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間市:巧借社會資本“東風”打響“顏值”保衛戰

河間市詩經村鄉二十裡鋪村環境衛生的新舊變化。 記者 閆思宇 攝

長城網4月26日訊(記者 閆思宇 鄭佳洵 通訊員 何菲 武奕成)7位保潔人員,

65個垃圾桶, 3個垃圾壓縮車專用箱……在河間市詩經村鄉二十裡鋪村, 這個總人口3505人的村子裡, 垃圾實現了日產日清, 每天由專業的環衛公司全部運輸到垃圾填埋場。 村子的路面沒有了揚塵和雜物, 村裡環境美了, 村民的幸福指數更高了。

“以前過年過節才會打掃房屋, 現在村裡乾淨的天天像過年。 ”二十裡鋪村黨總支書記王志強告訴記者, 現如今的二十裡鋪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村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村子日新月異的變化凸顯了河北省河間市環衛服務市場化專案的初步成效。

北控(滄州河間)環境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演示環衛服務運營系統。 記者 閆思宇 攝

垃圾圍村圍城一直是困擾城鄉建設的難題之一, 既污染環境, 又影響生活品質。 為了攻克這一難題, 河間市政府創新舉措, 積極探索運用PPP模式推進城鄉環衛服務市場化, 通過招投標方式引入北控水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構建了一套可持續的機械化、環保化、智慧化的環衛服務運營系統。

“我們為每一位保潔員都定制了具有定位和緊急呼叫功能的手持終端, 能夠第一時間處理問題, 充分保障人員安全。 ”北控(滄州河間)環境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浩表示, 這套“智慧平臺”, 不僅對環衛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車、物、事做到了全過程即時管理, 還能對環衛人員和車輛實施沿途跟蹤、調控, 實現了環衛服務體系的智慧化、精細化、高效化, 消除了城市管理“盲點”, 進一步提高了環衛業務的綜合管理水準。

據瞭解, 河間市城鄉環衛服務市場化專案合作期總投資8.6億元, 採取TOT+ROT+BOT的方式運作。 根據協定, 服務範圍包括河間市區及市區周邊86個村莊生活垃圾的清掃保潔、轉運、處理、垃圾中轉站及公廁管理, 特殊情況下環衛保障,

以及第一垃圾處理場運營等。 在項目落地不到半年的時間, 北控水務公司投資1500多萬元, 加強設備配備, 新增配機械作業大型環衛車輛23輛, 道路清掃機械化率提高到75%以上。 新增設1861個240升垃圾桶, 30個勾臂箱, 150輛電動保潔車和350輛人力保潔車。

往日裡堆積的垃圾不見了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潔淨的路面和清新的空氣。

推廣運用PPP模式, 不僅讓政府“減負”, 更是實現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河間市政府環衛部門由此便可“解放雙手”, 由“執行者”變為“主導者”, 部門職能轉變為研究環境衛生行業發展規劃、監督考核PPP項目公司等。

乘勝追擊大有可為。 2018年河間市計畫在現有86個村的基礎上再推進200個村,2019年實現615個村全覆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