,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到學校面試。試講一節課後,學校通知他錄用,每月700塊錢,比老家每個月300塊工資多了400塊。

他剛到新蕾學校任教的第一年,也是學校剛創辦的第一年。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興起,廣州湧入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開始出現打工子弟學校。

1992年,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制定了《廣州市社會力量辦學管理條例》,首次用政策法規形式規範民辦教育發展。

寬鬆的政策環境給打工子弟學校的發展提供沃土。1996年,新蕾學校搭上政策便車,成為首間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備案的社會力量辦學全日制學校。

創辦之初,學校操場還是一下雨就濕漉漉的泥地,課室沒有多媒體設備,只有簡單的桌椅板凳黑板,老師數量不足,低年級的班級有時需要老師“包班”教學,即一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的所有課程。

不過,廣州的打工子弟學校校舍條件與同期北京、上海相比已經優越得多。90年代,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多被稱為“菜地學校”,菜地旁邊搭起一些簡易棚戶就是一所學校。而彼時,廣州的流動兒童已經可以坐在水泥教室上課。

1996年,學校風風火火地開了起來,第一年招生,新蕾學校招了200多個學生。

下午放學,兩個學生收拾書包走出課室招生“爭奪戰”

在許多打工子弟學校教師們的記憶中,每年暑假,他們都會展開一場傾巢而出的招生“爭奪戰”。

這場“戰役”的主戰場是在人來人往的菜市場。

在夏季漫長的廣州,一年裡最熱的八月份也是“爭奪戰”最激烈的時候。酷暑時節,各間學校的老師早早結束暑假,返回學校,三兩個人結成一隊,拿著印有學校名字的牌子、宣傳資料,搬兩套課桌椅,在各大菜市場門口擺攤宣傳。

通常幾所民辦學校攤位會連在一起,“家長們最關心的無非是一個學費,一個中午能不能託管,然後教學品質”,一位曾經參與過招生的老師介紹。有些新來的老師還會掛著學校宣傳板,騎車在村裡晃蕩,幫學校宣傳招生。隨著生源逐步穩定,這種“菜場招生”的方式逐漸被學生家長“以老帶新”的方式取代,“就好比是老顧客再為我們學校打口頭廣告”。

黃嵐在新蕾學校任教了12年,此前她在老家茂名公立小學教了九年。

在這裡,黃嵐明顯感覺到兩所學校教師的差異,“公立學校老師位置和打工子弟學校老師位置不太一樣”。

一次,班上有個學生從外地轉學進來,學籍還在老家,黃嵐心急打電話給家長,勸其儘快把孩子學籍轉出,否則影響孩子升學,家長置之不理。於是,她只能親自到學生家裡家訪,家長卻責怪黃嵐管得太多,“我的孩子到民辦學校讀書,我要去哪個學校讀都可以,隨便我愛去哪裡讀就去哪裡讀”。

類似這種以“顧客”身份自居的家長在打工子弟學校並不少見。祝華是黃嵐的同事,她表示自己也遇到過一位“蠻不講理”的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什麼事情都是學校的責任。有時孩子在家不聽話,作為班主任的她也會被埋怨“是老師教得不好”。

“其實我感覺私立學校的老師比公辦學校的老師幹得更難、更累,他們給我們氣受了,我們只能承受。”祝華無奈說道。

“公辦學校的工資待遇應該是民辦學校的兩三倍,假如民辦學校一個月教師五千,公辦起碼一萬五,我們也是這樣,除了社保也就三四千塊。”周顯琴知道,工資低就意味著招不到好的老師。新蕾學校目前共有44名教師,本科畢業的有14人,其餘的均為大專學歷。

放學後,學生們搭校車回家缺位的公辦學校

巨大的市場需求刺激著民辦教育的發展,天河區從1996年的1所民辦學校發展到現在的46所。僅2017年,廣州市登記在案的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近63萬人,其中只有42%進入公辦學校就讀。這也就意味著,每10個流動兒童裡,有6個會在民辦學校讀書。

然而,民辦學校發展再蓬勃,在義務教育階段也只能承擔“輔助”作用。2001年,中央確立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兩為主”原則,即“以流入地區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也就是說,解決流動兒童上學難問題,流入地的公辦學校承擔主要責任。

儘管廣州是最早出現、最早關注打工子弟學校的城市,廣州政府懸置“兩為主”原則長達9年。直到2010年,廣州才頒佈第一個專門針對流動兒童入學的檔《關於做好優秀外來工入戶和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意見》,明確政府在流動兒童義務教育階段的主體責任。

長期以來,廣州市的流動兒童教育問題仰仗市場解決。2010年前,廣州公辦學校接收非戶籍兒童比例一直低於40%,而這個資料北京在2006年是63%,上海在2008年是61.06%。

新蕾學校門口懸掛著學校所獲榮譽和“積分入學”申請指南

去年下半年開始,新蕾學校學費從每學期4200元漲到低年級4500元,高年級4800元。周顯琴坦言,這個價格在廣州處於中低水準,,“一般學校都收到6000左右,我們算低的,因為發改委三年才允許你調價,我們基本上每三年都會調一次。”

在廣州,政府對於民辦學校招生有相應的補助,每個學生每學期675元,交學費的現場可以直接減免,只需學生家長簽名確認即可。然而675元還是遠遠不夠,早在十年前,上海給予民辦學校生均經費是每年2000元。

在幫扶流動兒童入學方面,上海政府一度是“模範”。2008-2012年,上海實施“農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三年行動計畫”,通過放寬班額、簡化入學條件、增加校舍提供15萬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實現全部流動兒童免費義務教育。

但是,上海的利好政策並沒有長久。2014年戶籍制度改革,規定“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上海開始提高流動兒童義務教育門檻,實行“積分入學”政策。

周顯琴把解決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的希望放在了去年剛生效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新版《促進法》將民辦教育分為“營利性學校”和“非營利性學校”,提供義務教育的學校均為“非營利性學校”,規定“學校出資人不可獲得辦學利潤”。

“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准盈利,不能亂動錢,就算學費多了,結餘下來的錢用來改善教育條件,提高教師待遇,學校方方面面可能會好一些”,周顯琴解釋。

對於廣東何時頒佈具體細則,他不知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文君、黃嵐、祝華為化名)

本文轉自布穀島,圖文作者賴蕙敏、蔣夢筱、鄺心怡、田格凡、畢一凡,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