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山29億建水庫,十幾個千年古村將沉水底?

近日, 有網路媒體報導《29億建水庫, 十幾個千年古村將沉水底》, 引發各界關注。 記者專程前往事發地休寧, 追蹤事情真相, 還原事實本質。

為何建:縛住蒼龍保安瀾

——月潭水庫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也是黃山人孜孜以求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層巒疊嶂中, 一江清水奔騰而下, 在地勢開闊處拐個彎後迤邐而行, 形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江”的美景。

這江清水, 是被黃山人譽為“母親河”的新安江源頭。 這處開闊地, 便是著名旅遊城黃山市的主城區。

“新安江平時悠然安詳, 如同溫順的小綿羊可愛乖巧;山洪爆發時, 則如脫僵野馬勢不可擋, 破壞力極強。 ”黃山市水利局負責人介紹, 新安江上游為山溪型河流, 降水集中、洪水頻發, 由於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 下游防洪壓力巨大。 黃山市主城區位於新安江上游率水和橫江匯合處, 江水穿城而過, 在1996年、1998年,

這裡還相繼遭受了損失慘重的洪災。

興建新安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 是黃山人多年孜孜以求的夙願。 月潭水庫建設工程指揮部負責人說, 早在1959年, 省水利院就規劃設計了月潭水電站建設工程, 由於諸多因素被暫時擱淺。 2006年, 月潭水庫專案被省政府列入“861”行動計畫;2012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月潭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2014年5月, 國務院第48次常務會議確定了月潭水庫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納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這位負責人介紹, 月潭水庫是以防洪為主的基礎性戰略設施, 建成後可使黃山市主城區的防洪標準從現在的25年一遇提高到50-100年一遇, 對構築區域防洪保護體系、保障城市用水安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升旅遊城市品位都具有重要意義。

“黃山市水資源總體較為豐富, 但分佈時空不均, 年際差別較大, 存在季節性多水和季節性缺水的矛盾。 ”黃山市水利局負責人說, 目前黃山市主城區用水主要從率水和橫江河道取水, 由於河道徑流豐枯變化較大, 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用水量不斷增加, 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據瞭解, 月潭水庫控制流域面積908平方公里, 占黃山市主城區以上新安江流域面積的36%, 集成了防洪、供水、發電、灌溉、旅遊等多種功能, 是黃山市歷史上首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月潭水庫建設工地

怎樣搬:安置好還要穩得住

——鼓勵移民創業致富, 拓寬生產安置管道, 發展鄉村旅遊和湖泊旅遊, 讓移民共用發展成果

“建水庫必然要移民搬遷, 搬遷安置的關鍵是讓群眾安下心、能發展、可致富。 ”休甯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月潭水庫建設涉及該縣海陽鎮、陳霞鄉和溪口鎮6個行政村, 佔用土地16627畝, 拆遷各類房屋46.17萬平方米, 搬遷群眾7418人。

據介紹, 月潭水庫移民搬遷採用前期補償、補助與後期扶持相結合的方式, 以集中安置為主, 建設8個移民安置點, 同時輔之以分散安置和城鎮購房安置。 其中, 農村移民採取本縣(鄉鎮、村)調整土地以種植業安置、兼業安置、進入市縣開發區就業和自謀職業安置、投親靠友安置、養老保障安置、敬老院安置和一次性補償安置相結合的生產安置方案, 確保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

月潭水庫建設前期, 休寧縣就在庫區6個行政村開展控建房、控專案、控戶口、控違章、控隱患、控流轉、控盜伐專項行動, 組織100多人駐村入戶, 詳細介紹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流程, 耐心解答移民疑問, 逐一核對搬遷人口清單、安置去向清單、實物清單等, 補充登記缺漏項,重新覆核疑義項,將每家每戶的實物量進行兩榜公示,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對移民安置點的規劃選址、佈局和房屋設計,充分徵求移民意願,召開村民理事會、戶主會共同商定。

“庫區移民總體支持月潭水庫建設,開工以來未出現群體訪、越級訪等事件。”休甯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介紹,針對移民擔憂的水庫淹沒線以上生產資料處置等問題,明確在水庫淹沒線以上區域設計建設生產便道,方便群眾生產;庫外未淹沒、尚未處置在原村組的生產資源以及確權到戶的林地,由移民戶繼續經營。同時出臺“一場一策”的幫扶補償機制,以行政村為單位,組建農戶以生產資料入股的股份制茶林場,組織統一生產,經營效益分成。通過創業致富小額貸款貼息方案等措施,引導移民自主創業,拓寬增收管道。組建月潭湖旅遊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讓移民共用水庫建設發展成果。

