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論巴黎世家幹了什麼,我只是單純覺得它醜!

巴黎世家惹上事端的時候, 我腦袋裡自動蹦出5個字:醜人多作怪!

相信大家也多少知道了事件的緣由, 我也不多費口舌講述了——巴黎世家發售新款鞋的當天, 現場有不少人排隊。 一位中國阿姨在排隊時看到外國人插隊欲阻止, 卻被對方推搡。 中國阿姨的兒子沖上前理論, 卻被一群外國人打了。 最後插隊的人買到了鞋子, 中國阿姨被請走了。

當然後來也有各種版本, 包括巴黎世家出面做了一個不痛不癢的道歉。 效果就不提了, 被網友評為“危機公關0分”水準。

這個一言難盡的聲明讓大家看不到誠意, 但事實上, 這件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估計還需要再飛一會, 現在得出結論為時過早。

當然, 巴黎世家顯然受到了輿論的大壓力, 所以, 又出來了一份新聲明。

從表態上看已經積極很多, 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其實關於這個事件, 還有一說法是中國代購的內部矛盾被升級, 因為插隊的老外也是中國代購派去的。 姑且不提這些說法的真偽, 其實我最關心的並不是類似“歧視中國人”或者“抵制巴黎世家”這樣的情緒。

而是有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擺在面前——巴黎世家那麼醜, 你們為什麼還搶成狗?

先來看看這次搶的鞋子吧, 極其有名也是極其醜的典範。 我一直對這雙鞋審美無能, 據說這原價六七千的鞋子已經被不少代購炒到上萬塊了。

其實我還挺懷念曾經的巴黎世家, 畢竟機車包的時代, 還是一個經典的存在。

後來在格魯吉亞設計師Demna Gvasalia的帶領下, 走上了一條爆紅也爆醜的不歸路。 作為十億歐元俱樂部成員, 巴黎世家的產品絕對不是“辣眼睛”這三個字可以描述的。

比如, 14200元的購物袋, 和宜家賣的也差不了太多。

塑膠編織袋,T台模特浩浩蕩蕩的模樣讓我瞬間想起了中國的春運景象。

還有這床裝棉被用的包,還賣2萬多呢。

醜出天際的洞洞鞋,已經有代購都表示難以忍受,發朋友圈稱:“從此要與這個品牌告別。”

除了醜,還有平庸。比如這個印了logo就能變成爆款的T,真有點讓人匪夷所思,毫無技術含量的玩意。

除了平庸,更是懶。以為把一整串鑰匙掛脖子上就很有腔調了?

就不要再提順豐同款外套了。

記得上次看到盛一倫穿巴黎世家的街拍,180+的身高活活穿成150的即視感,也是服氣。

一般來說,設計師一時審美偏差做幾款難看的衣服都屬正常,而像巴黎世家可以做到90%的醜款絕對是業界翹楚。

可問題是,它生意好得不得了,而且據說有相當比例的客人是中國客人。

我們在說到審美這個問題時,常常很謹慎,因為審美很主觀,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但是再主觀的領域,也有一條分水嶺,巴黎世家的火爆及隨後各潮牌的興起,無論是運動鞋還是衛衣的風行,其實都和我們這個時代的財富分配有關係。

財富掌握在哪些人手裡,常常會顛覆流行的審美。

經常有所謂的奢侈品分析報告稱:90後甚至00後擁有比70及80後更有主見的審美,不盲目跟風。

這個判斷我持否定態度。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會跟風,只是大家追求的東西不同。我並不覺得,如此醜的審美是一種特立獨行,更多的就是一代人當下的生活狀態。

也就是說,人生經歷和閱歷,決定了大部分年輕人暫時只有這樣的審美水準。但與上幾代人不同的是,他們有錢,這才是最大的原因。

試想在80後成長的那一代,也曾經為耐克阿迪癡迷,但在那個時代,一雙500元的運動鞋已算高級,可如今的孩子,因為父母的財富積累,可以輕鬆買下六七千甚至上萬的運動鞋。

本質並沒有變,只是財富不同,他們有實力選擇這樣的產品。

在我們這些30+的叔叔阿姨眼裡,一雙Berluti皮鞋好過巴黎世家老爹鞋百倍,但你又如何想像一個20出頭的孩子穿一雙成熟皮鞋?

