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汗水書寫青春的80後安全總監“老彎兒”

生命如斯, 歲月如歌, 似水流年, 恍然若夢。 青春是一場旅行, 短暫卻又耐人尋味。 在我身邊有這樣一個人, 他用青春譜寫夢想, 用汗水澆灌希望, 用腳步丈量土地, 不氣不餒, 不言不語, 在工程建設這條路上堅守了16年。 他叫龔建勇, 人稱“老彎兒”, 現任中鐵十一局五公司峨米專案部安全總監, 2002年進入五公司工作, 至今已有16年, 因為“龔”字在重慶方言中與“彎兒”同音, 所以龔建勇常被人親切的稱為“老彎兒”。

愛“傻笑”的老彎兒

“喂, 龔總, 按照計畫我們今天要去三工區開展品質安全紅線培訓, 大約半個小時後出發, 您規劃一下時間。

”“要得”;“喂, 龔總嘛, 安全警示牌到了, 您安排工人安裝一下。 ”“等下我馬上過來”;“喂, 龔總........”從辦公室到工地, 從白天到深夜, 總能聽到老彎兒手機裡滴滴答答的鈴聲。 有一次, 在辦公室, 安全員衛朝中打趣地說到:“龔總, 你每天在工地上說的話, 比你跟老婆孩子說的話多多了吧, 哈哈”, 老彎兒傻笑到“所以啊, 我的老婆孩子對機械設備、防護柵欄得有多麼羡慕嫉妒恨啊。 ”初識老彎兒, 古銅色的皮膚、高挺的鼻樑、上揚的嘴角, 給人一種斯斯文文、親切和藹的感覺。 後來, 見的次數多了, 與老彎兒漸漸熟絡起來, 發現他最擅長的表情是“迷之微笑”, 最常用的對話是“某人, 你怎麼看?”, 像前段時間刷遍網路的“佛系青年”, 總是用一種淡然處人、坦然處事的態度對待生活,
永遠都是一副笑傲風月、從容淡然的模樣。 拜倫曾說:“悲觀的人雖生猶死, 樂觀的人永生不老”, 也許正是因為老彎兒幽默樂觀的性格, 歲月才沒有在他臉上留下厚重的滄桑感。

工作中的老彎兒

愛“折騰”的老彎兒

老彎兒,

雖然每天臉上都掛著微笑, 但他的經歷卻不盡人意。 2002年, 老彎兒進入五公司, 作為一名測量員下到工程隊進行勞動鍛煉, 以天為被、以地為床, 老彎兒的工程生涯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開始的, 一“折騰”就是16年, 期間他曾多次參與諸如張昆鐵路、重慶輕軌3號線嘉陵江特大橋、海控灣特大橋、總發隧道等重點工程的建設。 多年的錘煉, 讓他蛻變為一名優秀的安全總監。 俗話說得好, 成長的路上必定荊棘叢生。 對於工程人而言, 最難平衡的就是家庭跟事業, 當然老彎兒也不例外, 據老彎兒回憶, 妻子在懷孕期間, 孕吐十分厲害, 但因工作性質使然, 自己無法常回家照看, 有的時候剛到家, 項目上有事情立馬又趕回去了, 在妻子生產期間,
項目上突遇臨時安全大檢查, 老彎兒只好起身返回項目部, 生產過後的妻子醒來沒有看到老彎兒, 既委屈又憤怒, 妻子下定決心要求老彎兒辭職, 可是老彎兒怎麼捨得放下他堅守多年的事業, 於是在這件事上老彎兒向妻子亮出了紅牌, 這加劇了兩人之間的矛盾, 老彎兒對此深感愧疚, 竭力安撫妻子的情緒, 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彌補對家人的虧欠。 常言道, 時間是治癒傷痛的良藥, 在老彎兒精心陪伴下, 妻子的態度日漸發生轉變, 並在公司刊物《愛廉說》中寄語老彎兒:“與你相守實為不易, 你定要堅守本心, 不飲盜泉之水, 不求榮華富貴, 以身為鏡, 予我一世安心。 ”以此來勉勵老彎兒。 如今老彎兒的兒子已經從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孩兒長成了一名器宇軒昂的小大人,
但老彎兒始終堅守在工程建設一線, 在家庭與事業間“折騰”。 多年的“折騰”, 讓老彎兒深刻的體會到工作的不易、家庭的重要, 那些成長中的荊棘都將給予老彎兒孜孜不倦的動力。

