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漢910家企業承諾簽訂“大學生最低年薪合同”

原標題:武漢910家企業承諾簽訂

本報訊薪酬水準是大學生選擇就業城市和工作崗位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24日, 長江日報記者獲悉, 市招才局、市人社局、市國資委、市工商聯等部門, 將組織市屬國有企業及龍頭民營企業, 成立“武漢大學畢業生最低薪酬聯盟”, 發起最低年薪公約, 簽訂最低年薪集體合同。 據不完全統計, 全市已承諾落實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的企業達910家。

留住大學生, 關鍵因素之一就要提高收入待遇。 2017年7月, 在制定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的過程中, 我市進行了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 較高的收入水準是大學畢業生最大期待之一。 2017年10月, 武漢在全國率先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 即專科生4萬元、本科生5萬元、碩士生6萬元、博士生8萬元, 此標準總體水準在同類城市中位居前列, 同時遠高於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1750元/月, 專科生年薪標準是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的近2倍。

2017年底, 首批44家企業代表與企業工會代表, 簽訂了新進大學畢業生最低年薪標準集體合同。 今年3月23日, 金牛管業公司、蘇泊爾炊具公司、福達坊集團公司、金龍日盛公司、漢陽控股集團公司、漢陽市政建設集團公司等6家企業, 也簽訂了這樣的合同。 今年, 全市新簽合同企業總數力爭達到100家。

4月18日, 江岸區推出最低年薪標準2.0升級版,

即江岸區屬國有企業新錄用的大學生, 專科生、本科生在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萬元, 碩士生、博士生增加2萬元, 最低年薪分別達到專科生5萬元、本科生6萬元、碩士生8萬元、博士生10萬元的標準。

2017年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的梁鵬程是湖北天門人, 路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他與漢陽市政建設集團公司簽約, 在該公司旗下的設計公司工作。 他說:“對這份工作, 我非常滿意”。

漢陽市政建設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今年已招錄230多名本科以上的大學生, “落實大學畢業生最低年薪標準, 企業也受益, 今年我們招錄的名校畢業生增長不少。 ”卓爾控股人力資源部總監也表示, 為大學生提薪, 是對知識、創新和未來的投資,

卓爾控股集團招聘的所有大學畢業生, 待遇均達到或超過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

“有的企業一開始不願意簽訂合同, 認為職工工資是市場行為, 後來普遍認識到只有提高待遇才能吸引優秀人才, 提高企業效益。 ”武漢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負責人介紹。 今年, 武漢將把非公企業、小微企業作為主攻方向, 推進餐飲、建築、服裝等行業集體簽訂大學畢業生最低年薪標準合同。

(責編:周恬、張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