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台籍勞模湯俊賢:做了,就努力做好

東南網4月27日訊

在2018年省勞動模範表彰名單中, 來自臺灣的湯俊賢等台籍勞模格外醒目。 這是我省首次將台籍人員納入勞模評選表彰範圍。

4月11日, 在廈門宸鴻科技園裡, 記者見到了高大陽光的湯俊賢。 湯俊賢說, 2010年3月, 在朋友的推薦下, 他來到成立不久的宸鴻科技公司。 潮濕的海風, 熟悉的閩南話, 春暖花開的廈門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 他留在了廈門。

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內, 一排整齊的機械手臂將薄如蟬翼的玻璃屏準確夾起、點膠, 一系列動作乾脆俐落。 這些帥氣的機械手臂, 就是湯俊賢的得意之作。

宸鴻科技主營觸控式螢幕Sensor。 2016年初, 宸鴻科技遭遇招工難、員工流動率高等難題, 生產線出現人員缺口, 嚴重影響到公司業務。 這時, 湯俊賢提出, 採用自動化設備填補生產缺口。 公司高層採納了這個建議, 並把研究自動化設備這個任務交給他。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湯俊賢要自學自動化設備技術, 以最小成本完成自動化改造。 並且, 為保證訂單正常出貨, 他和他的研發團隊從零開始, 由研發到生產, 僅有半年的時間。

湯俊賢把宿舍搬進辦公室, 開啟24小時線上研發模式。 團隊不斷討論、學習, 光是繪製草圖就有數千份, 最終方案是生產高效又低成本的機械手臂。 經過與機械生產廠家多次溝通, 樣機出來了。 每個機械手臂都要通過500次以上的模擬測試,

誤差不能超過0.01毫米。 在這種嚴苛的要求下, 湯俊賢團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2016年11月, 機械手臂正式投用。 一條流水線原本需要240人, 現在只需要184人, 每年能為企業節省1000多萬元的人工成本。 而且, 機械手臂在準確度和作業速度上遠超過人工。

據瞭解, 機械手臂只是湯俊賢工作上的牛刀小試。 2012年, 他負責STOL單片式觸控模組開發生產, 成功將產品優良率在短短3個月時間由25%提升至85%, 成為單片式觸控模組技術先驅;2015年, 支持翔安廠Bumblebee項目, 在一個月內完成這個要求制程極為複雜、各站工藝要求極高的產品, 將出貨量提升3倍以上, 達成客戶新產品上市發佈;2016年, 主導Ninja專案架線工作, 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 成功完成每週交出三條生產線的艱巨任務……

在工作室裡, 湯俊賢總是全身心的投入, 眼神犀利而專注。 靠著這種專注, 八年時間, 他在車間攀過了一座又一座技術高峰。 他說:“工作是為自己, 而不只是為老闆而做。 既然做了, 就要努力做好!”

走在宸鴻科技園裡, 一路上很多同事和湯俊賢打招呼。 一位元工友對記者說:“有沒有發現, 他很有人緣, 幾乎所有車間工人都認得他。 ”公司董事長辦公室主任林淑緩說, 他帶有樂觀積極的正能量, 點亮了周邊人的心。

2017年, 他的妻子和女兒也來到了廈門。 他愛上了這座城市, 在夕陽的餘暉中打籃球, 在面朝大海的環島路夜跑, 在花香滿徑的公園裡與女兒嬉戲。 結束採訪時, 湯俊賢告訴記者, 他將把勞模這份榮譽分享給公司200多名臺灣工友,

讓他們明白, 只要認真努力工作, 一樣能在大陸獲得最高榮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