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茶景:且游且品兩相宜

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蕾/文 周濤 郝光/圖

且將新水煮新綠, 惟願茶香滿人間。 四月, 信陽各地的茶園翠葉徐展, 迎來了一年之中最迷人的時刻。

溮河區地處淮河上游, 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區和主產地, 大自然的恩賜讓這裡人文底蘊深厚。 走在蜿蜒百里的環南灣湖茶廊, 放眼望去蒼翠欲滴, 一棵棵茶樹鋪滿了各個山頭, 田壟隨著地勢的高低曲折靈動;黑龍潭、白龍潭婉約靜美, 與茶山交相呼應, 錯落有致;公路邊一排排灰頂白牆的農舍, 猶如一條條飄落在大地上的畫卷, 美不勝收。

如今, 這條環湖路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 開始綻放光芒。 以百里環湖路專案建設為主線, 大力實施原生態茶村改造提升, 重點推動溮河區睡仙橋茶博物館和溮河區茶文化館的主題展示, 以集觀賞、體驗、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茶坊聯結千家萬戶, 帶動茶農和中小型茶旅企業, 來促進茶產業與旅遊業高度融合發展, 逐步鋪開茶旅融合發展道路, 若干條以“一環、兩核、十大茶坊、多極連動千家萬戶”的環南灣湖茶旅精品路線“正式上線”。

黑龍潭、五曲峽、睡仙橋……沿著環湖路, 各色美景盡收眼底;品茗、欣賞茶藝、瞭解茶歷史……沿著環湖路, 瞭解信陽毛尖的“前世今生”;吃地道信陽菜、住特色信陽民宿、呼吸負氧離子……沿著環湖路, 體驗茶鄉文旅之美。

走進信陽, 仰首是藍天, 俯身有碧水, 推窗見綠蔭, 處處是花園;置身茶鄉, 一湖碧水, 十美鄉村、百里茶廊、萬頃林海。 如今的信陽, 正按照“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積極謀劃發展藍圖和方向, 將生態旅遊和茶園風光、茶文化底蘊相結合, 以特色茶坊為點, 環湖路為線, 串起環湖百里萬畝茶園, 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突出茶文化的內涵, 讓“茶旅融合”塑造出生機勃勃的產業新景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