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加大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懲治力度 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鮑爽)騙取扶貧資金、截留低保款、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弄虛作假、失職失責……4月27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集中曝光24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這是落實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工作部署的具體行動, 也是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重要舉措。

從本次通報的24起案例看, 違紀違法行為均發生在黨的十八大後, 主要是在2016年以後;24起典型案例涉及縣級職能部門黨員幹部6起、鄉鎮及站所黨員幹部6起、村幹部12起;從地域看, 涉及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20個省區市。

蟻穴雖小潰大堤,

蝗蟲多了吞沃野。 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危害不可小視。 通報中, 違紀違法人員對黨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聞, 對法紀毫無敬畏, 有的政府職能部門幹部優親厚友, 收好處費;有的基層站所幹部不僅不學習扶貧檔政策、不參加扶貧業務培訓會, 還明目張膽弄虛作假;有的村幹部以需要“打點”上級為由、向貧困戶索取錢款。 這些典型案例反映出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仍然易發多發, 而且手段多樣, 性質惡劣。 如果任由這些行為滋生蔓延, 積少成多, 不僅會使脫貧成效大打折扣, 而且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2018年是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 要堅持問題導向, 集中力量解決脫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

扶貧資金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 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 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 對膽敢向扶貧項目、資金“伸手”等腐敗問題, 要嚴查快辦、嚴懲不貸。 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等現象, 要認真加以解決堅決予以糾正, 絕不姑息遷就。 對扶貧開發工作中失職失責的黨委、政府、紀委和有關職能部門, 嚴肅進行問責。

曝光查實的典型案件, 是強化壓力傳導、促進責任落實的有效措施。 4月27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開通“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曝光專區”, 集中通報典型案例。 對專項治理後仍然不收斂不收手的典型問題,

一律進行公開通報曝光。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緊跟上, 及時通報曝光扶貧領域的問責案例, 同時還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 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

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檢視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否得到貫徹,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否得以踐行。 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 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得到糾正。 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用戶端、微信等現代科技手段, 有效採用設置舉報箱、發放監督卡、設立反映點等基層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 為群眾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信訪舉報途徑, 進一步拓寬反映問題管道。

打贏脫貧攻堅戰, 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 紀檢監察機關要找准定位、服務大局, 充分利用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果, 進一步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辦力度, 加強對扶貧領域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