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19歲賺了100萬美金,6分鐘決定投資馬雲,揭秘孫正義旗下的“外匯帝國”!

被譽為“互聯網大帝”的軟銀(SoftBank)創始人、亞洲首富孫正義(そんまさよし)低成本投資雅虎(Yahoo)和阿裡巴巴(Alibaba)成功賺取上千倍回報的神話故事眾人皆知。

最近, 他又斥資千億收購英國半導體和軟體設計商ARM, 意在押寶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領域, 掀起業界大輿論。 這一收購行為也被外界解讀為孫正義的一場“豪賭”。

從白手起家到亞洲首富, 孫正義有神話般的創富史。 然而, 在外匯行業, 鮮為人知的是, 孫正義也涉足外匯交易領域, 並且軟銀旗下擁有兩家外匯公司, 並很早投資了美國一家知名線上券商。 今天, 匯商傳媒(FOREXPRESS)將帶大家瞭解一下孫正義的“外匯帝國”。

在此之前, 先讓我們瞭解下孫正義的創富簡史:

1980年3月, 孫正義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讀書時就投資創辦了Unison World, 後以200萬美元將公司出售給合夥人, 回到日本成立了軟銀。 1991他投資美國區域網路專業公司網威ell開創東瀛新市場,

年營業額達1.3億美元。

1992年, 孫正義得到思科系統的日本代理權, 共同出資4000萬美元, 啟動路由器項目。 同年日本軟體銷售通路70%由軟體銀行控制。

絕大部分的富豪的創富之路都離不開兩個字——“投資”, 投資致富的神話無處不在, 大投資往往由小投資開始。 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 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 已投資的公司有Yahoo、E*trade、eloan、Verisign、ZDnet等。

1994年, 37歲的孫正義成為10億美元富豪, 收購Ziff通訊, 也持有朝日電視的少數股份。 1996年投資雅虎1億美元獲得33%的股份。 日本雅虎成功進軍東瀛, 第一年就獲利, 85%日本的網友曾造訪此網站, 由軟銀投資的雅虎電子商務。 (1996年7月之後)雅虎的使用者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孫正義當年注資雅虎1億美元的時候,

雅虎只有15個人, 十分弱小, 大概他也是看出了楊致遠的某些潛力。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回憶稱:

“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他瘋了, 在1996年3月的時候, 向一家剛剛興起的公司投以億計的錢顯得太衝動了, 但我們認為他不是靠運氣, 他看到的是15年20年後的事情。 ”

1998年2月, 軟銀以4.1億美元拋售雅虎僅2%的股票就淨賺3.9億美元, 同年7月, 以4億美元投資美國知名線上券商E*Trade。

1999年10月, 孫正義2000萬美元投資阿裡巴巴, 阿裡巴巴上市後回報超過千倍, 成為孫正義最成功的一筆投資。 孫正義依靠獨特的眼光滾動投資讓財富不斷增值, 個人資產曾一度超過700億美元, 直逼世界首富。 2016年6月, 孫正義拋售阿裡4%股份, 套現79億美元, 持股從32%下降至28%, 仍為阿裡大股東。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孫正義是個大智若愚的人, 幾乎沒一句多餘的話, 仿佛武俠中的人物:一、決斷迅速;二、想做大事;三、能按自己想法做事。

下面讓我們一起瞭解一下, 孫正義投資的兩家外匯公司和一家美股券商的情況:

YJFX(雅虎外匯)

不管是外匯以外的財經人士,

還是外匯交易行業來說, 雅虎日本對於他們並不陌生。 雅虎日本公司是1996年由雅虎公司和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合資而成, 而軟銀更是日本大型零售外匯經紀商YJFX的創始者。 YJFX是日本排名前五的零售外匯經紀商, 目前每月的交易量超過3000億美元。 此前, 雅虎日本是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 市值高達250億美元, 雅虎(納斯達克:YAHOO)的市值為350億美元, 因此, 雅虎日本的市值佔據了雅虎總市值的35%, 所占比例較高。

在這裡, 匯商需要補充一點的是, 2016年7月25日, 作為早期互聯網先驅的雅虎(Yahoo)同意以48億美元出售旗下核心網路事業給美國電信業巨擘Verizon。 這也宣告雅虎即將結束獨立營運身份, 以出售核心資產方式, 黯然告別輝煌的傳奇時代。 不過,雅虎將保留其持有的阿裡巴巴股權和雅虎日本資產,市值總計約40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宗資產出售案結束後,雅虎將更名運營,這不免令人扼腕歎息!