陪檢中的老彎兒

愛“較真”的老彎兒

“老李,你安全帽哪去了?”“在屋子裡,我進隧道裡叫個人,一會就出來了。”“進去一秒鐘都得帶上安全帽,事故有可能就發生在那一秒裡。”“哪有那麼誇張?就一會時間,不用這麼較真。”“不行,你回去戴上安全帽也就一會的時間。”這是發生在新永郎隧道進口老彎兒跟工人李銀波談話的一幕場景。回專案部的路上,老彎兒若有所思,並於當天組織召開了一個要求各作業層工班長、施工隊負責人參加的安全緊急會議。會上,老彎兒呼籲全員參與安全監督工作,並提出“工人隨手拍”的獎勵機制,通俗來講,就是工人利用手機拍攝不文明、不規範的施工行為後進行舉報,專案部通過核實舉報情況給予一定獎勵,通過獎懲制度規範專案安全生產,消除安全隱患。老彎兒說:“對於安全問題,我一向都很較真,什麼差不多、一會兒等不負責任的話在我這一律都是行不通的,希望諸位能支持工作,確保安全工作高要求高標準的開展,事故的發生很有可能就在那一秒,這是對你們個人的生命安全及家庭負責任。”

老彎兒曾說過:“從事安全工作10餘年,每當沉下心來回顧往事,那一幕幕心酸就會湧上心頭,掀起漣漪。”也許這就是老彎兒“較真”的原因。工作中的老彎兒,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旦發現問題,必須規規矩矩按照要求處理。為了迎接股份公司品質安全紅線檢查,老彎兒經常到工地“溜達”,手裡拿個本,胸前別根筆,這就是他的裝備。有一次,德昌隧道進口值班人員辛代兵去衛生間這一會的功夫,恰巧被老彎兒發現洞內施工人員進出沒有登記。老彎兒立刻安排臨時人員負責洞口值班,並及時聯繫辛代兵瞭解情況,在進行嚴厲批評的同時對現場調度湯德學、技術員陳林、值班員辛代兵3人開出罰單。辛代兵見狀趕忙過來求情:“老哥,我們下次一定改正,罰款就算了吧,大家掙錢不容易。”“知道你們心疼錢,所以才讓你們牢牢記住。”辛代兵一時無法理解,認為老彎兒故意找茬,現場罵起來。老彎兒立刻放下手中的筆,嚴肅的說到:“安全管理一票否決,制度面前沒有例外。”接著,他又心平氣和地講到:“洞口值班員不僅僅是寫寫字、登記一下名字這麼簡單,項目花這麼多錢安裝門禁系統,不是用來擺樣子的,讓你值班的目的,就是認真登記每一個出入洞的人員,時刻關注洞內外施工情況,為隧道安全施工保駕護航,你就是去上廁所,也要找個人頂替一下,一會的時間值班室都不能沒人,出了安全事故沒人能擔的起這個責任,所以只要涉及到安全問題,無一例外,我必須要較真。”聽到老彎兒義正言辭的一番話後,辛代兵深感羞愧,主動交上了罰款。

工作中的老彎兒

除此之外,為豐富員工安全知識,強化員工安全意識,老彎兒嚴格按照公司要求開展各項安全活動,通過設置安全品質曝光台、安全教育講評台、安全管控微信群等手段,抓實抓牢安全生產。每次培訓前,老彎兒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培訓內容,堅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安全原則,緊盯細節,一旦出現問題,會像強力膠一樣摁住別人修改,直到改到他滿意為止。十年如一日,安全管理大到工藝工裝的操作,小到安全帽的佩戴,老彎兒一直秉承著“安全管理要較真”的態度堅守在這條路上,不曾有一絲鬆懈。

老彎兒,一個平凡的築路人,為鐵路建設事業奉獻了整個青春。恰逢五一勞動節,願無數個像老彎兒一樣的鐵路建設者,都能被歲月溫柔以待,秉持初心,繼續用他們溫暖的笑容感染他人,用昂揚的鬥志鼓舞他人,在鐵路建設一線發光發熱。

