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 成都穩居新一線城市第一名

4月26日,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在上海發佈了《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 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資料、19家互聯網公司的使用者行為資料及資料機構的城市大資料,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做了再次排名。

成都

最新“新一線”城市有哪些?

據最新排行榜顯示, 在新出爐的排行榜中, 4個“老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 而在15個“新一線”城市序列排名中, 成都穩居第一, 其次為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成都

在這些新一線城市中, 或為區域中心城市, 對周邊城市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 無論從經濟發展水準、教育資源、交通及文化積澱等都實力雄厚;或為直轄市, 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及可觀的政治資源;或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 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便利的交通和獨特的城市魅力。 新一線城市無論在國際知名度及人才的吸附力都在與日俱增, 同時也是各大企業的戰略要地。

如何躋身“新一線”?

同過去相比,《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的評估方式在前兩屆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引入了新的演算法,

但依然設置有五個一級指數。

1、商業資源集聚度

借用商業社會中最為精明且謹慎的門店選址邏輯來判斷一座城市的商業環境, 是5年前提出“新一線城市”這個概念時就認定可行的方法。 據瞭解, 現在這套方法得到了進一步升級。

通過空間演算法, 依據商業資源的聚集程度, 將城市內的商業空間分為3類:有品牌門店落位的計為最廣泛的城市區域, 相對形成了商業資源集聚效應的為城市商業區, 商業品牌最密集的為核心商圈。 商圈大小和城市規模差異均不影響得分, 在商業核心指數中, 只考量因品牌入駐所帶來的集聚效益。 在今年的商業資源集聚度中,

依然考察大品牌青睞度——大品牌如何選擇城市, 代表著品牌對城市商業品質氛圍的認可。 成都依然是西南地區大品牌進駐的首選城市, 成都的消費品牌門店總數連續三年超過廣州及其他新一線城市。

在商業資源集聚度指數這一項, 成都以100分的指數穩居新一線城市商業資源聚集度第一名。

2、城市樞紐性

交通是聯通城市的物質基礎, 若把城市之間的關聯比喻成一張網, 那麼每一座城市都是網路中的節點。 強輻射力的城市向周邊城市輸送更多的商品、資源與人才, 弱輻射力的城市往往處於被動接收輻射的地位。 這種輸送的能力——即樞紐性, 是城市重要的競爭力之一。

在城市樞紐性指數一項, 成都仍以100分的指數錄得位居新一線城市第1名。

3、城市人活躍度

任何一個理想城市的模型都不可能忽略人在城市中的行為。

在城市人活動指數一項,成都仍以100分的指數錄得位居新一線城市第1名。

4、生活方式多樣性

生活方式應是屬於每個城市人的個體選擇,但理想的城市中一定有千萬種不同的生活姿態,它們構成了一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氣質,也成為城市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在生活方式多樣性指數一項,成都仍以100分的指數錄得位居新一線城市第1名。

5、未來可塑性

未來可塑性指數試圖觀察的是城市在未來能給予人們多少想像和可塑空間。在這一指標中觀察到兩種對年輕人就業和定居產生影響的力量:良好的創業氛圍、工作環境以及志同道合的夥伴吸引著年輕人來到城市;而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又讓人們不得不在生存與生活間作出選擇。在這兩種拉力與推力的拉鋸戰中,前者的影響力更占主導。

創新能力是城市可塑潛力的重要一環,初創公司是最主要的創新主體之一。杭州、成都創業平臺數量和融資規模僅次於一線城市,是創業環境最好的新一線城市。

在未來可塑性指數一項,成都仍以100分的指數錄得位居新一線城市第1名。

成都連續三年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業內人士表示,成都躋身一線城市,並穩居第一是預料之中的事。成都作為一座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又具有獨特的包容氣質的城市,無論是在交通、生活宜居環境、經濟活力、創造及未來可塑性都在不斷增強。隨著近年來從成都發往多省市的高鐵動車的開通、蓉歐快鐵的開通運營及第二機場的建設,成都的交通有了飛躍式的發展。同時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及城市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成都的創業平臺數量和融資規模等僅次於一線城市,是創業環境最好的新一線城市。據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資料顯示,成都有國家、省、市級創新創業載體231家,全市各類創新創業載體總面積1603萬平方米。

成都

成都地處四川盆地西部,是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區域性的金融中心城市,也是國家城中心城市之一。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無論在教育資源、商業資源、及城市未來發展的可塑性等諸多方面都在不增強,城市區域輻射能力也越來越高。隨著成都再次獲得新一線城市排名榜首,也充分說明了成都商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及商業吸引力。據贏商網此前報導,2018年成都擬開業的項目有13個,共計商業體量逾119萬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已連續三年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3、城市人活躍度

任何一個理想城市的模型都不可能忽略人在城市中的行為。

在城市人活動指數一項,成都仍以100分的指數錄得位居新一線城市第1名。

4、生活方式多樣性

生活方式應是屬於每個城市人的個體選擇,但理想的城市中一定有千萬種不同的生活姿態,它們構成了一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氣質,也成為城市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在生活方式多樣性指數一項,成都仍以100分的指數錄得位居新一線城市第1名。

5、未來可塑性

未來可塑性指數試圖觀察的是城市在未來能給予人們多少想像和可塑空間。在這一指標中觀察到兩種對年輕人就業和定居產生影響的力量:良好的創業氛圍、工作環境以及志同道合的夥伴吸引著年輕人來到城市;而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又讓人們不得不在生存與生活間作出選擇。在這兩種拉力與推力的拉鋸戰中,前者的影響力更占主導。

創新能力是城市可塑潛力的重要一環,初創公司是最主要的創新主體之一。杭州、成都創業平臺數量和融資規模僅次於一線城市,是創業環境最好的新一線城市。

在未來可塑性指數一項,成都仍以100分的指數錄得位居新一線城市第1名。

成都連續三年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業內人士表示,成都躋身一線城市,並穩居第一是預料之中的事。成都作為一座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又具有獨特的包容氣質的城市,無論是在交通、生活宜居環境、經濟活力、創造及未來可塑性都在不斷增強。隨著近年來從成都發往多省市的高鐵動車的開通、蓉歐快鐵的開通運營及第二機場的建設,成都的交通有了飛躍式的發展。同時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及城市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成都的創業平臺數量和融資規模等僅次於一線城市,是創業環境最好的新一線城市。據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資料顯示,成都有國家、省、市級創新創業載體231家,全市各類創新創業載體總面積1603萬平方米。

成都

成都地處四川盆地西部,是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區域性的金融中心城市,也是國家城中心城市之一。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無論在教育資源、商業資源、及城市未來發展的可塑性等諸多方面都在不增強,城市區域輻射能力也越來越高。隨著成都再次獲得新一線城市排名榜首,也充分說明了成都商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及商業吸引力。據贏商網此前報導,2018年成都擬開業的項目有13個,共計商業體量逾119萬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已連續三年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