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機場高架9月“大轉身” 7000噸橋樑“巨龍擺尾”

4月26日,工人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 通訊員 賈偉

七千噸重的高架橋梁,可以自由在空中轉體施工,這樣的“科幻”場面,你能想像嗎?4月26日,記者前往青島新機場施工現場進行探訪。

近日,由中鐵建工承建的南進場路高架橋轉體橋樑的核心部分——轉體系統的建設進入關鍵階段。 該項施工如同操縱繩索讓橋樑在空中實現“巨龍擺尾”,就像搭積木一樣“科幻建橋”,其難度可見一斑。 按照計畫,該工程8月底前將完成箱梁施工,9月實現“大轉身”,10月底前完成合龍。

■探訪

高空跨鐵路“重器”

4月26日,記者來到位於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附近的中鐵建工青島新機場跨鐵路橋梁及部分市政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工程車輛緊張忙碌,工人工作熱火朝天。 南進場路高架橋雖然尚未完成施工,但也初具規模,其中一個直徑近四米的半圓形球面,外層圍著一圈滑道,頗似科幻電影中的巨大“雷達”,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這個裝置叫球鉸,球鉸分為上下相似的兩個半圓,別看這個裝置‘輕巧’,但卻可承受一萬噸級的重量。 ”中鐵建工青島新機場跨鐵路橋梁及部分市政工程項目總工陳雪說,球鉸完全能“頂住”重約七千噸的轉體橋樑的“壓力”。

“經過我們加班加點地施工,現在南北兩個橋樑轉體系統施工已經接近尾聲。 ”陳雪說,位於膠濟鐵路北側的橋樑轉體系統中的上下球鉸已經安裝完成,而位於鐵路南側的轉體系統中的下球鉸也已經安裝完成,現在正在進行上球鉸的安裝準備工作,待轉體系統全部完工,南進場路高架橋的南北兩個箱梁也就具備了基本的轉體能力,也為轉體橋的箱梁合龍奠定基礎。

■目擊

“巨龍”裝上“關節”

“鐵路北側球鉸的順利安裝,讓我們所有的施工人員長舒了一口氣,算是突破了南進場路高架橋工程的關鍵點,前期我們的付出終於看到了成果。 ”陳雪說,南進場路高架橋建造重點在於轉體系統,轉體系統看似複雜,其實主要由上下轉盤、牽引系統以及最為核心的球鉸等部分組成。 如果要讓球鉸像人體的關節一樣能夠轉動自如,需要上下球鉸相互配合,為此施工方精心為這個“關節”進行了潤滑。 陳雪表示,他們為下球鉸量身定做了近900個專業潤滑片,每個潤滑片都有唯一編號,確保為下球鉸安裝潤滑片時能夠“對號入座”,另外他們還在潤滑片間填充了大量潤滑劑,最大限度地減少球鉸轉動時的摩擦力。

“整個高架橋在建設過程中,就數球鉸部分最為‘金貴’,容不得半點差池。 ”陳雪說,在下球鉸就位後,通過吊裝設備將上球鉸對準並穿過定位銷軸,輕落至下球鉸,轉體系統的核心安裝工作才算完成。 “上球鉸安裝完成後,下一步就是在上球鉸上澆築上承台。 ”陳雪補充道,在澆築上轉盤部分前,還要安裝6對撐腳,橋樑轉體時撐腳可在滑道內滑動,同時也能承受轉體過程中的不平衡力,保證球鉸轉動時不出現偏移和傾覆,讓這個長橋巨龍的“關節”轉動起來能夠平穩自如。

■揭秘

110分鐘完成“科幻接龍”

轉體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那為何要這樣設計呢?“因為橋樑橫跨膠濟鐵路,如果按照常規施工方法,需要在膠濟鐵路上方施工,不僅影響膠濟鐵路的正常運行,而且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搭設嚴密的防護設施,增加防護看守人員,加大鐵路運輸調流壓力。

且膠濟鐵路是橫貫山東的客貨運輸大動脈,施工時間涉及春運和暑運,更增加了施工調流的難度。 而採用轉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臨近既有線防護,在轉體過程中僅需要110分鐘的‘天窗時間’,基本不影響鐵路的正常運營。 建設單位與設計單位幾經討論,最終確定使用轉體。 ”陳雪介紹,按照施工方案,這倆跨箱梁在建設中與膠濟鐵路平行,然後轉體54.6°,形成橫跨鐵路的姿態。 該施工技術屬國內少有、山東首例,採用磨盤原理將建設好的橋樑通過對拉實現轉向。

