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米脂三中慘案:最不該報復的物件,就是孩子

插畫作者:插畫師LOST-7

這個國家, 正在辜負我們的孩子。

01

殘暴的恐怖之處, 在於災難的從天而降, 更在於無辜的瞬間凋零。

4月27日, 悲傷的一天,

一場慘無人道的惡性案件, 發生在稻米豐美的陝西米脂, 也引發了舉國上下的輿論關注。

一名手持匕首的男子在米脂縣第三中學校門外的巷道裡, 連連刺向手無寸鐵放學回家的孩子, 導致19名學生(14女5男)受傷, 已有9名孩子不幸遇害(7女2男)。

9名花季少年的凋零, 9個平民之家的坍塌, 10條生死未蔔的生命, 一場舉國關注的恐慌, 只源於行兇者一場潛伏多年的惡意。

很多媒體報導這起災難時, 無一例外地提到, 生於1990年的嫌疑人趙某, 也曾是米脂第三中學的學生, 上學時曾受到同學欺負, 遂記恨於心, 遂持刀傷人。

更有些所謂的評論員和熱文寫手, 把嫌疑人曾遭受校園欺淩放到標題上, 以吸人眼球博得輿論關注, 以事出有因給行兇者開脫。

這是什麼荒謬的邏輯:

他年少時曾被同學欺負過, 所以他今天就有資格殺死那群和他無冤無仇的孩子?!

他成長中有過不曾治癒的傷, 所以他如今就該舉起屠刀報復他就讀過的母校?!

曾遭遇校園欺淩的人不只他一個, 曾有過心靈創傷的也不止他一人。

如果所有受過的傷, 最後都長成殺人的槍, 這個世界早就血流成河, 冤屍遍野。

這世上, 最不該報復的物件, 就是孩子。

把一個28歲仍一事無成的殺手的瘋狂殘暴和冷血變態, 歸咎於19年前一場無證可考的傷害, 是件容易的事兒。

難的是, 宣導經年仍危機重重的校園周邊安全, 和日日宣傳仍信仰匱乏的法治中國進程。

遇到事兒擅於避重就輕, 是這個國家和它的公民慣有的通病。

於是, 我們的孩子只好一次次付出無辜的生命。

米脂三中慘案嫌疑人被抓

02

兩年前的2月29日, 我生活的這座城市被一場慘案攪得恐慌蔓延。

當天中午12時許, 一名叫馬高潮的男子, 開車暢通無阻地駛進一所高中內, 然後瘋了一樣衝撞放學回家的學生,

將6名孩子撞傷後, 又駕車沖出校門, 加速沖向過馬路的人群, 再次撞傷6名學生, 其中一人不幸當場死亡。

你無法想像的是, 這名惡意衝撞學生的行兇者, 是一名檢察院的正處級退休幹部, 曾作為政法委督導組組長, 督導全市政法系統的法治學習。

你更無法想像的是, 這位生於1956年的知法犯法者, 身為父親去戕害別人家孩子的緣由, 竟然是參與非法集資的錢打了水漂。

這起案件發生後, 很多人拿非法集資亂象說事兒, 認為導致馬高潮走向不歸路的, 是監管缺位的民間融資。

被非法集資亂象坑害的何止他馬高潮一個人!為什麼別人並沒有把惡意和報復指向無辜的孩子, 而是相信冤有頭債有主。

而他,

作為黨國栽培多年的政法幹部, 在無知和貪欲的驅使下, 做著“躺在床上數錢”的春秋大夢。

一夢醒來後, 他發現向來養尊處優的自己, 也掉進了洗錢黑洞, 就懷揣脫韁的憤怒和報復, 將一群花季少年推入悲劇之中。

這個脫離體制後發現權力不靈的懦夫, 不是被非法集資坑了, 而是良知早就被狗吃了。

要不然, 他在金錢殆盡、萬念俱灰之際, 為什麼不一刀砍死自己, 或者一腳油門跳河自殺, 而是一次次衝撞向還沒有成年、即將高考的孩子。

他被判死刑, 碎屍萬段, 死有餘辜。

因為, 所有把私憤發洩到無辜孩子身上的人, 其實連牲畜都不如。

他們沒有勇氣承認自我的失敗, 不敢擔負起該負的責任, 就懷著歹毒的惡意把魔爪伸向弱小的無辜。

被警方抓獲的馬高潮

03

魯迅先生說:“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真正的勇士,會以勇敢而合法的方式爭取公平。

