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5後拒絕加班 老闆在微信群批:有無敬業精神?次日收到7份辭職信

前 言

加班已經成為當今企業發展的常態, 很多企業甚至都有自己的加班文化, 甚至崇尚加班, 以加班為榮。 員工對待加班, 有人鄙視, 有人無奈, 有人心甘情願, 有人抵死反抗。 老闆與員工, 如何才能在加班這件事情上達成一致?

最近有個網友分享了最近他公司發生事情:

小李是一個典型的95後, 是一個電商小公司的運營, 他工作的時候自認為很認真負責, 但是下班了, 就不想工作了。 但小李的老闆經常給員工灌雞湯, 總是跟員工說工作不是為了公司, 是為了自己, 是為了更好的將來, 但是說的好聽, 從來不給加工資, 而且加班還不給加班費。 當然小李對於老闆說的話, 一直保留自己的觀點。

直到前幾天, 有一個產品要上報平臺活動, 時間很趕, 老闆以為員工會把項目先做完就回去, 沒想到他們還是一如既往, 到點就下班。 於是大發雷霆, 在群裡說了5段話批評員工:

原來, 很久以前就有一個開公司的朋友找到小李, 也是做電商的, 業務也算不錯, 但是就是缺人手, 所以希望小李可以跳槽過去, 一起合夥經營, 但小李一直下不定決心。 發生這件事以後, 當晚小李就果斷辭職了。

沒想到, 公司的美工、客服幾個人, 也和小李有同樣的看法, 早就受不了老闆天天熬雞湯, 還要求無償加班, 實在忍無可忍, 於是就決定集體跳槽到小李的朋友哪家公司。

老闆第二天回到辦公司, 看到桌面上多了7分辭職信, 一下子懵逼了。 他想不明白, 現在的年輕人到底怎麼了?

從這個案例當中, 我們可以知道, 現在的95後對於加班, 其實是有點排斥的。 對於是否應該加班, 我們應該理性看待。

員工自願, 加班才是有效的

有的企業實行加班文化, 以加班為榮, 以准點下班為恥。 事實上, 加班只是一種工作方式, 沒有絕對好壞, 只能說有沒有必要。

在業務高峰期, 工作忙不完時, 加一下班無可否非。

如果企業要求員工把加班當做一種常態義務, 只能說公司人效太低, 這種“被加班”是沒必要的, 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導致員工產生負面情緒。

而如果員工是自願加班的, 那員工一定會認真對待, 不僅是提升員工的能力, 同時也為公司從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樣的加班才是理想的、有效的!

倘若員工加班是被逼的, 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1、老闆在時, 裝作很認真的樣子, 老闆不在時, 各玩各的, 聊天的聊天, 玩遊戲的玩遊戲。

2、員工互相傳播負能量, 各種抱怨, 各種排斥。

3、員工裝得很辛苦, 企業造成大量資源浪費。

4、對於一些生產型員工來說, 通過延長時間可能會產生價值, 而對於腦力工作者來說, 沒靈感,就是呆上一天一夜也沒有用。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老闆真的想要員工加班嗎?做老闆的心裡都清楚,本質上,無非是想通過增加員工的工作時間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只要員工做出了老闆想要的結果,加不加班其實沒那麼重要。但是很多企業本末倒置,一味要求加班,卻沒有給員工足夠的動力和激勵,讓他去完成本該上班時間就能完成的工作。

為什麼老闆可以不分日夜工作,而員工只想早早下班?

企業是老闆的,老闆要對企業經營負責,企業做好了,老闆有錢賺,所以才會拼命幹。

員工多抱有打工者心態,沒有利益驅動,員工不會主動多幹活,相反,他們想多輕鬆,少幹活。

如果加班給兩倍或三倍工資,我相信很多員工是不會很排斥,至少不會反感。

所以歸根到底,是利益分配的問題。要想員工拼命地幹,老闆要學會分錢,學會尊重員工,理解員工。

員工要什麼?你就給什麼。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

大公司如何對待加班這件小事?

