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善行滋養幸福花開

2016年“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獲得者陳亮、逄秋香是一對80後的小夫妻, 他們在青島市黃島區經營著一家免費幼稚園。 幾年來, 先後有兩千多名孩子受益。

在愛心辦學的過程中, 一家人也收穫了滿滿的幸福。

文/本刊記者 王婕

一對普通的小夫妻, 一個樸實的農村家庭, 一所免費公益幼稚園。 投身愛心事業, 一家人的善行, 溫暖了他人也幸福了自己, 傳遞著一個家庭貢獻社會的正能量。

免費!讓窮孩子能上幼稚園

綠草坪、紅跑道、卡通圖案的房子、彩色滑梯、各樣玩具……位於遠離青島市區的蘭西村育新幼稚園, 是方圓左近的一抹亮色。 外人很難想像, 這樣一所設施齊全的幼稚園, 居然是免費的。

十幾年前, 陳亮的媽媽高璿一手創辦了這座幼稚園, 兒媳逄秋香最初是園裡的老師。 為了能讓更多農村孩子享受幼稚教育, 高璿一直堅持微利辦學, 因為收費低條件好, 臨近村子的村民都爭相把孩子送來, 幼稚園一直良性經營。

2006年, 高璿退居二線, 把幼稚園交給了兒子、兒媳打理, 從此, 夫妻二人幾乎把全部心力都傾注到幼稚園和園裡的孩子們身上。

在他們生活的山前村以及附近村子, 很多人家都不富裕, 外來務工家庭比例很大。

交不起學費的人家, 任由四五歲的孩子無人看管亂跑也不上幼稚園。 而一到新學期開學, 總有家長找上門, 希望學費能寬限些時日。 每當看到家長臉上尷尬為難的表情, 逄秋香的心裡就不是滋味。

逄秋香的記憶中, 幾乎沒有一次學費不是父親東家借西家籌湊起來的, 他那作難的樣子至今仍是她內心深處不忍觸及的記憶。 從小學開始, 每到假期她就出去打零工, 海邊撿蛤蜊、林裡拾松果、幫人家拔大蔥……賺點小錢買文具。 讀幼師時, 她一直是半工半讀, 幾乎所有學費都是靠自己打工賺來的。

因為相同的經歷, 逄秋香特別能體諒那些沒錢入園的貧困孩子, 常常把這些內心感受向丈夫傾訴。 心地善良的陳亮聽了,

總是安慰妻子:等咱有錢了, 就把孩子們的學費全給免了!

這句寬心的玩笑話, 沒想到竟然成真了。 2010年, 陳亮父母經營的一家海邊飯店拆遷, 獲得了六十多萬元的補償款。 老兩口把錢交到了兒子、兒媳手上, 希望他們再去做點其他生意。

因為父母身體健康, 又有退休金養老, 平時還經營著一些海鮮養殖副業, 家裡一時沒有急需用錢的地方。 逄秋香就和陳亮商量, 用這筆錢起步他們一直以來公益辦園的夢想。 陳亮是伴著媽媽創辦的幼稚園一起成長起來的, 對其感情很深, 他不僅贊成免收學費的想法, 還身兼數職, 當起了維修員、採購員、校車司機……和妻子一起傾全力辦園。

一諾千金, 不言放棄

小倆口剛做出免學費的決定, 公公婆婆表示了擔憂:你們別是一時衝動, 開了這個頭, 堅持下去那可難了。 一些風言風語更是難聽, 有說他們是為了出名搞噱頭;有說年輕人手裡有幾個錢就燒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也有家長懷疑:“羊毛出在羊身上”, 怎麼可能有這種好事?

逄秋香壓力最大, 出門總能碰到半開玩笑擠兌她的人:你婆婆好好的一個幼稚園,你生生要給攪和黃了,家底遲早都得讓你敗光!壓力反而給了她動力,逄秋香不時自己打氣,一定要做好,不能讓別人看笑話。

免收學費後,來報名的家長更多了。為了在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惠及村民,逄秋香把入園孩子數量控制在150名以內。現在,園裡80%的孩子都是外來務工者子弟,低保、單親、父母殘疾的家庭子女還享受優先入學。每學期,逄秋香還會挑選出幾個特困家庭的孩子,資助每人500元生活費。

為了推動公益持續下去,逄秋香和陳亮又陸續建起了兩所收費幼稚園。希望通過拓寬幼教範圍,增加一些收入,也讓愛心更有支點。兩所收費幼稚園已經開始盈利,使他們的公益事業更有動力和底氣。

回顧辦園路,曾經捉襟見肘的窘境歷歷在目。2013年,他們投入一大筆資金創辦新園,並為幾個幼稚園配置了新校車,更新了玩具,再加上幼師的工資增加了不少;正好那段時間,逄秋香的父親患上了食道癌,到處都急等用錢。這些都是他們決定免費時沒有想到的。最難的時候,逄秋香也想過收回免費的決定,可是,當初在大家面前承諾過,如果半途而廢,不正好應驗了別人的冷嘲熱諷嗎?關鍵時刻,公婆又一次給了她支持,老兩口拿出了自己用於養老的積蓄,支撐他們渡過了難關。

