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明十三陵選址的秘密:除了風水,一直有件事壓在朱棣心裡

在北京昌平城區西北50多公里處, 有一處占地120多平方公里的景區——明十三陵。 這裡埋葬了明代13位帝王和23位皇后, 是外地遊客到北京必去的景點之一。

明朝的建立, 結束了元朝蒙古族對中原的統治, 帝王的喪葬禮制也由元蒙習俗不建陵寢的“潛埋”方式, 重新恢復為中原沿襲數千年之久的山陵墓葬形式。

明代從開國皇帝算起, 到最後一位, 一共有16位皇帝。 除了因特殊情況未能葬於十三陵的, 其他皇帝都長眠于此。 中國古代認為“事死如事生”, 即使是陵寢, 也要有好的設計和好的風水, 因為這關乎於國家的運勢和未來。

明十三陵在北京的位置示意圖

那麼, 明十三陵的地理位置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

明十三陵的陵區位于燕山山脈西部, 其西北方向20公里, 便是被人稱為北京城"北門鎖鑰"的居庸關, 再往北, 使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了。 眾所周知, 明王朝是打敗元統治者而建立的朝代, 長城之外就是它的北方國境防線。 在明代, 沿著萬里長城, 從東到西, 一共設立了9個邊防重鎮, 以防止外族的入侵, 歷史上稱做"九邊"。 由此可以看出, 十三陵是一個典型的"邊塞陵區"。

如果登高俯瞰, 就會發現, 以長陵為中心的天壽山陵區,

是一個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10餘公里的橢圓形山間盆地, 其北面有天壽山, 東面有蟒山, 西面有大峪山、虎峪山, 南面有汗包山、昌平城後山、龍山和虎山, 西北有筆架山, 東南有平臺山, 西南有長壽山, 群山環繞, 層巒疊峰。 除此而外, 陵區內的幾道水流, 自西北而向東南, 彎彎曲曲, 穿流而過。

明十三陵示意圖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經專門寫詩來描述這裡的地理優勢:“群山自南來, 勢若蛟龍翔。 東趾踞盧龍, 西脊馳太行。 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 前面臨神京。 中有萬年宅, 名曰康家莊。 可容百萬人, 豁然開明堂。 ”

明十三陵會選擇在這裡建造, 除了山環水繞的風水格局之外, 也有其特定的歷史原因。

十三陵中最早開始營造的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及其皇后的合葬陵, 長陵。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 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為燕王, 鎮守北平。 建文四年(1402年), 他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 率軍攻入南京, 從惠帝朱允炆手中奪取了皇位。

明成祖朱棣

永樂五年(1407年), 朱棣的皇后病故, 陵寢的建造便被提上了日程表。 按道理說, 朱棣在南京奪取政權並即位, 陵寢也應該選在南京的附近才是。 然而他卻於次年上半年派遣禮部尚書遠赴北京選址。

明成祖這一舉動大約有兩個原因——

首先, 朱棣在這時可能已經形成了遷都北京的設想。 從歷史文獻的資料來看,朱棣遷都北京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由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的考慮。

從軍事方面來說,明朝建立之後,蒙古族的殘餘勢力雖然已經被明軍擊退到漠北地區,但整體仍具有不可小視的軍事實力。且蒙古族殘餘不時地南下侵擾,嚴重影響了明朝北部地方的安定。為了有效抵禦蒙古族的南侵,都城的位置應該處於中原地區。而南京城卻是偏處江左,很難控制西北長城沿線的軍事形勢。

再從政治方面來看。“得罪天地祖宗”的不安心理一直隱隱壓迫著朱棣,使他在南京城裡待的不怎麼舒坦。

政治和軍事兩座大山壓在頭上,遷都,勢在必行。

北京算是朱棣的“主場”,這裡曾是他做燕王時的封地。而且這裡又是遼、金、元三朝的古都,在地理上“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是建都的好地方。如果遷都此處,不僅可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區,而且都城離邊關很近,一旦有什麼軍事消息,無論是傳信、防禦還是出擊都比較方便。

既然決定遷都北京,陵寢自然也要建在北京附近。這不僅便於皇帝對陵寢的管理,還能順帶激勵子孫後代為保護祖先而守護江山。

青山綠水,風水寶地,又是政治軍事要地的附近,在禮部尚書和風水術士選定昌平縣黃土山后,朱棣親臨檢閱,並封黃土山為天壽山。永樂七年(1409年)陵寢正式動工,永樂十一年正月,陵寢的墓室玄宮建成,次月安葬了朱棣的皇后。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親征漠北,病逝榆木川,十二月也安葬在了長陵中。

