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世紀珍貴外科手術圖文資料!讓你大開眼界!

隨著1163年, 教皇亞歷山大三世頒佈禁令, 神職人員一律禁止從事放血工作。 唯一的外科技巧放血療法就成為一門民間手藝, 而其職責竟然匪夷所思地落到了理髮師的肩上。

理髮師搖身一變, 成了外科醫生的鼻祖人群, 左手拿剪刀, 右手拿刀子。

刀子逐漸發展成刀片, 後來發展出了專用工具, 俗稱柳葉刀。 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便是由此命名。 理髮師作為外科師傅的重要證明, 便是現在理髮館門前旋轉的紅藍白的筒子, 紅色代表動脈, 藍色代表靜脈, 白色則是紗布。

時間很快來到19世紀, 這時正是現代外科手術的起源。 雖然我們瞭解手術, 但是未必見過那時的“蠻荒療法”。

曾經有一個極為出名手術案例常被人當作笑談:李斯頓醫生那死亡率300%的截肢手術。 李斯頓以驚人的速度, 用斧頭截去病人壞死的腿, 順帶砍斷了助手的手指, 還嚇休克了一名觀眾。

事後病人和助手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雙雙身亡, 休克的觀眾也駕鶴西去。

當時的手術環境總結起來便是:醫生拼手速, 患者拼運氣。

患者還得分貴賤, 貴人們的醫生還能熟練的操刀, 窮人們的醫生大多是學校裡剛出來的新人。 窮人們充其量算是醫生們的練習物件, 最可悲的是窮人們並不知情。 你能想像新醫生為了超越李斯頓的手術記錄, 他們手裡的刀有多快嗎?儘管當時已是19世紀, 但手術的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

在《新英格蘭醫學與外科雜誌》第一期的記載中, 諸如腎臟摘除、移除膀胱、尿路結石摘取、槍炮傷處理等都已經誕生。 手術品種倒是百花齊放, 不過疼痛依然是不可逾越的天塹。 疼痛迫使外科醫生必須快准狠,

多數時候, 從他們的手法來看倒更像是一位屠夫。

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教授科學、醫學和進化理論史的Richard Barnett, 從威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 Trust)處, 收集了19世紀用於指導外科醫生進行手術的詳細歷史資料。 並出版了一本書, 名為《重要的治療:外科手術原則及操作圖示論述》(《CrucialInterventions》)。 通過圖片, 我們回到了那個曾經沒有麻醉、卻怪招頻出的年代。

當時的手術室是吵鬧、骯髒、擁擠的。 外科醫生和他們的助手都穿著便裝, 病人們也清醒地經歷著折磨。 這幅畫中, 來自蘇格蘭的外科醫生Robert Liston使用了“麻醉”的方法, 來減少患者在腿部切除手術中的痛苦, 不過整個手術必須在3分鐘內完成。 在此之前, 手術都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 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休克和失血量。 死亡率極高。

眼睛手術過程中使用了一系列精緻而鋒利的工具。 下面這個手術是糾正斜視的手術, 涉及到眼球內部肌肉的分離, 從而使眼睛能夠看向正確的方向。

舌癌切除,舌肌會被切開然後再縫合起來。

患者的皮膚被完全切開並且翻卷,以露出隱藏在皮膚底下的骨骼結構。在面部手術中,患者不會使用麻醉劑,而且會在手術後再次縫合。如果手術的傷口得不到徹底的清理,就會出現感染的風險。

在手部或腿部加壓的裝置,可以減低患者在手術中失血的速度。用縫合線和縫合鉤,按住下腹減少大動脈的血流量。

手和手腕的肌肉組織和血液供給,在手肘及下手臂將血管捆紮起來的方式和位置。他們對於“我們將在何處結束”的歷史至關重要。

剖腹產的兩種胎位接生方式。徒手“拽胎兒”,可想而知,當時難產的產婦會面臨怎樣的感染風險。

胸腔中,心臟、肺腑及主要血管的位置。

腋窩的解剖,和附近血管的結紮。在解剖透視圖中,清楚標示出要把哪條血管夾住,才能有效阻斷血液流動。所以即使你能挺過手術中劇烈的疼痛,也還有可能發生更恐怖的事情——有時甚至是致命的。

醫生在縫合腹股溝處的一處血管,他一邊操作縫合鉤,一邊用手按壓下腹部,這樣可以減少出血。

足部截肢手術

大腦橫切面

骨科手術所需要用到的各種器具,從大大小小的手術刀到駭人的骨鋸都有。在有消毒劑之前,因手術而導致的細菌感染可能比患者本身的疾病更加嚴重。進行手術的儀器可能被感染性細菌覆蓋。

外科手術發展到今天,實屬不易。

因為外科的基礎不只是解剖,最重要的幾項基礎技術發現都比較晚:無菌術、麻醉術、輸血。解剖是外科操作的基礎,但是其他幾項則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礎。有了它們,外科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幸運的是,我們生在這個年代。

舌癌切除,舌肌會被切開然後再縫合起來。

患者的皮膚被完全切開並且翻卷,以露出隱藏在皮膚底下的骨骼結構。在面部手術中,患者不會使用麻醉劑,而且會在手術後再次縫合。如果手術的傷口得不到徹底的清理,就會出現感染的風險。

在手部或腿部加壓的裝置,可以減低患者在手術中失血的速度。用縫合線和縫合鉤,按住下腹減少大動脈的血流量。

手和手腕的肌肉組織和血液供給,在手肘及下手臂將血管捆紮起來的方式和位置。他們對於“我們將在何處結束”的歷史至關重要。

剖腹產的兩種胎位接生方式。徒手“拽胎兒”,可想而知,當時難產的產婦會面臨怎樣的感染風險。

胸腔中,心臟、肺腑及主要血管的位置。

腋窩的解剖,和附近血管的結紮。在解剖透視圖中,清楚標示出要把哪條血管夾住,才能有效阻斷血液流動。所以即使你能挺過手術中劇烈的疼痛,也還有可能發生更恐怖的事情——有時甚至是致命的。

醫生在縫合腹股溝處的一處血管,他一邊操作縫合鉤,一邊用手按壓下腹部,這樣可以減少出血。

足部截肢手術

大腦橫切面

骨科手術所需要用到的各種器具,從大大小小的手術刀到駭人的骨鋸都有。在有消毒劑之前,因手術而導致的細菌感染可能比患者本身的疾病更加嚴重。進行手術的儀器可能被感染性細菌覆蓋。

外科手術發展到今天,實屬不易。

因為外科的基礎不只是解剖,最重要的幾項基礎技術發現都比較晚:無菌術、麻醉術、輸血。解剖是外科操作的基礎,但是其他幾項則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礎。有了它們,外科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幸運的是,我們生在這個年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