同理,他們熱衷衛衣也因為在這個年齡,這是他們最輕鬆最安全的選擇。

前幾日,有朋友和我分析中國“第一代暴發戶“的消費,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問題。原因是一樣的,因為這些富一代起家都已接近30歲,過了青少年時期,所以在他們當時的背景下,LV以及勞力士就是最保險的選擇,當然也是如今看來非常正確的選擇。

因為人的審美會隨年齡改變,但越年長審美越穩定,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品牌,恐怕才有可能笑到最後。

我去年私下和朋友預測,第一個走下坡的當紅奢侈品會是誰?我當時第一選擇就是巴黎世家(很多人已經把它T出奢侈品行列了,稱之為世界第一大潮牌),因為一個靠迎合年輕人審美的品牌,註定會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大起大落。

當然,誰也沒想到會出今天這樣的“歧視事件”。其實也正因為火,才會激發某些矛盾,但骨子裡的命運恐怕早已寫好。

八卦兔系頭條號簽約作者,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聯繫。

塑膠編織袋,T台模特浩浩蕩蕩的模樣讓我瞬間想起了中國的春運景象。

還有這床裝棉被用的包,還賣2萬多呢。

醜出天際的洞洞鞋,已經有代購都表示難以忍受,發朋友圈稱:“從此要與這個品牌告別。”

除了醜,還有平庸。比如這個印了logo就能變成爆款的T,真有點讓人匪夷所思,毫無技術含量的玩意。

除了平庸,更是懶。以為把一整串鑰匙掛脖子上就很有腔調了?

就不要再提順豐同款外套了。

記得上次看到盛一倫穿巴黎世家的街拍,180+的身高活活穿成150的即視感,也是服氣。

一般來說,設計師一時審美偏差做幾款難看的衣服都屬正常,而像巴黎世家可以做到90%的醜款絕對是業界翹楚。

可問題是,它生意好得不得了,而且據說有相當比例的客人是中國客人。

我們在說到審美這個問題時,常常很謹慎,因為審美很主觀,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但是再主觀的領域,也有一條分水嶺,巴黎世家的火爆及隨後各潮牌的興起,無論是運動鞋還是衛衣的風行,其實都和我們這個時代的財富分配有關係。

財富掌握在哪些人手裡,常常會顛覆流行的審美。

經常有所謂的奢侈品分析報告稱:90後甚至00後擁有比70及80後更有主見的審美,不盲目跟風。

這個判斷我持否定態度。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會跟風,只是大家追求的東西不同。我並不覺得,如此醜的審美是一種特立獨行,更多的就是一代人當下的生活狀態。

也就是說,人生經歷和閱歷,決定了大部分年輕人暫時只有這樣的審美水準。但與上幾代人不同的是,他們有錢,這才是最大的原因。

試想在80後成長的那一代,也曾經為耐克阿迪癡迷,但在那個時代,一雙500元的運動鞋已算高級,可如今的孩子,因為父母的財富積累,可以輕鬆買下六七千甚至上萬的運動鞋。

本質並沒有變,只是財富不同,他們有實力選擇這樣的產品。

在我們這些30+的叔叔阿姨眼裡,一雙Berluti皮鞋好過巴黎世家老爹鞋百倍,但你又如何想像一個20出頭的孩子穿一雙成熟皮鞋?

同理,他們熱衷衛衣也因為在這個年齡,這是他們最輕鬆最安全的選擇。

前幾日,有朋友和我分析中國“第一代暴發戶“的消費,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問題。原因是一樣的,因為這些富一代起家都已接近30歲,過了青少年時期,所以在他們當時的背景下,LV以及勞力士就是最保險的選擇,當然也是如今看來非常正確的選擇。

因為人的審美會隨年齡改變,但越年長審美越穩定,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品牌,恐怕才有可能笑到最後。

我去年私下和朋友預測,第一個走下坡的當紅奢侈品會是誰?我當時第一選擇就是巴黎世家(很多人已經把它T出奢侈品行列了,稱之為世界第一大潮牌),因為一個靠迎合年輕人審美的品牌,註定會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大起大落。

當然,誰也沒想到會出今天這樣的“歧視事件”。其實也正因為火,才會激發某些矛盾,但骨子裡的命運恐怕早已寫好。

八卦兔系頭條號簽約作者,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