講到這,我們來簡單說說YJFX(雅虎外匯)的發展歷程。2012年12月,雅虎日本公司以210億日元(約2.54億美元)收購日本廣告公司CyberAgent旗下的外匯公司CyberAgent FX,這是孫正義進軍移動互聯網交易行業的又一舉措,當時他看重了外匯交易行業日益增長的交易移動化。CyberAgent FX成立於2003年。

雅虎日本在其收購之後,2014年3月宣佈將CyberAgent FX更名為“YJFX”(日語:ワイジェイFX株式會社)”同時啟用全新的形象標誌和網站。其中新名稱中的“YJ”是雅虎日本的縮寫字母,而“FX”則是外匯市場的英文簡稱。並且在新標誌的右下角加入“來自雅虎日本”的字樣。來表現YJFX是雅虎日本集團的一部分。

我們此前曾在《全方位透視日本外匯行業後,原來福匯、嘉盛並非全球最大外匯公司》一文談到,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前,日本大型外匯交易商較為保守,主要業務基本在日本本土,並未花太多資金與人力開拓海外市場。不過,隨著業務量的急劇擴大,日本主要外匯交易商開始謀求發展海外市場。

同樣,YJFX也想在海外市場分得一杯羹。2014年夏季,YJFX在英國倫敦成立一家名為Gulliver FX的外匯經紀公司,並獲得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監管。當時,YJFX把IG Markets高管Shinya Takizawa挖過來,負責Gulliver FX運營。(詳見匯商報導《雅虎日本成立外匯經紀公司Gulliver FX》)

不過,經過一年多的運營,Gulliver FX表現並不理想。2015年5月突然宣佈停止運營,主要原因是公司出現嚴重虧損。當時公佈的財務資料顯示,Gulliver FX一年中虧損達296萬英鎊(約446萬美元),股東沒有獲得任何分紅。(詳見匯商文章《雅虎日本旗下外匯品牌虧296萬英鎊,被迫終止零售業務》)

今年4月份,YJFX被爆出前員工擅自將18萬條客戶資訊洩露于互聯網,洩露內容包括客戶姓名、工作位址、銀行帳戶、交易記錄等重要資訊。

對於此次洩露事件,YJFX一直向客戶表示歉意,積極地調整內部,及時在網站上更新調查進展。YJFX表示會不斷完善公司安全系統和員工培訓系統,希望能重獲客戶信任。

作為日本外匯行業排名前五的外匯交易商,YJFX交易量及活躍客戶數量一直保持增長。據匯商傳媒(FOREXPRESS)獲得的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YJFX平均交易量高達3628億美元,平均活躍帳戶數量為29.8萬個。據匯商統計,2015年YJFX全年平均交易量為3353億美元;平均活躍帳戶數量為27.4萬個。

SBI FX Trade

作為日本網路金融服務領先企業,SBI控股公司于1999年成立。軟銀集團在1992年1月成立SoftVenture,這便是SBI控股的前身。2002年2月,SoftBank Investment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即現在的SBI Investment。

SBI控股的專門從事外匯,證券和銀行業務的一個高度多元化的金融集團的子公司。SBI控股集團是基於網路平臺的綜合網路金融集團,也是亞洲最大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之一。旗下包括SBI證券(含外匯)及SBI Liquidity Market,除了提供證券、外匯保證金服務外,SBI還向外匯市場提供外匯技術和流動性解決方案。

事實上,SBI集團旗下擁有超過150家子公司,已有相當完整的網上金融平臺,包括證券、銀行、保險、外匯、場外交易等金融服務。

2008年以來,為了避免金融危機對於股票交易衝擊產生的影響,SBI集團加大了對於提供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支援力度,SBI證券的外匯交易交易量也是幾家主要的網路證券公司中擴張最快的。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在2008年推出了SBI Liquidity Market這一外匯交易的平臺。

據匯商傳媒(FOREXPRESS)獲得的資料顯示,截止2016年一季度,SBI Securites的交易量大約在2380億美元;SBI FX Trade外匯交易量在2060億美元左右。

