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五一出行警惕各類旅遊陷阱,這份來自專業辦的應對方案請收好!

盼望著, 盼望著,五一小長假終於到了眼前。

不少小夥們早已摩拳擦掌, 做好了出遊準備。

但遊山玩水的同時, 一些旅遊陷阱也要注意, 一不小心很容易掉進坑裡。

對此, 上海市消保委旅遊專業辦提示:出門旅行要警惕預付費、會員制、微信行銷等旅遊行銷陷阱, 並指出了應對方案。

一、合同主體搞清楚

當前微信行銷普遍, 消費者看到相關旅遊線路, 一心動便說走就走。 由於產品介紹和支付手段非常方便, 消費者甚至不知道旅遊款項到底付給了誰, 提供旅遊產品的是哪家旅行社, 最終也無從維權。

上海市消保委旅遊專業辦建議消費者旅遊務必簽訂合同,

明確合同主體方, 付款時確認與合同簽訂人保持一致, 維權有方向。

二、旅行社資質要確認

消費者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和“上海市旅遊行業管理與誠信建設系統”來查詢相關資訊,

確認出行的旅行社有證有照有誠信。

相關連結: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

上海市旅遊行業管理與誠信建設系統:http://www.lycx.sh.cn/index.init.ac

三、付款方式要注意

部分旅行社捆綁銷售兩條線路(含)以上旅遊套餐產品的行為, 存在履約期限過長、遊客預交費用數額過大等問題, 極易產生資金風險, 旅行社所繳納的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不足以賠償可能造成的遊客損失。

消費者勿一次性支付兩條及兩條以上旅遊線路(即兩個及以上包價旅遊產品)的旅遊費用。

四、消費風險要防範

消費者要明確支付的款項是旅遊消費還是投資理財。 一些企業推出預收費行銷活動, 承諾提供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旅遊產品;一些企業用“付10萬, 可以消費17萬”為行銷手段, 這類旅遊消費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有投資收益的錯覺。

有收益有風險, 消費者一定要有防範意識, 預付金額不要過大, 預付的履約期不要過長。

五、賠付標準要知曉

跟團旅遊一直是問題最為集中的旅遊領域之一。 接待標準下降、行程縮水、強制消費的情況時有發生,

更麻煩的是因為缺乏保障與賠付的具體標準, 預訂平臺、組團社、地接社關係繁雜, 旅遊者經常面臨“維權難”的問題。

近日, 我國旅遊行業首個“跟團遊體驗保障”與賠付標準對外發佈, 跟團旅遊各個環節怎麼保障、出問題誰來管、怎麼賠, 向社會全面公開, 消費者維權也從此有了明確的依據。 對於違反規則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旅行社和商家, 也可以被直接下架產品或清退。

目前, “跟團遊體驗保障”已在攜程網站、用戶端公開發佈和實施, 覆蓋平臺上全國2萬多家旅行社、百萬級跟團遊產品。 同時, 為旅遊者升級實施“全網先行賠付”, 覆蓋自營、代理、零售等各類產品, 在全國1000多家門店線下報名也將獲得這一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