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急需戰略運輸機!但運20能扭轉大局!

戰略運輸的樞紐就在運輸機上, 陸軍實現機械化資訊化之後要做的就是無窮制的進步戰場投送能力。 好比以美軍為例, 現役927架運輸機, 其中大家最認識的C-130達到187架, 假如再加上國名警衛隊和準備役, C-130總數超過300架, 這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能夠保證全球投送的重要基礎。

美軍對於C130的喜愛甚至遠超其他機型, 發展出十幾種型號

俄羅斯方面也是絕不示弱, 俄空天軍裝備有353架各型號運輸機, 並且還承擔大量出口訂單, 還包括安-124在內的大型運輸機也已經開始新的量產計畫;由安-124和伊爾76為核心骨幹氣力支撐起的空中運輸能力, 至今屬於世界前列, 並為俄羅斯干涉、扭轉敘利亞局勢起到了不可替換的作用。

俄羅斯主力戰略運輸氣力:安-124

再看看我們的鄰國印度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在運輸機上, 2013年的資料顯示世界前三是美國、俄羅斯、印度。 第三名的印度當時統計為230架, 占全球1/4、9%, 5%。 而中國只有181架, 占全球4%, 居然比印度人還少了49架!

中國空中氣力的結構組成仍舊非常的不均衡, 國土防空色彩依舊非常濃重——各種軍用飛機的數目比例反映出, 中國戰鬥機多, 輔助機種少, 空中運輸能力較低, 而空中加油能力更是異常薄弱。

通過最直觀的資料現在再來看, 中國加緊建造運-20的重要戰略原因。

運-20定位是戰略運輸, 對陸軍精銳裝備都將收入囊中

俄羅斯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斯裡普琴科將軍曾在2002年到訪中國, 並在和中國軍事學術界交流時提出了一個相稱驚人的觀點:“假設在2010年前後中國被迫進行戰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會溘然發現擁有的百萬陸軍已毫無用處。 ”因為這位斯裡普琴科將軍開創了《第六代戰役(太空戰)》概念, 因此其言論頗有市場受眾。

新運-9只能承擔中國短期戰術運輸的壓力

軍事專家指出,

要知足中國陸軍一個重裝師的戰略運輸需求, 200架可調配運-20, 100架運-9是必需能隨時調配的。 中國, 曾經以大陸軍理念為主的部隊, 如何在這樣空天一體的時代, 施展最大的戰鬥力, 成為了一直都需要研究的課題。 固然中間經由了幾番波折, 但從一款大飛機服役開始, 中國陸軍的未來之路逐步開始清楚, 那就是運-20大型運輸機。

運-20運輸機可將裝有甲車、坦克甚至武裝直升機等重型裝備迅速運載到“一線戰場”, 進一步完善國產軍用運輸機體系。 假如因為戰爭的需要, 在主要戰爭方向投放一個坦克裝甲旅, 兩個空降戰車團, 還有1500人的傘兵及傘兵配屬的突擊車、指揮車、武裝直升機等, 那麼就至少需要250架左右的運-20。 而中國軍方對運-20的實際需求, 最少也得有300架以上。

運-20發展仍舊任重道遠

在運-20以前,中國沒有獨立自主研製的運輸機型,基於安-12引進專案的運8已經是當時中國最大的運輸機了,但最大騰飛重量僅有60噸左右,而且產能還非常的低。根據外軍統計,中國目前所有的軍用飛機數目累計是2942架,占全球的6%,居於世界第三位。第一位是美國,13717架飛機,超過全世界1/4;第二位是繼續蘇聯遺產大頭的俄羅斯,3547架飛機,占全球的7%。

以海內目前超過3500架飛機的空軍規模來說,運20至少要超過300架才能比較好的支撐起中國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的需求。

最少也得有300架以上。

運-20發展仍舊任重道遠

在運-20以前,中國沒有獨立自主研製的運輸機型,基於安-12引進專案的運8已經是當時中國最大的運輸機了,但最大騰飛重量僅有60噸左右,而且產能還非常的低。根據外軍統計,中國目前所有的軍用飛機數目累計是2942架,占全球的6%,居於世界第三位。第一位是美國,13717架飛機,超過全世界1/4;第二位是繼續蘇聯遺產大頭的俄羅斯,3547架飛機,占全球的7%。

以海內目前超過3500架飛機的空軍規模來說,運20至少要超過300架才能比較好的支撐起中國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的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