為了能多掙點錢補貼這所公益幼稚園,除了在幼稚園幫忙,陳亮還在外打著多份工。很多人都佩服他,身為家中獨子,本來可以享受殷實的生活,為了做公益卻歷盡辛苦。可陳亮卻說,母親是靠著創辦幼稚園起家的,幫助更多的孩子是他感情的反哺也是精神的傳承。逄秋香更是對物質淡然,她笑說,夫妻兩人沒什麼太大的追求,不追求住豪宅開好車,幾十塊錢的衣服也能穿得心裡美美的,只求做點有意義的事,幸福感才來得更實在。

六年來,已有兩千多名孩子因他們的善舉受益。逄秋香明白,想辦好幼稚園光有愛心遠遠不夠,免費幼稚園品質不能打折扣。每年她都自費到全國各地優秀幼稚園去觀摩取經。招聘具有專業資格的幼兒教師,定期培訓,提高師資水準。課程設置也與公立幼稚園同步,還開設了禮儀和藝術等特色課程,努力讓孩子們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善行,幸福感超越物質

六年來,免收學費再加上不斷的投入,逄秋香一家付出了幾百萬元,為很多貧困家庭和孩子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各種榮譽接踵而至:全國十大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全國鄉村好青年……此外,逄秋香還被青島市政府破格授予勞動模範稱號,成為全市最年輕的女勞模。

奉獻愛心讓逄秋香時刻感覺心裡充滿陽光,生活很甜蜜。她說從父母那裡遺傳了善良誠實的秉性,而真正學會為人處世,得益于公婆的指引,她發自內心地尊重和感激他們。這個和睦的六口之家,讓全村人羡慕。逄秋香說,真正的幸福是有感染力的,她也樂於向別人傳遞自家的幸福力心經。

很多人都覺得難處的婆媳關係,在逄秋香眼裡一點都不複雜,她把對孩子們的那一套觸類旁通地用在了老人身上。老人多愛嘮叨,要多讚美她,她確實沒道理的時候,也不當面反駁,之後借其他事情委婉告訴她。現在逄秋香夫婦和公婆同住,每天下班她都會買好菜早早趕回家,看到婆婆做飯,她就趕忙去收拾屋子洗衣服。有時候婆婆做菜鹽放多了,逄秋香會巧妙地說,媽,您中午做的飯真香啊,我下午喝了好多水。婆婆一聽明白了:哦,菜做鹹了。

婆婆愛打扮,逄秋香就常常給她拍照片、錄視頻,併發到朋友圈,還配上調侃的文字——大家看我婆婆,又在這裡臭美了!婆婆跳廣場舞回來,閒聊中無意說了一句“今天誰誰穿的衣服挺好看。”逄秋香卻會上心。然後大街小巷去尋,買回來給婆婆一個大大的驚喜。逄秋香還時常給婆婆買絲巾、胸針搭配,讓不出彩的衣服頓時增色不少。很多人都誇她,這樣用心的兒媳連很多親閨女都比不了!

因為婆婆有多年的辦園經驗,遇到問題逄秋香也喜歡向婆婆請教。平時只要有空,高璿夫婦還常常到幼稚園去幫忙,正因為有了公婆作為堅強後盾,才讓逄秋香和陳亮在公益辦園的路上走得如此堅定。逄秋香內心深處對公婆更多了一份感激,從他們手中接棒幼稚園,是愛心的接力,也是情感的傳承。

他們11歲的兒子從小在自家幼兒園長大。有意思的是,別人都不知道他是園長的兒子。因為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喊“逄老師”。逄秋香總對兒子說,小朋友們來我們這兒上幼稚園,你更要表現好。所以,只要家裡有好吃的,兒子就常常拿到幼稚園和小夥伴分享。

採訪中,逄秋香愛說愛笑,她的快樂是從心底傳遞出來的,她說做善行,身體自然充滿正能量。幼稚園和孩子帶給他們一家的快樂感、成就感和獲得感太足了,這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比擬的。一家人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越走越有希望。

逄秋香、陳亮一家用執著的善舉,不僅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在播撒愛心的過程中尋找到了屬於全家人的幸福意義。

出門總能碰到半開玩笑擠兌她的人:你婆婆好好的一個幼稚園,你生生要給攪和黃了,家底遲早都得讓你敗光!壓力反而給了她動力,逄秋香不時自己打氣,一定要做好,不能讓別人看笑話。

免收學費後,來報名的家長更多了。為了在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惠及村民,逄秋香把入園孩子數量控制在150名以內。現在,園裡80%的孩子都是外來務工者子弟,低保、單親、父母殘疾的家庭子女還享受優先入學。每學期,逄秋香還會挑選出幾個特困家庭的孩子,資助每人500元生活費。