從天壽山諸陵的布列情況看,長陵位於天壽山中峰之前,基本上處於陵區的中央,其他各陵分佈在長陵的左右兩側,形成了以長陵為中心、其他各陵左右排列的陵寢體系。研究十三陵長達30年的學者胡漢生認為長陵的風水位置在十三陵中算是最好:“陵寢選址最基本的(標準)背後要有山,稱為玄武,前有山稱為朱雀,左山青龍,右山白虎,這幾個因素都存在,稱為四室完美。後山要有起伏如玄武垂頭,前山不能死板,要有動態,左側青龍要蜿蜒,右邊白虎要馴服,必須是伏下身體的形態,另外陵前還要有水。”

長陵示意圖

由長陵向北看,天壽山是一座三峰並立、中峰最高的筆架型山脈,這種山形,人們常稱之為"三臺山"。由於這種山形主次分明,起落對稱,雲霧雨絲之中如同世外仙山,因此歷來被視為大富大貴的星峰。

長陵落脈從主峰之下正中發脈,逶迤而下,力量足,形體大,長達3公里。及至結穴處(舊時堪輿家謂地脈頓停處地形窪突,地氣所藏結,稱為“結穴”),結成一半球形的山包,高度約三五十米,這個山包正是明朝時風水家刻意尋覓的金星落脈。

長陵作為遷都之後修建的首陵,規模最大,其淩恩殿是陵區中最大的建築,也是明代帝陵中惟一保存至今的陵殿。聯想明成祖統治期間明朝的盛景,也大約能理解明成祖在選定此處陵寢時滿懷的雄心壯志。

從歷史文獻的資料來看,朱棣遷都北京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由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的考慮。

從軍事方面來說,明朝建立之後,蒙古族的殘餘勢力雖然已經被明軍擊退到漠北地區,但整體仍具有不可小視的軍事實力。且蒙古族殘餘不時地南下侵擾,嚴重影響了明朝北部地方的安定。為了有效抵禦蒙古族的南侵,都城的位置應該處於中原地區。而南京城卻是偏處江左,很難控制西北長城沿線的軍事形勢。

再從政治方面來看。“得罪天地祖宗”的不安心理一直隱隱壓迫著朱棣,使他在南京城裡待的不怎麼舒坦。

政治和軍事兩座大山壓在頭上,遷都,勢在必行。

北京算是朱棣的“主場”,這裡曾是他做燕王時的封地。而且這裡又是遼、金、元三朝的古都,在地理上“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是建都的好地方。如果遷都此處,不僅可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區,而且都城離邊關很近,一旦有什麼軍事消息,無論是傳信、防禦還是出擊都比較方便。

既然決定遷都北京,陵寢自然也要建在北京附近。這不僅便於皇帝對陵寢的管理,還能順帶激勵子孫後代為保護祖先而守護江山。

青山綠水,風水寶地,又是政治軍事要地的附近,在禮部尚書和風水術士選定昌平縣黃土山后,朱棣親臨檢閱,並封黃土山為天壽山。永樂七年(1409年)陵寢正式動工,永樂十一年正月,陵寢的墓室玄宮建成,次月安葬了朱棣的皇后。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親征漠北,病逝榆木川,十二月也安葬在了長陵中。

從天壽山諸陵的布列情況看,長陵位於天壽山中峰之前,基本上處於陵區的中央,其他各陵分佈在長陵的左右兩側,形成了以長陵為中心、其他各陵左右排列的陵寢體系。研究十三陵長達30年的學者胡漢生認為長陵的風水位置在十三陵中算是最好:“陵寢選址最基本的(標準)背後要有山,稱為玄武,前有山稱為朱雀,左山青龍,右山白虎,這幾個因素都存在,稱為四室完美。後山要有起伏如玄武垂頭,前山不能死板,要有動態,左側青龍要蜿蜒,右邊白虎要馴服,必須是伏下身體的形態,另外陵前還要有水。”

長陵示意圖

由長陵向北看,天壽山是一座三峰並立、中峰最高的筆架型山脈,這種山形,人們常稱之為"三臺山"。由於這種山形主次分明,起落對稱,雲霧雨絲之中如同世外仙山,因此歷來被視為大富大貴的星峰。

長陵落脈從主峰之下正中發脈,逶迤而下,力量足,形體大,長達3公里。及至結穴處(舊時堪輿家謂地脈頓停處地形窪突,地氣所藏結,稱為“結穴”),結成一半球形的山包,高度約三五十米,這個山包正是明朝時風水家刻意尋覓的金星落脈。

長陵作為遷都之後修建的首陵,規模最大,其淩恩殿是陵區中最大的建築,也是明代帝陵中惟一保存至今的陵殿。聯想明成祖統治期間明朝的盛景,也大約能理解明成祖在選定此處陵寢時滿懷的雄心壯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