如何保:搬遷文物應保盡保

——對搬遷村莊的文物及古建築實地調查,實施異地搬遷保護,做到應保盡保,留住鄉村記憶

“建水庫自然有淹沒區,有人過分渲染所謂‘千年古村將沉水底’,似有嘩眾取寵之嫌。”休甯縣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說,黃山市是徽州古村落、古民居的集聚區,多年來市里一直重視保護古村落在內的徽文化資源,投資近百億元,持續實施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

2014年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休寧縣文物局共同對月潭水庫工程區及淹沒區的文物進行實地調查和評估,共調查登記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的文物29處,庫區內無在冊的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月潭水庫規劃設計調整,目前庫區實際搬遷範圍內有24處文物,主要集中在陳霞鄉,其中民宅、橋樑、碼頭等古建築類22處、古墓葬1處、古遺址1處。

“在具體文物搬遷方案出臺之前,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收購庫區古民居及主要構件。”休甯縣文物局負責人說,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月潭水庫庫區文物搬遷工作,要求根據徽州古民居結構特點,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結合月潭湖旅遊開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庫區文物異地搬遷方案,做到應保盡保。目前,縣裡已啟動文物搬遷工作,溪口鎮1處古建築已完成搬遷保護,並正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接,對古墓葬和古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勘探及發掘。

月潭水庫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和利用,也是人們關注的重點。4月中旬,黃山市社科聯組織部分徽學專家深入庫區調查走訪、建言獻策。黃山市城市建築勘察設計院院長、高級工程師陳繼騰建議,將庫區的古村落以博物館的形式進行測繪,做成模型,以數位化、電子化的形式把村莊保存下來,留住鄉村記憶。

黃山學院旅遊學院黨總支書記畢民智認為,文化是今後發展月潭湖旅遊最具潛力的價值,可在搶救保護庫區文化古跡的同時,深入挖掘和整理好月潭湖的故事,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養生休閒和水上旅遊結合,吸納更多移民就業,造福庫區群眾。

補充登記缺漏項,重新覆核疑義項,將每家每戶的實物量進行兩榜公示,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對移民安置點的規劃選址、佈局和房屋設計,充分徵求移民意願,召開村民理事會、戶主會共同商定。

“庫區移民總體支持月潭水庫建設,開工以來未出現群體訪、越級訪等事件。”休甯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介紹,針對移民擔憂的水庫淹沒線以上生產資料處置等問題,明確在水庫淹沒線以上區域設計建設生產便道,方便群眾生產;庫外未淹沒、尚未處置在原村組的生產資源以及確權到戶的林地,由移民戶繼續經營。同時出臺“一場一策”的幫扶補償機制,以行政村為單位,組建農戶以生產資料入股的股份制茶林場,組織統一生產,經營效益分成。通過創業致富小額貸款貼息方案等措施,引導移民自主創業,拓寬增收管道。組建月潭湖旅遊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讓移民共用水庫建設發展成果。

如何保:搬遷文物應保盡保

——對搬遷村莊的文物及古建築實地調查,實施異地搬遷保護,做到應保盡保,留住鄉村記憶

“建水庫自然有淹沒區,有人過分渲染所謂‘千年古村將沉水底’,似有嘩眾取寵之嫌。”休甯縣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說,黃山市是徽州古村落、古民居的集聚區,多年來市里一直重視保護古村落在內的徽文化資源,投資近百億元,持續實施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

2014年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休寧縣文物局共同對月潭水庫工程區及淹沒區的文物進行實地調查和評估,共調查登記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的文物29處,庫區內無在冊的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月潭水庫規劃設計調整,目前庫區實際搬遷範圍內有24處文物,主要集中在陳霞鄉,其中民宅、橋樑、碼頭等古建築類22處、古墓葬1處、古遺址1處。

“在具體文物搬遷方案出臺之前,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收購庫區古民居及主要構件。”休甯縣文物局負責人說,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月潭水庫庫區文物搬遷工作,要求根據徽州古民居結構特點,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結合月潭湖旅遊開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庫區文物異地搬遷方案,做到應保盡保。目前,縣裡已啟動文物搬遷工作,溪口鎮1處古建築已完成搬遷保護,並正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接,對古墓葬和古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勘探及發掘。

月潭水庫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和利用,也是人們關注的重點。4月中旬,黃山市社科聯組織部分徽學專家深入庫區調查走訪、建言獻策。黃山市城市建築勘察設計院院長、高級工程師陳繼騰建議,將庫區的古村落以博物館的形式進行測繪,做成模型,以數位化、電子化的形式把村莊保存下來,留住鄉村記憶。

黃山學院旅遊學院黨總支書記畢民智認為,文化是今後發展月潭湖旅遊最具潛力的價值,可在搶救保護庫區文化古跡的同時,深入挖掘和整理好月潭湖的故事,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養生休閒和水上旅遊結合,吸納更多移民就業,造福庫區群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