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極,招商局扮演什麼角色?

灣區經濟是世界經濟版圖的新亮點, 如東京、紐約、三藩市三大灣區。 灣區經濟帶被視為一個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中國的灣區經濟帶, 最具潛力者莫過於粵港澳大灣區。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 今年要“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 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

▲示意圖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很快出臺

建設世界級一流灣區

在近期的“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 就粵港澳大灣區的統籌規劃何時落地成為關注的焦點。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對此表示, 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很快就要出臺。

▲現場圖

他進一步指出, 納入大灣區規劃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珠三角的9個市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 開放程度最高, 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 土地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大約6800萬, 均居世界四大灣區首位。

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10萬億人民幣水準, 接近紐約灣區,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 擁有16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和3萬多家國家級高新術企業, 所以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巨大, 實力也相當的豐厚, 前景無限。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基礎堅實, 潛力巨大, 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打造成世界級的灣區。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博鼇亞洲論壇上亦指出, 大灣區潛力巨大, 將是中國最大的灣區, 也將是世界最大的灣區, 需要利用好這個大空間, 融合發展。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約6800萬, 到2050年大灣區人口將會達到1.2-1.4億的龐大人口規模, 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之一。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

縱觀世界, 灣區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粵港澳大灣區已具備建設成國際一流灣區的基礎條件, 在舉國之力建設下, 大灣區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接軌全球經濟的新支點, 改變世界經濟新格局。

▲示意圖

招商局前瞻佈局粵港澳

與大灣區共成長

而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 招商局集團成為大灣區建設重要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招商局下屬的招商銀行、招商蛇口、招商港口等多個子公司的總部位於“粵港澳大灣區”, 集團大部分的核心資產佈局在“粵港澳大灣區”, 尤其是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東莞、香港等地都有業務佈局, 而深圳一直是公司的“大本營”。

▲示意圖

尤其是在地產開發方面,招商局開拓了“蛇口-前海、大空港、濱海灣新區”三大經濟圈,自北向南包括蛇口、前海、大空港、東莞長安四大發展區,形成深圳西部經濟帶重要樞紐,大灣區版圖即將綻放。

▲示意圖

蛇口自貿區

建面約170萬㎡太子灣綜合體

▲效果圖

蛇口自貿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部分,也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

招商在蛇口自貿區重磅打造的總建面約170萬㎡的太子灣綜合體,將形成郵輪中心、居住生活、商務商業、文創藝術等四大功能組團,建成集產業、生態、城市於一體的濱海城市中心,並通過郵輪母港和太子灣商務經濟的輻射能力,擎動整個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聚焦世界目光。

前海自貿區

建面超500萬㎡招商前海灣

▲效果圖

在擁有四重國家戰略的前海自貿區15平方公里土地上,招商局與前海管理局強強聯合,成立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前海媽灣及前灣2.9平方公里土地上,打造超500萬㎡產業新城。

並以絲路長廊和前海深港文創小鎮為特色與亮點,形成一系列國際文化交流與產業合作平臺,吸引間斷產業資源聚集,成為前海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樞紐和助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大空港

建面約300萬㎡深圳會展灣

▲效果圖

大空港地區地理優勢明顯,南接前海蛇口自貿區,北接東莞濱海灣新區,扼守珠江口東岸,規劃有全球最大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科技館等,海陸空軌交通發達。

由招商蛇口和華僑城投資建設運營的深圳會展灣(專案推廣名),用地面積148萬㎡,總建面約300萬㎡,項目一期預計將於2019年6月試運營,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展館,與前海互補形成“雙輪驅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一經濟引擎。

東莞

約20.36平方公里濱海灣新區

▲示意圖

濱海灣新區位於東莞最發達的濱海片區,是珠江口東岸唯一連片、規模最大的待開發區域,在其周圍擁有成熟的產業體系,總面積83.2平方公里。其中,規劃面積20.36平方公里的長安新區,由東莞市政府與招商蛇口強強聯手、共同開發。