SBI Liquidity Market以18家歐美的主要銀行為交易對手,為SBI證券中的外匯交易帳戶提供有競爭力的外匯報價和流動性,使SBI證券的代理成交量和帳戶數迅速擴張。這些主要交易對手銀行主要為渣打、德意志銀行、野村證券、巴克萊及滙豐等。

SBI中國董事長李沛倫曾表示,“SBI並非本身就在追求多元化,但原本看似局部的元素湊在一起竟然產生意外的‘化學反應’。不少做證券交易的投資者會想要嘗試做外匯,SBI做了外匯交易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又有新業務衍生,比如幫忙開戶的公司。”

(注:孫正義于2006年股份全部退出SBI集團)

E*TRADE

E*TRADE(億創理財)成立於1981年,主要從事網路線上電子化交易,是美國知名網路券商之一,且在納斯達克上市,同時為IB盈透強勁競爭對手。E*TRADE於2015年全面進入中國市場,向中國投資者提供美股交易等服務。

1998年6月,E*TRADE成立E*TRADE Japan KK,軟銀向E*TRADE投資4億美元。同年2月,孫正義出售2%的雅虎股權,淨賺3.9億美元,當年,孫正義僅以1億美元買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還持有28%的雅虎股權。

2012年2月21日,E*TRADE金融公司與福匯曾聯手推出的E*TRADE外匯平臺E*TRADE FFX(“E*TRADE外匯”),並能夠通過該平臺為客戶提供全球貨幣市場查詢和學習服務。

E*TRADE今年7月25日宣佈,將以7.25億美元收購OptionsHouse的母公司Aperture New Holdings。

在財務報告方面,E-Trade今年第2季度的營收達4.74億美元,環比和同比都出現增長。每筆交易的平均傭金為10.82美元。不過,這一季度的淨收入為1.33億美元,環比下跌13%。此外,第2季度的日均收入交易(DARTs)為152,000筆,環比下跌8%,同比上漲2%;客戶帳戶共計330萬個,環比新增23,000個。E-Trade在第2季度末的總資產達到492億美元,相比第1季度高13億美元。

不過,雅虎將保留其持有的阿裡巴巴股權和雅虎日本資產,市值總計約40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宗資產出售案結束後,雅虎將更名運營,這不免令人扼腕歎息!

講到這,我們來簡單說說YJFX(雅虎外匯)的發展歷程。2012年12月,雅虎日本公司以210億日元(約2.54億美元)收購日本廣告公司CyberAgent旗下的外匯公司CyberAgent FX,這是孫正義進軍移動互聯網交易行業的又一舉措,當時他看重了外匯交易行業日益增長的交易移動化。CyberAgent FX成立於2003年。

雅虎日本在其收購之後,2014年3月宣佈將CyberAgent FX更名為“YJFX”(日語:ワイジェイFX株式會社)”同時啟用全新的形象標誌和網站。其中新名稱中的“YJ”是雅虎日本的縮寫字母,而“FX”則是外匯市場的英文簡稱。並且在新標誌的右下角加入“來自雅虎日本”的字樣。來表現YJFX是雅虎日本集團的一部分。

我們此前曾在《全方位透視日本外匯行業後,原來福匯、嘉盛並非全球最大外匯公司》一文談到,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前,日本大型外匯交易商較為保守,主要業務基本在日本本土,並未花太多資金與人力開拓海外市場。不過,隨著業務量的急劇擴大,日本主要外匯交易商開始謀求發展海外市場。

同樣,YJFX也想在海外市場分得一杯羹。2014年夏季,YJFX在英國倫敦成立一家名為Gulliver FX的外匯經紀公司,並獲得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監管。當時,YJFX把IG Markets高管Shinya Takizawa挖過來,負責Gulliver FX運營。(詳見匯商報導《雅虎日本成立外匯經紀公司Gulliver FX》)

不過,經過一年多的運營,Gulliver FX表現並不理想。2015年5月突然宣佈停止運營,主要原因是公司出現嚴重虧損。當時公佈的財務資料顯示,Gulliver FX一年中虧損達296萬英鎊(約446萬美元),股東沒有獲得任何分紅。(詳見匯商文章《雅虎日本旗下外匯品牌虧296萬英鎊,被迫終止零售業務》)

