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衡陽縣大安鄉紅白喜事新規定,我舉雙手支持……

“我今天結婚時女方只要了萬把塊的彩禮, 還全部作為嫁妝陪嫁。 純樸、健康的傳統婚俗又回來了。 ”衡陽縣大安鄉河龍村的小曾喜滋滋地說。 這是該村通過移風易俗, 宣導文明鄉風帶來的喜人變化。

衡陽縣大安鄉地處湘南山區、蒸水河上游, 近年來,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當地婚喪嫁娶刮起一股索取“高額彩禮”的攀比歪風, 高達十多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彩禮成為當地青年婚姻路上的“一座大山”, 許多家庭因湊彩禮錢背上了沉重的家庭經濟負擔。

“要是放在前些年, 這婚還沒有人敢就這麼結了, 感謝上級黨委政府出臺移風易俗政策, 減輕了農民不必要的負擔。 ”大安鄉河龍村支部書記兼村紅白理事會會長李功有由衷地感歎。 為遏制攀比之風, 把艱苦樸素的好風氣找回來, 自2017年4月, 衡陽縣大安鄉開展“移風易俗, 樹文明鄉風”活動後, 河龍村裡成立了村紅白喜事理事會, 制定實施新的村規民約, 把節儉辦宴寫入其中, “婚喪嫁娶, 紅白喜事, 喜事新辦, 喪事簡辦”。

整潔的農家院落, 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 每個桌子上八菜一湯, 一瓶果汁, 一瓶酒。 在這場既沒有盛大場面、也沒有華麗服飾的婚宴裡,

新郎和新娘在親友祝福中舉辦了溫馨的婚禮。

大安鄉黨委書記張宇宙介紹, 河龍村移風易俗的村規民約不是特例, 目前大安鄉正在推行移風易俗樹文明鄉風活動, 全鄉16個村(社區)把村裡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教師、退休幹部發動起來, 建立紅白喜事理事會, 制定新的村規民約, 禁止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陋習。

如今, 大安鄉在村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的約束下, 農村的“大吃大喝”少了、“份子錢”也少了, 索要“高額彩禮”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在“移風易俗, 樹文明鄉風”的推動下, 大安鄉村民以節儉為美, 將省下來的錢發展各種生產, 日子也越過越興旺。

( 文/李軍輝 周海波 圖/陳建華、劉欣榮、楊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