為了推動公益持續下去,逄秋香和陳亮又陸續建起了兩所收費幼稚園。希望通過拓寬幼教範圍,增加一些收入,也讓愛心更有支點。兩所收費幼稚園已經開始盈利,使他們的公益事業更有動力和底氣。

回顧辦園路,曾經捉襟見肘的窘境歷歷在目。2013年,他們投入一大筆資金創辦新園,並為幾個幼稚園配置了新校車,更新了玩具,再加上幼師的工資增加了不少;正好那段時間,逄秋香的父親患上了食道癌,到處都急等用錢。這些都是他們決定免費時沒有想到的。最難的時候,逄秋香也想過收回免費的決定,可是,當初在大家面前承諾過,如果半途而廢,不正好應驗了別人的冷嘲熱諷嗎?關鍵時刻,公婆又一次給了她支持,老兩口拿出了自己用於養老的積蓄,支撐他們渡過了難關。

為了能多掙點錢補貼這所公益幼稚園,除了在幼稚園幫忙,陳亮還在外打著多份工。很多人都佩服他,身為家中獨子,本來可以享受殷實的生活,為了做公益卻歷盡辛苦。可陳亮卻說,母親是靠著創辦幼稚園起家的,幫助更多的孩子是他感情的反哺也是精神的傳承。逄秋香更是對物質淡然,她笑說,夫妻兩人沒什麼太大的追求,不追求住豪宅開好車,幾十塊錢的衣服也能穿得心裡美美的,只求做點有意義的事,幸福感才來得更實在。

六年來,已有兩千多名孩子因他們的善舉受益。逄秋香明白,想辦好幼稚園光有愛心遠遠不夠,免費幼稚園品質不能打折扣。每年她都自費到全國各地優秀幼稚園去觀摩取經。招聘具有專業資格的幼兒教師,定期培訓,提高師資水準。課程設置也與公立幼稚園同步,還開設了禮儀和藝術等特色課程,努力讓孩子們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善行,幸福感超越物質

六年來,免收學費再加上不斷的投入,逄秋香一家付出了幾百萬元,為很多貧困家庭和孩子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各種榮譽接踵而至:全國十大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全國鄉村好青年……此外,逄秋香還被青島市政府破格授予勞動模範稱號,成為全市最年輕的女勞模。

奉獻愛心讓逄秋香時刻感覺心裡充滿陽光,生活很甜蜜。她說從父母那裡遺傳了善良誠實的秉性,而真正學會為人處世,得益于公婆的指引,她發自內心地尊重和感激他們。這個和睦的六口之家,讓全村人羡慕。逄秋香說,真正的幸福是有感染力的,她也樂於向別人傳遞自家的幸福力心經。

很多人都覺得難處的婆媳關係,在逄秋香眼裡一點都不複雜,她把對孩子們的那一套觸類旁通地用在了老人身上。老人多愛嘮叨,要多讚美她,她確實沒道理的時候,也不當面反駁,之後借其他事情委婉告訴她。現在逄秋香夫婦和公婆同住,每天下班她都會買好菜早早趕回家,看到婆婆做飯,她就趕忙去收拾屋子洗衣服。有時候婆婆做菜鹽放多了,逄秋香會巧妙地說,媽,您中午做的飯真香啊,我下午喝了好多水。婆婆一聽明白了:哦,菜做鹹了。

婆婆愛打扮,逄秋香就常常給她拍照片、錄視頻,併發到朋友圈,還配上調侃的文字——大家看我婆婆,又在這裡臭美了!婆婆跳廣場舞回來,閒聊中無意說了一句“今天誰誰穿的衣服挺好看。”逄秋香卻會上心。然後大街小巷去尋,買回來給婆婆一個大大的驚喜。逄秋香還時常給婆婆買絲巾、胸針搭配,讓不出彩的衣服頓時增色不少。很多人都誇她,這樣用心的兒媳連很多親閨女都比不了!

因為婆婆有多年的辦園經驗,遇到問題逄秋香也喜歡向婆婆請教。平時只要有空,高璿夫婦還常常到幼稚園去幫忙,正因為有了公婆作為堅強後盾,才讓逄秋香和陳亮在公益辦園的路上走得如此堅定。逄秋香內心深處對公婆更多了一份感激,從他們手中接棒幼稚園,是愛心的接力,也是情感的傳承。

他們11歲的兒子從小在自家幼兒園長大。有意思的是,別人都不知道他是園長的兒子。因為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喊“逄老師”。逄秋香總對兒子說,小朋友們來我們這兒上幼稚園,你更要表現好。所以,只要家裡有好吃的,兒子就常常拿到幼稚園和小夥伴分享。

採訪中,逄秋香愛說愛笑,她的快樂是從心底傳遞出來的,她說做善行,身體自然充滿正能量。幼稚園和孩子帶給他們一家的快樂感、成就感和獲得感太足了,這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比擬的。一家人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越走越有希望。

逄秋香、陳亮一家用執著的善舉,不僅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在播撒愛心的過程中尋找到了屬於全家人的幸福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