曾經有個段子很火:

深圳有一家奇葩網路公司,五點半下班,六點半有公司班車,沒人逼你加班,但是為了能體面地坐著一人一座的大巴回家,大家願意主動加班一小時;六點半準備坐班車時,就會想起另一條制度:8點鐘有東來順的工作餐:樣多,管飽,有水果。想想坐班車回家還得自己做飯,那就再主動加班一小時,吃了工作餐再回家唄;

8點鐘吃完工作餐準備回家,又想起一條公司制度:10點鐘以後打車報銷。一天干了十幾個小時,誰還有力氣擠公交?那就再主動加班兩個小時唄。這個公司特人性,從不逼著員工加班。幹到晚上十點,打車回家。也算是員工有情,公司有意吧?

這家公司叫騰訊。這些只是加班小福利,更大的福利,在騰訊時不時的股票獎勵新聞中,可見一斑。

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以華為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實行九九六工作制,也不是一兩天了,大概都有十年了。而且,與工作強度及壓力相適應,阿裡員工的收入水準也是遙遙領先的。很多企業老闆羡慕華為的“墊子文化”,“奮鬥者文化”,而其實老闆們更應該看到與華為員工的付出相匹配的高薪資高福利乃至股份。

利益點在哪裡,精力就在哪裡

很多的人之所以對加班不滿,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付出和薪資報酬不成比例,另一方面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提升,加班換不來更好的自己。當老闆要求員工加班的時候,應該試著反問自己:讓員工們加班,我能提供給他們什麼?是利益?還是員工成長?從人性的角度來看,真理恒不變:

利益點在哪裡,人的時間和精力就在那裡。

物質利益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驅動力。

只有當員工主動為自己而幹,工作動力和創造力才是最強的。

在傳統的薪酬模式下,員工效率上不來,混加班,目的就是因為有那一點可憐的加班費,所以在效率上往往會出現怠工現象!到交付是就急忙加班趕貨。人力資源意味著人力成本。因此,企業必須對現有的薪酬激勵模式進行變革。

怎樣才能夠真正激勵員工?實現員工和老闆利益的統一?針對普通員工,完善薪酬機制,更新薪酬模式必不可少,而針對高層、核心員工,則需要用到長期薪酬激勵的模式——股權激勵&合夥人制度。

對企業來說,既不失去公司股權,又能得到員工跟投的周轉資金,還能穩住人才團隊,凝聚人心,發揮員工的最大價值。

這是一舉兩得,共贏的薪酬機制。激勵模式還包括股份期權,限制性股份等等形式,需要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個性化定制。

總結

不管是80後,還是95後,錢給到位了什麼都好說,最關鍵的不是加不加班,而是利益分配是否合理,能否有激勵性。

如果老闆不懂分享,員工為什麼要敬業?為什麼要拼命跟你幹?

所以,當老闆指責員工沒敬業精神,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給員工拼搏的動力。

問題來了,如何進行合夥人股權分配?如何開展企業股權架構設計與股權激勵?企業股權關乎筋骨,不敢輕舉妄動怎麼辦?控制權會不會丟失?這些問題,您或許可以在下面的課程中找到答案:

西姆股權激勵研究院第三十一期股權激勵落地實操班不僅能讓學員掌握股權激勵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演練讓學員自己動手進行方案設計,規避股權激勵帶來的風險,做有效的股權激勵。

5月4-6日 · 蘇州《第三十一期股權激勵落地實操班》“教方法、給工具、出方案、管落地、作輔導”讓讀者真正對股權激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用股權激勵,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諮詢:4007788029 沒靈感,就是呆上一天一夜也沒有用。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老闆真的想要員工加班嗎?做老闆的心裡都清楚,本質上,無非是想通過增加員工的工作時間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只要員工做出了老闆想要的結果,加不加班其實沒那麼重要。但是很多企業本末倒置,一味要求加班,卻沒有給員工足夠的動力和激勵,讓他去完成本該上班時間就能完成的工作。

為什麼老闆可以不分日夜工作,而員工只想早早下班?