慈悲的良人,會以溫暖而有力的力量善待弱小。

這個4月,我被另一則新聞打動,它來自同樣遭受校園欺淩的女孩小王。

26歲的小王說,她曾遭遇校園欺淩達10年之久。2008年,因為同學摔了她的茶杯後,造謠她索要300萬,從此後她就成了校友攻擊的對象。

她曾被學姐左右開弓地扇耳光,照片遭同學P圖後被掛到網上,100多頁的網貼說她在校外“接客掙錢”,和多名男性有不正當關係,經常被人攻擊為“奇葩,裝X,土老帽”……

16歲的她,因無法忍受地獄般的高中生活,曾向老師和父母求助,遭到無視。父親甚至勸解她:“人家是官員子女,咱是農民的子弟,有什麼辦法?”

從16歲到26歲,因為校園欺淩和網路暴力,她常年生活在噩夢中,一度暴瘦,患上抑鬱,幾次自殺。

參加工作後,她決定站起來,向踩在她頭上拉屎的人說“不”,也向那些正遭遇校園欺淩的孩子說:“不要做沉默的羔羊,要做敢於抗爭的勇士”。

2017年10月,她把其中一名帶頭造謠者告上法庭。2018年4月12日,被告人因誹謗罪被拘役,傷害過她的人也陸續來道歉。

即便不曾得到母校師生的關愛,即便沒有得到親生父母的共鳴,飽受傷害的小王也沒有揮刀刺向無辜的孩子,更沒有開車撞向放學的人群,而是拿起法律的武器懲罰那些作惡者,借此讓黑暗中遭遇同樣傷害的人看見光明。

遭遇欺淩是痛苦的。

但更痛苦的,是自己向作惡者俯首稱臣。

身陷絕境是可怕的。

但更可怕的,是喪失良知戕害弱小無辜。

04

每一起事關弱小的慘案,都不是單純的事故。

2018年的情人節,美國佛羅里達一高中校園發生槍擊案,17名學生死亡,多人受傷。

在特朗普總統和遇難者家屬的傾聽會上,一位失去女兒的父親這樣說:

“我的女兒無法發聲了,她在上周被槍殺了,被從我身邊奪走了,在學校三樓身中9槍。

我們這個國家辜負了我們的孩子,這壓根兒不該發生。

我們去機場,只要帶了瓶水都不能上飛機。但是我們卻讓一個禽獸進入校園射殺我們的孩子。

這不對。

我們保護機場、演唱會、體育館和使館,就連我今天走進的教育部,他們在電梯裡都有保安。

但我們忘記了,保護我們學校裡的孩子,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是的,雖然校園內外的惡性突發事件,並非天天發生,但它的每一次發生,都會要了很多孩子和很多家庭的命。

校園內外慘案發生,犯罪分子之所以有機可乘,那是因為這個國家在辜負我們的孩子。

我們動用那麼多警力去維護穩定,去攔截上訪,去保衛演唱會,去為某些作威作福的貪官鳴笛開道,卻無法定時定點地守候在學校周邊,以防那些心懷夢想的孩子遭遇不測。

米脂慘案發生時,如果學校附近有定時定點執勤的民警和保安,倒在血泊中的那群孩子會不會僥倖撿回一條命?

馬高潮案發生時,如果學校派安保攔住隨意進出校園的發瘋車輛,恐慌一片的孩子會不會因此避免了不幸?

虐童案頻發時,如果我們的學校能不首先站在資本集團的利益上考慮問題,找一個臨時職工當替罪羊,而是雷霆出擊,利劍出鞘,關注教育的民意怎會怨聲載道?

性侵案爆發時,如果我們的教育不再對那些道貌岸然的叫獸包庇袒護,先入為主地認為又是一場陰謀,而是殺一儆百,繩之以法,委屈流淚的女生怎麼會選擇輕生?

