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18批駐川博士服務團在宜賓獻計 助力鄉村振興

四川線上消息(記者 黃大海)4月27日上午, 第18批駐川博士服務團系列主題活動暨首場宜賓活動在興文縣啟動。 博士服務團成員與機構院校專家、商界企業代表、宜賓市相關負責人一起, 共同探討鄉村振興相關話題。

鄉村振興規劃的農旅如何融合、鄉村振興的竹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是什麼、宜賓鄉村振興的旅遊投資機遇與前景怎樣……主題活動當中, 博士團成員和其他代表分別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農旅融合著力打造大品牌和整體印象

“在農旅融合上, 首先應該注重整體謀劃、整體品牌、整體印象的打造。

”駐川博士服務團成員、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學博士楊德進認為, 農旅融合對外應該樹立統一形象和品牌以吸引遊客, 對內則應該避免同質化競爭。

“目前市場上的旅遊產品很多, 但是能進入遊客的印象中的產品卻很有限。 ”楊德進以貴州和雲南為例進行說明, “貴州和雲南的旅遊品牌打造做得很好, 沒去過的人都知道‘多彩貴州’‘彩雲之南’, 這就是一種整體品牌和整體印象。 ”楊德進說, “有了整體印象, 遊客才願意到這裡來。 ”

宜賓在農旅融合發展上應該打造怎樣的整體印象?楊德進認為, 宜賓市的酒、竹、茶等資源很豐富, 但單獨一項都不足以代表宜賓的整體形象。 “仔細考察可以發現, 這些資源特色農業資源都依賴于長江上游獨特的水土資源,

可以從這個角度進行進一步探索, 打造宜賓農旅融合旅遊形象和品牌。 ”楊德進說。

品牌塑造起來, 如何吸引並留住遊客?楊德進認為, 遊客所花費的時間和所期待看到的風景是成正比, 應盡可能讓遊客走更少的路看更少的風景。 為此, 楊德進認為可以沿河、沿江、沿路, 並以特色村落為核心佈置農業公園或者景區, 打造“賓客廊道”, 進而發展“廊道經濟”。

規劃先行避免“城市病”出現在未來的農村

“目前很多城市交通擁堵, 問題出現在哪裡?”四川省農村社區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社會學博士張義烈講美麗新村建設時先從目前城市中存在的問題入手, “問題在於當初規劃時沒有考慮到後面會有這麼多的私家車,

鄉村振興中我們也應該先做好規劃, 避免交通擁堵等目前存在的‘城市病’出現在未來的農村裡。 ”

張義烈關注的另外以外一個問題是可能出現在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 “鄉村振興過程中勢必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要避免走先污染環境再進行治理的老路, 否則就得不償失。 ”張義烈說。

西華大學品牌戰略研究院院長、行銷學博士劉曉彬的發言則側重於農村產業發展。 “不能單純以擴大生產去解決當前農業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 否則還會出現谷賤傷農的現象。 ”劉曉彬以法國波爾多地區的葡萄種植業為例, “那裡的農民種植葡萄不需要政府補貼收入也很高, 波爾多紅酒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很出名,

這一產區品牌就帶動了當地的農業生產。 因此, 農村發展產業一定要注重產區品牌的打造。 ”

此外, 劉曉彬還建議在鄉村建設以及產業發展中都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元素, 為美麗鄉村注入文化靈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