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知道這一點,自然拼讀基本是白學了

為什麼你的孩子學習自然拼讀很久卻依舊聽說不流利, 始終無法做到“看字讀音, 聽音拼字”。

那是因為你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韻律!

其實孩子覺得自然拼讀難並不是因為孩子接受的慢, 也不是家長或老師教的不對。 而是缺少了鋪墊環節。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心理學家珍妮·查爾教授曾提出了閱讀發展階段理論。 她用 stage一詞來表述發展階段, 而不是step, 就是說後一個階段要以前一個階段為基礎, 與前一個階段有承接性。 每個階段都有非常豐富的內容要實現。 進階不是沿著直線學一套教材往前走就能夠實現的。

閱讀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以前一個階段的發展為基礎。 比如, 第一階段的押韻、頭韻、尾韻等方面的能力是培養下一階段閱讀能力的基礎。 如果用專業術語來講, 就是語音意識、音素意識是自然拼讀的前期準備階段, 而自然拼讀能力則是達到閱讀流利之前要熟練掌握的技能。

“聽”是孩子英語啟蒙的源頭

在“聽、說、讀、寫”中, 聽永遠是第一位的。 和我們小時候學母語一樣, 孩子在學英語時也要經過【輸入—儲備—啟動—輸出】的過程。

而傳統的英語學習方法基本上是以讀寫為主,

聽力訓練只是一個輔助手段。 這種本末倒置的學習方法使得我們把一門原本十分簡單的用來溝通的語言變成了一項繁重浩大的工程。

培養韻律節奏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

我們在聽外國人講中文, 會覺得很怪, 聲調、語調和語境不協調, 斷句不恰當, 這就是語言的韻律節奏感出了問題。

對一種語言韻律節奏的把握正是母語與非母語在語言表達上的最大區別之一, 且年齡越大就越難準確把握, 區別也越大。 這也是我們鼓勵早啟蒙的原因之一。

北美的幼稚園和小學低年級都非常重視詩歌類體裁(包括歌謠)的閱讀。 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感受語音韻律和節奏會用海量的 nursery rhymes(童謠)、 songs(歌曲)、 poems(詩歌)以及富含韻律節奏的繪本閱讀貫穿整個聽力練習、閱讀訓練以及拼讀學習的全過程。

英文韻律詩一般都符合節奏( rhythm)、韻律( rhyme)、重複( repetition)的3R原則。 朗朗上口、易學易記, 能很快讓孩子熟悉英語的發音方式和韻律節奏, 迅速地實現輸出。

除此之外, 好的韻律詩還會與世界、自然、社會等主題相結合。

説明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同時營造出幽默感和奇思妙想。 此外, 韻律詩也可以成為孩子們的的慰藉之源。 當他們心情低落或焦慮時一條喜歡的韻律可以拯救他的心情。

Little Fishes in a Brook

Little Fishes in a brook ,

Father caught them on a hook ,

Mother fried them in a pan ,

Johnnie eats them like a man .

在北美幼稚園裡經常有語言類遊戲,這些遊戲中的重頭戲就是和孩子們玩押韻,讓孩子辨別各種發音。 我們在閱讀完押韻語言讀物後,應進行類似找押韻詞這樣的營養梳理活動來加強EFL孩子在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韻律詩磨耳朵三部曲

第一步:只聽韻律詩,不看畫面,純聽力輸入,磨耳朵,感知英語語音和節奏;

第二步:一邊聽韻律詩,一邊看畫面,理解聽到的內容,實現重要詞彙的音、義結合;

第三步:熟悉一首韻律詩之後,只聽聲音,不看畫面,邊唱邊做動作,輸出聽到的內容,強化語感。家長還可以在韻律詩中即將出現某些關鍵字或押韻詞的時間點停下來,讓孩子說出單詞。

● END ●

在家玩英語

想要獲取免費韻律詩資源、瞭解更多關於韻律詩的問題,可以掃碼添加韻律師微信。

我們在閱讀完押韻語言讀物後,應進行類似找押韻詞這樣的營養梳理活動來加強EFL孩子在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韻律詩磨耳朵三部曲

第一步:只聽韻律詩,不看畫面,純聽力輸入,磨耳朵,感知英語語音和節奏;

第二步:一邊聽韻律詩,一邊看畫面,理解聽到的內容,實現重要詞彙的音、義結合;

第三步:熟悉一首韻律詩之後,只聽聲音,不看畫面,邊唱邊做動作,輸出聽到的內容,強化語感。家長還可以在韻律詩中即將出現某些關鍵字或押韻詞的時間點停下來,讓孩子說出單詞。

● END ●

在家玩英語

想要獲取免費韻律詩資源、瞭解更多關於韻律詩的問題,可以掃碼添加韻律師微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