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大飛機遭遇十面埋伏:全球客機老大牽手老三 老二合併老四

由於整體經濟局勢不景氣, 著名支線客機生產商龐巴迪公司從數年前開始就陷入了財務危機。 因此, 在經過了多年的洽談和磋商之後, 空中客車公司和龐巴迪公司在近年達成了協議:空中客車公司接手了龐巴迪支線客機的製造業務, 同時處理了龐巴迪相應的債務。

圖為瑞士航空的龐巴迪CS100客機。

而據龐巴迪的內部消息稱, 空中客車公司在獲取了龐巴迪支線客機的製造業務後, 就決定將龐巴迪旗下最新的兩款C系列飛機, 100座位級的CS100和130座的CS130分別改名為空中客車A210和A230, 以期將這兩款飛機的編號和空中客車公司本身的產品線保持一致。

圖為外媒繪製的各型短程幹線客機對比圖。 可見CS300絲毫不遜C919, 甚至還有所超越。

當然, 改名只不過是"表面工作", 更重要的是空中客車將把C系列客機"視為己出":一方面, 空客採購供應鏈的規模要遠大于龐巴迪, 結構更成熟, 成本也更低, 本就立足於100-150座低價經濟型客機的龐巴迪C系便有望繼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 空中客車公司的行銷管道也遠大于龐巴迪——此舉甚至引起了龐巴迪現任首席執行官的驚歎:"一夜之間, 全世界的行銷管道似乎都向我們打開了"。

但這對於尚在起步期的中國商飛而言, 卻不是什麼好事:CS100型客機在相關技術指標上絲毫不遜于巴西航空的同類產品, 更是對商飛的ARJ21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圖為空中客車公司在中國的"亞洲總裝中心", 目前月產量為6架。

據相關資料顯示, 龐巴迪C系列飛機是典型的國際合作產品:其發動機來自美國普惠,

機翼和尾翼模組來自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分工廠, 總裝廠則位於龐巴迪總公司, 加拿大的魁北克蒙特利爾, 就連中國沈飛也在C系列專案中負責了油箱的製造, 並從2010年開始就準備籌辦位於中國的總裝廠——龐巴迪的高層認為中國市場的100-150座客機需求相當旺盛, 在未來二十年裡至少需要一千一百多架該類客機。 因此, 為了鋪平進入中國市場的道路, 將供應鏈"分潤"給國內製造商和建設總裝廠都是必要的舉措。

而在空中客車接手了龐巴迪客機製造的相關業務之後, 這一構想的實現就顯得更加簡單了。 包括位於天津的"亞洲總裝中心"在內, 中國幾乎所有航空製造商都和空客有深入的利益關係:沈飛是A320客機數個零件的全球唯一供應商;西飛也和空客在A320的機翼上有深度技術合作;哈飛空客複合材料製造中心是A350XWB多個工段的承包商;就連成飛也設計製造了A350XWB的多個氣動部件。

圖為多個部件由中國生產的A350XWB客機。

當然, 龐巴迪也曾和包括中國中車、中國商飛在內的企業達成過技術合作協定, 但那是國際市場和經濟大環境都整體向好的"老時代"了。 隨著航企需求的減小和盈利壓力的增大, 波音和空客便自然而然地分別打起了巴西航空工業和龐巴迪的主意——巴西航空工業雖然還在向波音伸出的橄欖枝有所猶豫, 但體量差異巨大的兩家"抱團"以對抗空客-龐巴迪聯盟, 那也是遲早的事情。

圖為不久前在內蒙與巴西E190客機同場競技的ARJ21。

而這樣一來,無論是在"競爭較小"的100座內支線客機市場,還是130座的准幹線市場,商飛無疑都處於兩大巨頭的夾縫之間,迴旋空間極小——尤其是即將整合入空客系統的CS300(A230)和CS100(A210),其二者有75%的零件通用。而這恰好是不同技術體系的ARJ21和C919所辦不到的優勢,對新興的小型航空企業有極強的誘惑力。(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圖為不久前在內蒙與巴西E190客機同場競技的ARJ21。

而這樣一來,無論是在"競爭較小"的100座內支線客機市場,還是130座的准幹線市場,商飛無疑都處於兩大巨頭的夾縫之間,迴旋空間極小——尤其是即將整合入空客系統的CS300(A230)和CS100(A210),其二者有75%的零件通用。而這恰好是不同技術體系的ARJ21和C919所辦不到的優勢,對新興的小型航空企業有極強的誘惑力。(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