那麼,怎麼做才能使“巨龍”快速精准轉體呢?“早在建設橋樑轉體系統時,我們就在下承臺上做好了牽引反力支座,並在上承臺上安裝了兩條牽引索。”陳雪說,待橋樑轉體時,通過兩座如同“勁馬”的專業千斤頂裝置,分別朝反方向拉動牽引索帶動球鉸轉動,從而實現橋樑的轉體,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轉體就位後,再通過微調系統將橋樑姿態調整至設計規定的允許範圍內,然後灌注混凝土對上下盤進行封固,形成承台與矩形墊塊合一的穩定結構形式。

■計畫

10月底前完成合龍

“我們計畫8月底前完成箱梁施工,9月份將實現‘大轉身’,10月底前完成合龍。”陳雪說。

橋樑實現“乾坤大挪移”後,在建的南進場路高架橋將橫跨膠濟鐵路,成為南進場路建設中的標誌性節點。南進場路將真正實現與建設中的北起青銀高速、南接青蘭高速、西接沈海高速的機場高速路的互聯互通,並與南十路、南六路形成連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與外部地面交通網絡的“咽喉”,為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成為區域性樞紐機場、連接日韓的門戶型機場形成堅實的基礎保障。

按照規劃,青島新機場將於2019年驗收轉場。青島新機場將建設成為與區域一體化發展相結合的“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新機場主跑道長3600米,次跑道長3200米。近期航站樓面積45萬平方米,遠期航站樓面積60萬平方米。按照民航局“十二五”規劃對青島新機場的定位,預計青島新機場近期(2025年)年旅客輸送量將達到3500萬人次,高峰小時航班起降104架次;遠期(2045年)將達到5500萬人次,高峰小時航班起降136架次。

■名詞解釋

什麼是轉體橋?

轉體橋即採用轉體法施工的橋樑。橋樑轉體施工是指將橋樑結構在非設計軸線位置製作(澆注或拼接)成形後,通過轉體就位的一種施工方法。它可以將在障礙上空的作業轉化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業。主要應用於上跨峽谷、河流、鐵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支撐的情況。

那麼,怎麼做才能使“巨龍”快速精准轉體呢?“早在建設橋樑轉體系統時,我們就在下承臺上做好了牽引反力支座,並在上承臺上安裝了兩條牽引索。”陳雪說,待橋樑轉體時,通過兩座如同“勁馬”的專業千斤頂裝置,分別朝反方向拉動牽引索帶動球鉸轉動,從而實現橋樑的轉體,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轉體就位後,再通過微調系統將橋樑姿態調整至設計規定的允許範圍內,然後灌注混凝土對上下盤進行封固,形成承台與矩形墊塊合一的穩定結構形式。

■計畫

10月底前完成合龍

“我們計畫8月底前完成箱梁施工,9月份將實現‘大轉身’,10月底前完成合龍。”陳雪說。

橋樑實現“乾坤大挪移”後,在建的南進場路高架橋將橫跨膠濟鐵路,成為南進場路建設中的標誌性節點。南進場路將真正實現與建設中的北起青銀高速、南接青蘭高速、西接沈海高速的機場高速路的互聯互通,並與南十路、南六路形成連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與外部地面交通網絡的“咽喉”,為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成為區域性樞紐機場、連接日韓的門戶型機場形成堅實的基礎保障。

按照規劃,青島新機場將於2019年驗收轉場。青島新機場將建設成為與區域一體化發展相結合的“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新機場主跑道長3600米,次跑道長3200米。近期航站樓面積45萬平方米,遠期航站樓面積60萬平方米。按照民航局“十二五”規劃對青島新機場的定位,預計青島新機場近期(2025年)年旅客輸送量將達到3500萬人次,高峰小時航班起降104架次;遠期(2045年)將達到5500萬人次,高峰小時航班起降136架次。

■名詞解釋

什麼是轉體橋?

轉體橋即採用轉體法施工的橋樑。橋樑轉體施工是指將橋樑結構在非設計軸線位置製作(澆注或拼接)成形後,通過轉體就位的一種施工方法。它可以將在障礙上空的作業轉化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業。主要應用於上跨峽谷、河流、鐵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支撐的情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