愛“較真”的老彎兒

“老李,你安全帽哪去了?”“在屋子裡,我進隧道裡叫個人,一會就出來了。”“進去一秒鐘都得帶上安全帽,事故有可能就發生在那一秒裡。”“哪有那麼誇張?就一會時間,不用這麼較真。”“不行,你回去戴上安全帽也就一會的時間。”這是發生在新永郎隧道進口老彎兒跟工人李銀波談話的一幕場景。回專案部的路上,老彎兒若有所思,並於當天組織召開了一個要求各作業層工班長、施工隊負責人參加的安全緊急會議。會上,老彎兒呼籲全員參與安全監督工作,並提出“工人隨手拍”的獎勵機制,通俗來講,就是工人利用手機拍攝不文明、不規範的施工行為後進行舉報,專案部通過核實舉報情況給予一定獎勵,通過獎懲制度規範專案安全生產,消除安全隱患。老彎兒說:“對於安全問題,我一向都很較真,什麼差不多、一會兒等不負責任的話在我這一律都是行不通的,希望諸位能支持工作,確保安全工作高要求高標準的開展,事故的發生很有可能就在那一秒,這是對你們個人的生命安全及家庭負責任。”

老彎兒曾說過:“從事安全工作10餘年,每當沉下心來回顧往事,那一幕幕心酸就會湧上心頭,掀起漣漪。”也許這就是老彎兒“較真”的原因。工作中的老彎兒,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旦發現問題,必須規規矩矩按照要求處理。為了迎接股份公司品質安全紅線檢查,老彎兒經常到工地“溜達”,手裡拿個本,胸前別根筆,這就是他的裝備。有一次,德昌隧道進口值班人員辛代兵去衛生間這一會的功夫,恰巧被老彎兒發現洞內施工人員進出沒有登記。老彎兒立刻安排臨時人員負責洞口值班,並及時聯繫辛代兵瞭解情況,在進行嚴厲批評的同時對現場調度湯德學、技術員陳林、值班員辛代兵3人開出罰單。辛代兵見狀趕忙過來求情:“老哥,我們下次一定改正,罰款就算了吧,大家掙錢不容易。”“知道你們心疼錢,所以才讓你們牢牢記住。”辛代兵一時無法理解,認為老彎兒故意找茬,現場罵起來。老彎兒立刻放下手中的筆,嚴肅的說到:“安全管理一票否決,制度面前沒有例外。”接著,他又心平氣和地講到:“洞口值班員不僅僅是寫寫字、登記一下名字這麼簡單,項目花這麼多錢安裝門禁系統,不是用來擺樣子的,讓你值班的目的,就是認真登記每一個出入洞的人員,時刻關注洞內外施工情況,為隧道安全施工保駕護航,你就是去上廁所,也要找個人頂替一下,一會的時間值班室都不能沒人,出了安全事故沒人能擔的起這個責任,所以只要涉及到安全問題,無一例外,我必須要較真。”聽到老彎兒義正言辭的一番話後,辛代兵深感羞愧,主動交上了罰款。

工作中的老彎兒

除此之外,為豐富員工安全知識,強化員工安全意識,老彎兒嚴格按照公司要求開展各項安全活動,通過設置安全品質曝光台、安全教育講評台、安全管控微信群等手段,抓實抓牢安全生產。每次培訓前,老彎兒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培訓內容,堅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安全原則,緊盯細節,一旦出現問題,會像強力膠一樣摁住別人修改,直到改到他滿意為止。十年如一日,安全管理大到工藝工裝的操作,小到安全帽的佩戴,老彎兒一直秉承著“安全管理要較真”的態度堅守在這條路上,不曾有一絲鬆懈。

老彎兒,一個平凡的築路人,為鐵路建設事業奉獻了整個青春。恰逢五一勞動節,願無數個像老彎兒一樣的鐵路建設者,都能被歲月溫柔以待,秉持初心,繼續用他們溫暖的笑容感染他人,用昂揚的鬥志鼓舞他人,在鐵路建設一線發光發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