今年4月份,YJFX被爆出前員工擅自將18萬條客戶資訊洩露于互聯網,洩露內容包括客戶姓名、工作位址、銀行帳戶、交易記錄等重要資訊。

對於此次洩露事件,YJFX一直向客戶表示歉意,積極地調整內部,及時在網站上更新調查進展。YJFX表示會不斷完善公司安全系統和員工培訓系統,希望能重獲客戶信任。

作為日本外匯行業排名前五的外匯交易商,YJFX交易量及活躍客戶數量一直保持增長。據匯商傳媒(FOREXPRESS)獲得的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YJFX平均交易量高達3628億美元,平均活躍帳戶數量為29.8萬個。據匯商統計,2015年YJFX全年平均交易量為3353億美元;平均活躍帳戶數量為27.4萬個。

SBI FX Trade

作為日本網路金融服務領先企業,SBI控股公司于1999年成立。軟銀集團在1992年1月成立SoftVenture,這便是SBI控股的前身。2002年2月,SoftBank Investment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即現在的SBI Investment。

SBI控股的專門從事外匯,證券和銀行業務的一個高度多元化的金融集團的子公司。SBI控股集團是基於網路平臺的綜合網路金融集團,也是亞洲最大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之一。旗下包括SBI證券(含外匯)及SBI Liquidity Market,除了提供證券、外匯保證金服務外,SBI還向外匯市場提供外匯技術和流動性解決方案。

事實上,SBI集團旗下擁有超過150家子公司,已有相當完整的網上金融平臺,包括證券、銀行、保險、外匯、場外交易等金融服務。

2008年以來,為了避免金融危機對於股票交易衝擊產生的影響,SBI集團加大了對於提供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支援力度,SBI證券的外匯交易交易量也是幾家主要的網路證券公司中擴張最快的。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在2008年推出了SBI Liquidity Market這一外匯交易的平臺。

據匯商傳媒(FOREXPRESS)獲得的資料顯示,截止2016年一季度,SBI Securites的交易量大約在2380億美元;SBI FX Trade外匯交易量在2060億美元左右。

SBI Liquidity Market以18家歐美的主要銀行為交易對手,為SBI證券中的外匯交易帳戶提供有競爭力的外匯報價和流動性,使SBI證券的代理成交量和帳戶數迅速擴張。這些主要交易對手銀行主要為渣打、德意志銀行、野村證券、巴克萊及滙豐等。

SBI中國董事長李沛倫曾表示,“SBI並非本身就在追求多元化,但原本看似局部的元素湊在一起竟然產生意外的‘化學反應’。不少做證券交易的投資者會想要嘗試做外匯,SBI做了外匯交易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又有新業務衍生,比如幫忙開戶的公司。”

(注:孫正義于2006年股份全部退出SBI集團)

E*TRADE

E*TRADE(億創理財)成立於1981年,主要從事網路線上電子化交易,是美國知名網路券商之一,且在納斯達克上市,同時為IB盈透強勁競爭對手。E*TRADE於2015年全面進入中國市場,向中國投資者提供美股交易等服務。

1998年6月,E*TRADE成立E*TRADE Japan KK,軟銀向E*TRADE投資4億美元。同年2月,孫正義出售2%的雅虎股權,淨賺3.9億美元,當年,孫正義僅以1億美元買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還持有28%的雅虎股權。

2012年2月21日,E*TRADE金融公司與福匯曾聯手推出的E*TRADE外匯平臺E*TRADE FFX(“E*TRADE外匯”),並能夠通過該平臺為客戶提供全球貨幣市場查詢和學習服務。

E*TRADE今年7月25日宣佈,將以7.25億美元收購OptionsHouse的母公司Aperture New Holdings。

在財務報告方面,E-Trade今年第2季度的營收達4.74億美元,環比和同比都出現增長。每筆交易的平均傭金為10.82美元。不過,這一季度的淨收入為1.33億美元,環比下跌13%。此外,第2季度的日均收入交易(DARTs)為152,000筆,環比下跌8%,同比上漲2%;客戶帳戶共計330萬個,環比新增23,000個。E-Trade在第2季度末的總資產達到492億美元,相比第1季度高13億美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