痛失女兒的美國父親質問特朗普總統

05

壞人最不該報復的物件,就是孩子。

在嚴懲兇手的同時,這個國家也需要審視,我們的孩子是否得到了足夠的愛護。

如果沒有,請團結一致,足夠努力,讓悲劇慢慢止步。

否則,還會有幼小的靈魂,會在深夜裡痛哭。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作者簡介:劉娜,80後老女孩,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能寫親情鄉愁故事,會寫教育職場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被警方抓獲的馬高潮

03

魯迅先生說:“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真正的勇士,會以勇敢而合法的方式爭取公平。

慈悲的良人,會以溫暖而有力的力量善待弱小。

這個4月,我被另一則新聞打動,它來自同樣遭受校園欺淩的女孩小王。

26歲的小王說,她曾遭遇校園欺淩達10年之久。2008年,因為同學摔了她的茶杯後,造謠她索要300萬,從此後她就成了校友攻擊的對象。

她曾被學姐左右開弓地扇耳光,照片遭同學P圖後被掛到網上,100多頁的網貼說她在校外“接客掙錢”,和多名男性有不正當關係,經常被人攻擊為“奇葩,裝X,土老帽”……

16歲的她,因無法忍受地獄般的高中生活,曾向老師和父母求助,遭到無視。父親甚至勸解她:“人家是官員子女,咱是農民的子弟,有什麼辦法?”

從16歲到26歲,因為校園欺淩和網路暴力,她常年生活在噩夢中,一度暴瘦,患上抑鬱,幾次自殺。

參加工作後,她決定站起來,向踩在她頭上拉屎的人說“不”,也向那些正遭遇校園欺淩的孩子說:“不要做沉默的羔羊,要做敢於抗爭的勇士”。

2017年10月,她把其中一名帶頭造謠者告上法庭。2018年4月12日,被告人因誹謗罪被拘役,傷害過她的人也陸續來道歉。

即便不曾得到母校師生的關愛,即便沒有得到親生父母的共鳴,飽受傷害的小王也沒有揮刀刺向無辜的孩子,更沒有開車撞向放學的人群,而是拿起法律的武器懲罰那些作惡者,借此讓黑暗中遭遇同樣傷害的人看見光明。

遭遇欺淩是痛苦的。

但更痛苦的,是自己向作惡者俯首稱臣。

身陷絕境是可怕的。

但更可怕的,是喪失良知戕害弱小無辜。

04

每一起事關弱小的慘案,都不是單純的事故。

2018年的情人節,美國佛羅里達一高中校園發生槍擊案,17名學生死亡,多人受傷。

在特朗普總統和遇難者家屬的傾聽會上,一位失去女兒的父親這樣說:

“我的女兒無法發聲了,她在上周被槍殺了,被從我身邊奪走了,在學校三樓身中9槍。

我們這個國家辜負了我們的孩子,這壓根兒不該發生。

我們去機場,只要帶了瓶水都不能上飛機。但是我們卻讓一個禽獸進入校園射殺我們的孩子。

這不對。

我們保護機場、演唱會、體育館和使館,就連我今天走進的教育部,他們在電梯裡都有保安。

但我們忘記了,保護我們學校裡的孩子,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是的,雖然校園內外的惡性突發事件,並非天天發生,但它的每一次發生,都會要了很多孩子和很多家庭的命。

校園內外慘案發生,犯罪分子之所以有機可乘,那是因為這個國家在辜負我們的孩子。

我們動用那麼多警力去維護穩定,去攔截上訪,去保衛演唱會,去為某些作威作福的貪官鳴笛開道,卻無法定時定點地守候在學校周邊,以防那些心懷夢想的孩子遭遇不測。

米脂慘案發生時,如果學校附近有定時定點執勤的民警和保安,倒在血泊中的那群孩子會不會僥倖撿回一條命?

馬高潮案發生時,如果學校派安保攔住隨意進出校園的發瘋車輛,恐慌一片的孩子會不會因此避免了不幸?

虐童案頻發時,如果我們的學校能不首先站在資本集團的利益上考慮問題,找一個臨時職工當替罪羊,而是雷霆出擊,利劍出鞘,關注教育的民意怎會怨聲載道?

性侵案爆發時,如果我們的教育不再對那些道貌岸然的叫獸包庇袒護,先入為主地認為又是一場陰謀,而是殺一儆百,繩之以法,委屈流淚的女生怎麼會選擇輕生?

痛失女兒的美國父親質問特朗普總統

05

壞人最不該報復的物件,就是孩子。

在嚴懲兇手的同時,這個國家也需要審視,我們的孩子是否得到了足夠的愛護。

如果沒有,請團結一致,足夠努力,讓悲劇慢慢止步。

否則,還會有幼小的靈魂,會在深夜裡痛哭。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作者簡介:劉娜,80後老女孩,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能寫親情鄉愁故事,會寫教育職場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