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戶多宅”整治讓古建築重獲新生

“留住古建築, 不光是要留住村莊歷史, 還要留住我們自己真正的特色民居。 ”昨日, 輝埠鎮大埂村黨支部書記陳金林告訴記者, 這幢明清古建築, 就是吳氏宗祠。

當天上午, 大埂村迎來了一批“專家團”, 他們是來自縣農辦、規劃中心、文物辦等部門的工作人員。 在陳金林的帶領下, 專家們沿著村莊道路邊走邊看, 並圍繞眼下大埂村開展的“一戶多宅”整治工作, 對村內具有保留價值的古宅進行摸底, 提出修繕保護意見。

位於大埂村190號的一幢徽派建築同樣建於明清時期, 青牆黛瓦很是氣派。 還未走進, 記者就聽見“哐哐哐”的木頭敲打聲。

“這裡原來是鄉政府所在地, 後曾被用於村委會辦公室、幼稚園等。 ”陳金林說, 這座清代古宅年久失修, 院落損毀較為嚴重, 特別是上堂主屋, 一到下雨天就漏水不停。 記者走進院內, 只見偌大的天井旁, 搭建了一排排腳手架, 但古宅往昔的芳華依稀可辨:磚石木構, 白牆黑瓦, 立柱飛簷, 精工細雕隨處可見……這是典型的徽派合院式建築, 盡顯靈秀婉約氣質。

常山縣“一戶多宅”集中整治行動開展後, 該村立即召開了黨員幹部大會, 對村內現存涉及“一戶多宅”的古建築開展摸底排查, 並報經縣規劃中心、文物辦認定, 對具有一定保留價值的古宅進行修繕、保護。 4月20日, 大埂村村兩委自籌資金, 還特地從村內邀請了四五名技術精湛的木工師傅,

開始對190號建築進行修復, 打算今後用作老年活動室, 讓古宅重獲生機。 對此, 陳金林也倍感欣慰:“原來覺得接下來要拆一批老房子, 現在如願能保留住一些古建築, 沒想到‘一戶多宅’整出了新亮點, 使老屋重煥生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