濱海灣新區緊鄰深圳北部,全面對接深圳大空港、前海和廣州南沙,在定位上與深圳產業有很強的互補性,未來將通過大空港地區的開發帶動,形成更緊密的經濟融合,成為撬動深圳未來百年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堅力量。

此外,招商局在羅湖佈局約50萬㎡城市運營體招商中環、東進大鵬打造約32萬㎡綜合大城招商東岸。首次落子東莞打造約10萬㎡招商麻湧項目,點亮灣區又一星。

▲實景圖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招商局始終抓住國家重大發展機遇,充當改革排頭兵的角色,一路探索一路發展,走在時代前列。

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招商局更加速著墨粵港澳大灣區價值高地,以縱觀灣區東西岸的成長力,濃墨重彩地書寫影響灣區未來格局的篇章,同時利用多年的開發建設經驗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貢獻自身的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示意圖

尤其是在地產開發方面,招商局開拓了“蛇口-前海、大空港、濱海灣新區”三大經濟圈,自北向南包括蛇口、前海、大空港、東莞長安四大發展區,形成深圳西部經濟帶重要樞紐,大灣區版圖即將綻放。

▲示意圖

蛇口自貿區

建面約170萬㎡太子灣綜合體

▲效果圖

蛇口自貿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部分,也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

招商在蛇口自貿區重磅打造的總建面約170萬㎡的太子灣綜合體,將形成郵輪中心、居住生活、商務商業、文創藝術等四大功能組團,建成集產業、生態、城市於一體的濱海城市中心,並通過郵輪母港和太子灣商務經濟的輻射能力,擎動整個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聚焦世界目光。

前海自貿區

建面超500萬㎡招商前海灣

▲效果圖

在擁有四重國家戰略的前海自貿區15平方公里土地上,招商局與前海管理局強強聯合,成立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前海媽灣及前灣2.9平方公里土地上,打造超500萬㎡產業新城。

並以絲路長廊和前海深港文創小鎮為特色與亮點,形成一系列國際文化交流與產業合作平臺,吸引間斷產業資源聚集,成為前海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樞紐和助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大空港

建面約300萬㎡深圳會展灣

▲效果圖

大空港地區地理優勢明顯,南接前海蛇口自貿區,北接東莞濱海灣新區,扼守珠江口東岸,規劃有全球最大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科技館等,海陸空軌交通發達。

由招商蛇口和華僑城投資建設運營的深圳會展灣(專案推廣名),用地面積148萬㎡,總建面約300萬㎡,項目一期預計將於2019年6月試運營,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展館,與前海互補形成“雙輪驅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一經濟引擎。

東莞

約20.36平方公里濱海灣新區

▲示意圖

濱海灣新區位於東莞最發達的濱海片區,是珠江口東岸唯一連片、規模最大的待開發區域,在其周圍擁有成熟的產業體系,總面積83.2平方公里。其中,規劃面積20.36平方公里的長安新區,由東莞市政府與招商蛇口強強聯手、共同開發。

濱海灣新區緊鄰深圳北部,全面對接深圳大空港、前海和廣州南沙,在定位上與深圳產業有很強的互補性,未來將通過大空港地區的開發帶動,形成更緊密的經濟融合,成為撬動深圳未來百年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堅力量。

此外,招商局在羅湖佈局約50萬㎡城市運營體招商中環、東進大鵬打造約32萬㎡綜合大城招商東岸。首次落子東莞打造約10萬㎡招商麻湧項目,點亮灣區又一星。

▲實景圖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招商局始終抓住國家重大發展機遇,充當改革排頭兵的角色,一路探索一路發展,走在時代前列。

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招商局更加速著墨粵港澳大灣區價值高地,以縱觀灣區東西岸的成長力,濃墨重彩地書寫影響灣區未來格局的篇章,同時利用多年的開發建設經驗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貢獻自身的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