企業是老闆的,老闆要對企業經營負責,企業做好了,老闆有錢賺,所以才會拼命幹。

員工多抱有打工者心態,沒有利益驅動,員工不會主動多幹活,相反,他們想多輕鬆,少幹活。

如果加班給兩倍或三倍工資,我相信很多員工是不會很排斥,至少不會反感。

所以歸根到底,是利益分配的問題。要想員工拼命地幹,老闆要學會分錢,學會尊重員工,理解員工。

員工要什麼?你就給什麼。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

大公司如何對待加班這件小事?

曾經有個段子很火:

深圳有一家奇葩網路公司,五點半下班,六點半有公司班車,沒人逼你加班,但是為了能體面地坐著一人一座的大巴回家,大家願意主動加班一小時;六點半準備坐班車時,就會想起另一條制度:8點鐘有東來順的工作餐:樣多,管飽,有水果。想想坐班車回家還得自己做飯,那就再主動加班一小時,吃了工作餐再回家唄;

8點鐘吃完工作餐準備回家,又想起一條公司制度:10點鐘以後打車報銷。一天干了十幾個小時,誰還有力氣擠公交?那就再主動加班兩個小時唄。這個公司特人性,從不逼著員工加班。幹到晚上十點,打車回家。也算是員工有情,公司有意吧?

這家公司叫騰訊。這些只是加班小福利,更大的福利,在騰訊時不時的股票獎勵新聞中,可見一斑。

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以華為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實行九九六工作制,也不是一兩天了,大概都有十年了。而且,與工作強度及壓力相適應,阿裡員工的收入水準也是遙遙領先的。很多企業老闆羡慕華為的“墊子文化”,“奮鬥者文化”,而其實老闆們更應該看到與華為員工的付出相匹配的高薪資高福利乃至股份。

利益點在哪裡,精力就在哪裡

很多的人之所以對加班不滿,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付出和薪資報酬不成比例,另一方面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提升,加班換不來更好的自己。當老闆要求員工加班的時候,應該試著反問自己:讓員工們加班,我能提供給他們什麼?是利益?還是員工成長?從人性的角度來看,真理恒不變:

利益點在哪裡,人的時間和精力就在那裡。

物質利益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驅動力。

只有當員工主動為自己而幹,工作動力和創造力才是最強的。

在傳統的薪酬模式下,員工效率上不來,混加班,目的就是因為有那一點可憐的加班費,所以在效率上往往會出現怠工現象!到交付是就急忙加班趕貨。人力資源意味著人力成本。因此,企業必須對現有的薪酬激勵模式進行變革。

怎樣才能夠真正激勵員工?實現員工和老闆利益的統一?針對普通員工,完善薪酬機制,更新薪酬模式必不可少,而針對高層、核心員工,則需要用到長期薪酬激勵的模式——股權激勵&合夥人制度。

對企業來說,既不失去公司股權,又能得到員工跟投的周轉資金,還能穩住人才團隊,凝聚人心,發揮員工的最大價值。

這是一舉兩得,共贏的薪酬機制。激勵模式還包括股份期權,限制性股份等等形式,需要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個性化定制。

總結

不管是80後,還是95後,錢給到位了什麼都好說,最關鍵的不是加不加班,而是利益分配是否合理,能否有激勵性。

如果老闆不懂分享,員工為什麼要敬業?為什麼要拼命跟你幹?

所以,當老闆指責員工沒敬業精神,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給員工拼搏的動力。

問題來了,如何進行合夥人股權分配?如何開展企業股權架構設計與股權激勵?企業股權關乎筋骨,不敢輕舉妄動怎麼辦?控制權會不會丟失?這些問題,您或許可以在下面的課程中找到答案:

西姆股權激勵研究院第三十一期股權激勵落地實操班不僅能讓學員掌握股權激勵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演練讓學員自己動手進行方案設計,規避股權激勵帶來的風險,做有效的股權激勵。

5月4-6日 · 蘇州《第三十一期股權激勵落地實操班》“教方法、給工具、出方案、管落地、作輔導”讓讀者真正對股權激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用股權激勵,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諮詢:4007788029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